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亲政统治期间,先后在发动了三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有一场是对外作战,另两场是国内平叛。

这三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它们有什么影响和好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万历年间这三场最为后人关注的大战。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是指公元1592年至1600年西北平叛蒙古的宁夏之役、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对战日本的朝鲜之役。

万历三大征图片 宁夏之役前后历时7个月,原降明蒙人哱拜累功升至都指挥使,领兵卫守宁夏。

公元1592年哱拜率领其儿子承恩等人举兵反叛。

魏学曾命令李昫暂代总兵一职率兵前往镇压,哱拜叛军实力强盛,李昫数攻不克。

朱翊钧又调麻贵前往支援,麻贵分兵两部,一部攻宁夏城,一部阻击哱拜的蒙古部族援兵,杀伤敌军众多。

此后1月,朱翊钧又令李如松为宁夏总兵,节制大明多地兵马前往围剿叛军。

到了7月,麻贵将哱拜蒙古本部攻克,追杀残遗一路到了贺兰山。

朱翊钧命叶梦熊接替魏学曾的总督位,叶梦熊统帅各路兵马将宁夏围的水泄不通,并掘黄河水灌没宁夏城。

9月,叛军在外援尽去,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对顽抗到底还是开城投降发生了分歧火并。

明军轻松破城,尽擒叛军首脑,宁夏之役宣告结束。

朝鲜之役前后历经两次大战,第一次是公元1592年至1593年,第二次是公元1597年至1598年。

公元1592年,在一统日本之后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遂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此时朝鲜因为的保护国家武备已经严重懈怠,在日本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朝鲜皇室派出使者向大明求救。

朱翊钧命李如松、麻贵率领1万明军支援朝鲜。

大明与朝鲜11万联军对战日本近20万大军,双方展开了长达1年多的鏖战。

最后迫使日本议和,中日议和后,朝鲜得到了3年多的和平。

公元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举兵入侵朝鲜,这次战争规模更大,时间更久。

朱翊钧再次派遣了7万多大军进入朝鲜与日本对战,双方总兵力达50万。

最后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在战争后期死于日本国内,消息传来,日军士气大挫。

最终退出朝鲜,第二次议和。

万历朝鲜战役图片 播州之役始于1599年,苗疆杨应龙反叛,贵州杨国柱前往征讨,惜兵败身亡。

朱翊钧罢免了令杨国柱率军平叛的巡抚江东之,任命郭子章为贵州巡抚,李化龙为总督。

公元1600年,李化龙指挥明军八路齐攻,共计24万大军。

于6月,合围杨应龙叛军,其见败局已定遂自缢身亡,播州之乱平定。

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万历三大征共耗费大明1160多万两的白银,耗费人力物力无数,明军伤亡重大,后世说这三次战役对明朝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其实这三大战役的军费支出都是由内帑拨发,到公元1600年彻底结束时,内帑仍有白银存余,对明朝的财政收支没有影响。

万历三大征的好处除了平定了两场少数部族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之外最大的好处应该是打击了日本丰臣秀吉的军事实力,使得他的政权,打破了日本统一的局面,使得它又动荡不安了200年。

万历三大征前后历经8年,虽然银两支出巨大,人员损伤巨大,但也成功的维持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打击了外邦的侵略气焰,避免日本作大。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对于世界的功过与影响有什么?刘备野心有多大?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竟暗藏天机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海湾战争炸毁伊拉克95座机场太空战斗机x37,常规雷达无法捕捉(速度28000公里/时)人们被现实打败的青蛙效应,温水煮青蛙竟然是假的(谣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时候讲究团团圆圆 古时候士兵出征饮酒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碗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李太后知道千古奇才张居正没错,万历抄千古奇才张居正家时她为什么不阻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张居正一去世,立刻对张居正进行清算,不但削夺了张居正的官爵,还对他实行抄家,甚至差点掘墓鞭尸。

