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6-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适逢中元节,虽然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是并不是鬼过的节日,并不恐怖,何况世上并没有鬼,鬼节是人们祭奠家中过世之人的节日,所以会看到很多人烧纸钱。

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的鬼节并非只有中元节一个节日,其实一共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分别是哪些节日呢?为什么要被称为是三大鬼节,各自有什么来历?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其中,如今已经进入到农历七月,这在古代历史上被称为鬼月。

同时,古代还有着三大鬼节的说法,分别为:清明、中元、寒衣,并寄托了缅怀先人和已故亲朋,传达思念之情。

那么,对于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各自的来历是什么呢?

清明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

关于清明节的时间,一度长达三个月,但在三国时期,曹操将清明节改为一天。

对于清明节的来历,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在春秋初期,重耳因晋国内乱而在列国流亡。

一开始的时候,重耳、介子推等人居无定所,忍饥挨饿,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

其中,重耳有一次就直接饿晕了,而忠心耿耿的介子推,直接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然后烤熟后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成功回国,并成为晋文公。

但是,在大赏群臣的时候,重耳却忘记了介子推。

等到想起他的时候,介子推却坚决不愿意和重耳见面,并和母亲藏到了绵山上。

这个时候,有人出馊主意,想通过防火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

但是,大火三天三夜之后,介子推和母亲却在大火中遇难。

痛苦悔恨的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决定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要求晋国百姓在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后来,晋文公在祭拜介子推的时候,将一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中元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元节之所以和鬼节挂上钩,主要是这一天被认为是地宫打开地狱之门。

在此期间,很多道观会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一方面是超度亡魂,另一方面也会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济。

所以,中元节的历史来源,主要和佛教、道教存在密切的关系。

其中,对于佛教中的“盂兰盆节”,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曾经收了一个徒弟,而这个徒弟挂念去世的母亲,所以利用法术查看了地府的生活情况。

在和佛祖释迦牟尼交流后,这位徒弟明白是自己的母亲生前存在罪孽,所以死后才遭受痛苦的。

为了帮助他去世的父亲,佛祖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西汉末年到西晋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加上中国本土道教中也有相似的典故,“盂兰节”就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也即在农历七月十五期间的鬼节。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寒衣节

根据历史考证,早在西周的时候,农历十月初一作为腊祭日,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在《礼记》中,周朝天子在这一天会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而在《诗经》中,则认为天气在农历九月就已经寒冷了,十月初一大家都遵循添置御寒衣物的习惯,所以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寒衣节“烧寒衣”的习俗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变迁,也即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古时候三大骗子,骗得帝王团团装,自己也名留青史

一、与卢生 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果凳子还没坐稳,骗子们便纷纷打着方士的牌子来捞钱了。

所谓方士,就是一些自称具特异功能和玄妙道术的异人,其中的翘楚就是徐福和他的同事卢生两位先生。

徐福,原名徐市,是原齐国一位早已名声在外的方士。

他从齐地辗转来到国都咸阳,上书秦始皇,说他有办法找到长生不老的药方。

始皇听了心情很是激动,忙拨出金银财宝让徐福携带出海。

徐福回来后表示:神仙嫌弃礼物太少,不让臣带走仙药,需用童男童女、五谷种子及各类匠人换取。

始皇听了心情大好,忙将礼物准备齐全命徐福再次出海,结果徐福一去不返,再无音信,空留在那海的一边望眼欲穿。

以鬼怪之事骗人,徐福还不算是狠的,下边这两位徐福的后辈一位让家亡,一位让赵桓国破,非常怀疑是对手派来的卧底了。

二、 汉武帝晚年,时常感觉身体不适,本来上了年纪身体不舒服也属正常,奈帝多疑,总觉得有人以巫蛊之术暗害自己。

趁机陷害,告诉武帝:在太子宫中挖出大量木头人和诅咒陛下的布帛,总之一切都怪太子。

刘据本想前往武帝所在的甘泉宫(甘泉宫具体位置尚存争议,可以确定的是不在长安城内)解释,但在江充作梗下,刘据无法脱身又见不到父皇,被逼之下杀江充,一时长安城中纷纷谣传太子造反。

这时武帝还是很相信太子的,表示“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

”因而派使臣召刘据前来。

不料,使者是个胆小鬼,没敢进长安,回去报告说:“太子已经造反,要杀我,我逃了回来。

”汉武帝大怒,发兵镇压,一时之间,长安城血流成河,戾太子刘据兵败自杀,汉武帝下诏派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携带皇帝下达的谕旨收回皇后的印玺和绶带,卫皇后自杀,失去了在少年时便相知相伴的妻子。

等汉武帝反应过来中计,愤怒异常,杀江充建归来望思台,以表哀念。

三、郭京抗敌 骗子们设局,深刻实践了“一招鲜,吃遍天”的理论指导,总是能运用迷信活动搞得统治者晕头转向,汉武帝后,宋钦宗也被坑惨了。

北宋末年,金兵撕毁和约南下,宋徽宗知道后决定甩锅给儿子赵桓。

赵桓临危当皇帝,正在一筹莫展时骗子郭京跳了出来。

郭京原为尤卫小卒,伪称身怀佛、道二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并会“毗沙门法”,可生擒金将退敌。

