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

不过庞统和法正都是死的太早,也是刘备非常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都还在的话说不定蜀国的命运还会有改变。

今天和大将讲的成语好尚不同就是刘备和法正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吧。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法正传》,讲述的是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

原文如下: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谥曰翼侯。

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亮每奇正智术。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自封汉中王时,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病逝,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刘备为此一连痛哭数日,追谥法正为翼侯,拜法正之子法邈为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诸葛亮与法正虽然喜好与崇尚不同,但都能以大义为重,彼此取长补短,诸葛亮常常对法正的智慧和谋略感到惊奇。

刘备称帝后,准备东征孙权为关羽复仇,很多大臣劝谏阻止,刘备一概不听。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兵败夷陵,撤退至白帝城驻守。

诸葛亮感叹道:“如果法孝直在世的话,一定能劝阻陛下,使他不会匆忙东征;即使东征伐吴,也不会遭遇如此的惨败。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好尚不同”,意为所喜欢的和所推崇的各不相同,这也是首创于《三国志》的成语之一。

诸葛亮与法正的关系,一向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人以两人在性格和行事作风上的巨大差异,认为他么之间的关系不好,经常进行明争暗斗,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从整体上看,诸葛亮自知自己在谋略上不及法正,故此对法正非常尊重。

虽然两人的政见上有所不同,还一度出现争执,但都是以公开探讨的方式在进行的,期间并未在背后做手脚。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文中最终提到的诸葛亮的感叹,便是诸葛亮对法正的无限思念。

在诸葛亮的心中,如果法正依然在世,刘备东征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而这一点是他自己无法做到的。

一句话,诸葛亮对法正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感到自愧不如。

三国时期蜀汉为什么要实行北伐?真相是什么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

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称帝后鼎立之势形成,曹魏雄踞北方,天下十三州占其九,土地肥沃,经济发达。

再看蜀汉这边,“”后,仅剩益州和汉中两地,无论人口还是疆域,曹魏对蜀汉有着碾压般的优势。

外部压力驱动,内部矛盾重重,唯有北伐才能扩大生存空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选择北伐。

至于说北伐胜算很小,这点我是不赞同的,曹魏虽然占据天下十分之七,但本身还是很难的,东边有,西边有诸葛亮,北方还有鲜卑族。

曹魏为了防守,在幽、并、青三州投入十万兵力,纵使国力强盛,三条战线的日常消耗也吃不消。

诸葛亮为了筹备北伐,在汉中大力发展农业,蜀汉经济稳步提升,兵力达十数万,这是北伐的底气。

孙十万屡次攻打合肥,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消耗了曹魏综合国力,战线防守重心也转移到东线,这是北伐的时机。

综上所述,蜀汉北伐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东吴派陆逊进攻江夏,如果能在街亭挡住,诸葛亮趁势攻占陇西,随后联合羌人,便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可惜的是马谡兵败,陆逊石亭大败曹休后,放弃最佳进攻时机,只是逆转了攻防形势,对曹魏东线的损伤并不大,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强夺陈仓,因为曹魏早做准备,自身又粮草不足,只能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阴平,迫使郭淮不战而退,小胜一局。

第四次北伐大破魏军,斩首三千,无奈天不逢时,连续的阴雨天气阻断粮草后勤线,诸葛亮只能撤军。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打算和曹魏打持久战,待局势明朗后直取长安。

仅百余天后,诸葛亮病逝,北伐再次不了了之。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五次北伐最初都具有一定优势,只是时运不太好,并不是成功率低。

到了时代,原先随先帝征战四方的精锐日渐凋零,屯田也比不过曹魏,闭门发展基本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不是姜维穷兵黩武,而是被逼无奈。

姜维在洮西大破王经,取得的战果诸葛亮都未曾做到,因此即便到蜀汉后期,北伐也具备很高的成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藩之乱是如何发生的?本质的真相是什么?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典故介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