他的家人后代,也全部流放,很多都饿死在路上。

张居正生前重用的那些官员,万历皇帝也都给予削职甚至问罪斩杀的处分。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打击,明显是出于一种挟私报复。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朝野一片议论之声。

也正是因为朝野的议论声太大,万历皇帝才不敢对张居正进行进一步的处罚。

而且,万历皇帝去世,他的天皇帝继位后(中间还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短命皇帝生涯),立刻就恢复了张居正的官爵,给予了张居正应有的待遇。

由此可见,包括明皇室在内的人,都觉得万历皇帝打击张居正,实在是太过分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过分,为何当初万历皇帝的母亲李不阻止这件事呢? 要知道,李太后是极为欣赏张居正的。

隆庆皇帝去世后,当时是当首辅。

但是,李太后不满高拱的独断专行,废了高拱的首辅之职,让张居正出任首辅。

由此可见,她对张居正是很满意的。

万历皇帝因为年幼,李太后担任了教育万历皇后的责任。

但是,万历皇帝实在是太顽皮,不好学习,也不听教育。

很多时候,李太后都拿他没办法,只好搬出张居正,用张居正来吓唬他。

说老实话,张居正其实并不愿意吓唬万历皇帝。

毕竟人家是皇帝,你一吓唬,必然会在他心中造成阴影。

等万历皇帝成年后,受伤害的肯定是自己。

但是,李太后要这么做,张居正也没有办法,还只能按照李太后的指示,做一个让万历皇帝害怕的人的样子。

李太后也知道张居正委屈,她对张居正说,要以国家为重,以教育出好皇帝为重,只能委屈你了。

可以说,要是没有张居正的苦心教育,万历皇帝是很难成才的。

这一点,李太后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而且,在张居正当政期间,明朝的国库得到了极大的充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本来已经处于穷途末路的明朝,又再一次复兴。

也正是因为张居正聚敛的国力,才经得起万历皇帝后来的挥霍折腾。

这一点,李太后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既然李太后知道张居正,张居正被万历皇帝忌恨,完全是替她背黑锅。

那么,李太后为什么不阻止万历皇帝打击张居正呢? 是李太后把万历皇帝没办法吗? 其实并不是的。

李太后实际上也是镇得住万历皇帝的。

别的不说,就拿万历皇帝立太子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李太后在万历皇帝心中的分量。

当时,万历皇帝无论如何不立朱常洛为太子,想立的儿子为太子。

当时李太后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说,他是都人(宫女)之子。

李太后大怒,说,你也是都人之子,难道你也不该当皇帝吗?万历皇帝没有办法,才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

还有一点,当时万历皇帝和郑贵妃都不愿意朱常洵就藩,于是对李太后说,等李太后的寿诞过了再去。

李太后对他俩说,你们这意思,我也可以把我的儿子朱翊镠喊回来啊?万历皇帝和郑贵妃才没法,只好让朱常洵去藩地。

由此可见,如果李太后站出来说话,万历皇帝是肯定会听她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李太后在那时候,会由着他儿子打击为他老朱家兢兢业业奉献了毕生心血的张居正呢? 我觉得,李太后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出于自私的心理。

当初,她之所以极为欣赏和重用张居正,是因为她知道,张居正是一个忠臣,而且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忠臣。

张居正会一心为她儿子好,不像高拱一样,把持朝政,甚至企图夺位。

张居正不会这样做。

现在张居正已经去世了,她儿子也已经成年了。

张居正对她儿子来说,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此打不打击张居正,对她儿子没有任何伤害了。

另一方面,张居正掌控国政那么多年,无论如何,都培植了一个势力集团。

万历皇帝要自己做主,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打击这个势力集团。

只有把这个势力集团打压下去了,万历皇帝的皇位才不会受到影响。

张居正也许不会造反,但是难保张居正的继任者不会造反。

在李太后看来,万历皇帝的这种做法,和的时候,在去世后,清洗霍光后人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

既然汉宣帝干得好,那么她儿子也干得好。

所以,李太后完全不会阻止万历皇帝做这件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