钦宗闻言大喜,这可算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授其官职并赐金帛数万。

结果,郭京找了一帮井无赖后开始四处宣传:“择日出兵三百,直袭至阴山。

”对战后果可想而知。

而两军刚刚交战,郭京自己就跑没了影儿。

骗子设局,往往利用人性的弱点,若非始皇畏死、武帝多疑、钦宗惧战,虽在古代,骗子得手恐怕也不大容易,一切的根源,唯贪而已。

随机文章武则天孙姪女声势不输姑婆元配阻止她上位遭废为庶人明朝[永乐大钟]的由来?罕见的巨型奇虾化石,长达1.8米的寒武纪最大生物88年天空上出现孙悟空,悟空踩七彩云惊现空中(专家已辟谣)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人的歇后语

古代人的歇后语  1、朽木搭桥。

——难过  2、姊妹找婆家。

——各得其所  3、长添灯草满添油。

——早作准备  4、茅覃补柱子。

——无济于事  5、瞎子找对象。

——不知丑俊  6、握着蒺藜死不丢。

——不怕扎手  7、泥鳅上沙滩。

——不怕你滑  8、地府里打官司。

——死对头  9、厕所里放芝麻。

——香臭不分  10、地摊上卖书。

——没架子  11、小娃娃拾炮仗。

——慌了手脚  12、大白天打更。

——乱了时辰  13、阎王爷敲门。

——内中有鬼  14、云彩里盖大厦。

——空中楼阁  15、三尺长的锯子。

——又拉又推  16、肥狗咬主人。

——忘恩负义  17、大姑娘掌钥匙。

——当家不做主  18、赶车不带鞭子。

——光拍马屁  19、二百五上天。

——痴心妄想;妄想  20、酒盅里拌黄瓜。

——施展不开  21、枕着扁担睡觉。

——想得宽  22、门前的狮子。

——一对儿;明摆着  23、偷南瓜带摘葫芦。

——两不耽误;两得其便  24、泥鳅跌汤锅。

——看你往哪钻  25、当家神卖土地。

——一贫如洗  26、隔年的馒头。

——早发的  27、猪八戒败阵。

——倒打一耙  28、年三十讨口。

——丢人现眼  29、大姑娘拜天地。

——头一回;头一遭  30、屎壳郎坐轮船。

——臭名远扬  31、背靠悬崖。

——没退路了  32、醋坛里酿酒。

——坛坛酸  33、瞎子跳加官。

——盲目乐观  34、木脑壳跳舞。

——幕后操纵  35、墙头上种白菜。

——难浇  36、老太太吃炒胡豆。

——咬牙切齿  37、脚踩牛屎。

——一塌糊涂  38、劳动号子。

——一呼百应  39、电影里的夫妻。

——假的  40、放出去的风筝。

——越飞越远  41、叫花子打狗。

——一手功夫;边打边走  42、瞎子逛大街。

——目中无人  43、泥瓦匠出身。

——和稀泥  44、冬天的蟒蛇。

——有气无力  45、走一步思三思。

——考虑周到  46、夜行人迷了路。

——方向不明  47、石匠会铁匠。

——硬对硬  48、心眼里灌铅。

——不开窍;难开窍  49、筛子装水。

——漏洞百出;漏洞多  50、电视上的画面。

——说变就变  51、丝绳系骆驼。

——不牢靠;不可靠  52、打柴人回山庄。

——两头担心  53、骆驼吃蚂蚁。

——小收拾  54、红楼梦里的贾府。

——大有大的.难处  55、萝卜青菜。

——各人所爱;各有所爱  56、从墓坑里爬上来。

——死里求生  57、阎王爷使计谋。

——诡计多端  58、窝窝头上坟。

——哄鬼;骗鬼;哄死人  59、吃着肥肉唱歌。

——油腔滑调  60、金棒槌敲门。

——富啦  61、眼前埋地雷。

——一触即发  62、枯井里打水。

——枉费工;徒劳无功;徒劳无益  63、卖油的梆子。

——挨敲打的货  64、强拉秀才成亲。

——难为圣人  65、烟囱里招手。

——往黑处引  66、热锅上的蚰蜒。

——团团转  67、二郎神的钢叉。

——两面三刀  68、吃米不记种田人。

——忘本  69、盲人走路。

——分不清东南西北  70、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71、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72、花绸子做尿布。

——屈才  73、跳河闭眼睛。

——横了心  74、皮匠不带锥子。

——真好  75、虾公头上戴大枪。

——没人怕  76、走路算账。

——财迷转向  77、三分面粉七分水。

——十分糊涂  78、小二开饭店。

——看人下菜  79、老太婆上台阶。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80、蚂蚁讲话。

——碰头  81、叫花子看滑稽。

——穷开心  82、柴火上浇汽油。

——一点就着  83、单人唱戏。

——独角  84、晚点的火车。

——赶得上  85、墨斗鱼的肚子。

——黑心肝;心肠黑  86、娃娃吃面条。

——瞎抓  87、瞎子拉胡琴。

——练好的本领  88、失火踢倒油罐子。

——火上浇油  89、穿着高跟鞋上山。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90、自水煮豆腐。

——淡而无味  91、墙上挂琵琶。

——不谈了  92、一家十五口。

——七嘴八舌  93、泥巴匠砌砖。

——后来居上  94、庄稼汉爬梯田。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95、从石头里挤水。

——办不到  96、扳不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97、酱油店里打架。

——争风吃醋  98、恶狼落陷阱。

——作恶到头了  99、耗子在窝里藏粮。

——有备无患  100、耗子舔猫鼻子。

——找死;自己找死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