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16 点击数:
简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加封关羽为前将军。

不久关羽从江陵出发,北伐襄樊。

此战关羽先是击败了曹操手下曹仁、于禁两员大将,重创曹军,并包围了襄阳、樊城,一时威震华夏。

不过随即吕蒙就趁关羽北伐,荆州空虚的机会,袭取了荆州。

关羽得到消息以后仓促撤军,半路上因为士兵家眷大多被吴军俘虏,军心涣散而溃逃,关羽也因此兵败被俘,最终

【千问解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加封关羽为前将军。

不久关羽从江陵出发,北伐襄樊。

此战关羽先是击败了曹操手下曹仁、于禁两员大将,重创曹军,并包围了襄阳、樊城,一时威震华夏。

不过随即吕蒙就趁关羽北伐,荆州空虚的机会,袭取了荆州。

关羽得到消息以后仓促撤军,半路上因为士兵家眷大多被吴军俘虏,军心涣散而溃逃,关羽也因此兵败被俘,最终遇害。

  丢失荆州对于蜀汉来说影响巨大。

这不仅让刘备少了差不多一半的地盘,而且荆州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北伐中原的重要出发点,这么一来《隆中对》就彻底失去了实行的可能。

加上此后刘备为了夺回荆州,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结果在夷陵战败,蜀军再次遭到重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实力大损。

因此荆州失守通常被视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又和关羽北伐襄樊,造成荆州空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而关羽为什么出师北伐,在史书上没有提及具体原因,因此历来有很多猜测。

比如现在网上有些人就认为关羽是因为在刘备夺取益州、汉中两仗中都没有立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擅自北伐。

下面我们就根据史书上的资料来分析一二,看看关羽究竟为什么会率军北上。

  首先来说,关羽擅自北伐的可能性不大。

  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在汉代,“假节钺”意味着君主亲临,确实具有直接调动军队,发动战争的权力。

不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对于军权都格外重视,轻易不会让手下独断专行,而是要由自己把握。

因此“假节钺”往往只是代表荣誉,不再像先前那样权力巨大。

  而且关羽虽然没有在益州、汉中之战中立功,但是刘备入川以后,为了夺取益州、汉中,从荆州抽调走了大批精兵强将,荆州留守的兵力有限。

关羽能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保持荆州不失,已经是大功一件,根本没必要通过北伐证明自己。

更何况关羽对于刘备一直忠心耿耿。

不大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挑起这么大规模的战争。

  因此关羽不大可能是擅自出兵北伐。

  其次,从刘备集团其他军事行动来看,关羽应该是奉命攻打襄樊,为接下来大举北伐做准备。

  按照《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就在关羽北伐的同时,刘备命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出兵,北上攻占了房陵郡,杀死了房陵太守蒯祺。

之后孟达又继续向上庸进兵,而刘备担心孟达兵力不足,于是命刘封从汉中顺流而下,和孟达一共攻取了上庸、新城等地。

  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

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孟达原本手下有两千兵马,后来刘备又将法正手下的两千人也拨给他统帅,这样孟达就有了四千兵马。

刘封这一路蜀军有多少,史书上没有提及。

不过既然《三国志》中说刘封是去“统达军”,那么就是担任主帅,所带兵马至少也应该和孟达相当,甚至可能更多。

因此刘备为了夺取上庸,出动的总兵力大约是一万人左右,可谓不少。

  庸位于汉中东北,大约就是现在湖北竹山县西南,这里大多是山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价值不大。

不过从这里出发可以直达曹操占据的荆州北部宛城、襄阳、樊城等地,是连接汉中、荆州北部的交通要冲。

因此刘备此举很明显,就是为了打通汉中到荆州北部的交通线。

  而另一方面,刘备在离开汉中时,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原本大家都认为会被留下来留守汉中的张飞,却被派到了阆中。

从阆中出发,北上经米仓道可以抵达汉中,向东经江州就到了荆州。

张飞是刘备手下仅次于关羽的大将,刘备将他放在这里显然是有意必要时增援荆州。

  刘备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他在夺取汉中以后,开始逐步将军事重心转移到了荆州方向。

因此关羽北伐襄樊,应该也是刘备的命令。

  当然,考虑到汉中之战刚刚结束不久,刘备自身损失也不小,还无力大举北伐,加上荆州自身的兵力有限,他让关羽北上,应该只是一次目的有限的军事行动。

也许是为了牵制驻守宛城的曹仁,为刘封、孟达夺取上庸创造条件,也可能是试探性北伐,以作为将来军事行动的依据,原本并不会持久。

  只是谁也没想到关羽北伐襄樊居然能连败曹仁、于禁两员大将,水淹七军,让曹操遭受重创,襄阳、樊城看上去马上就能拿下,诸葛亮《隆中对》中一旦天下有变,可以一路出荆州向宛、洛,刘备出益州攻打秦川的规划似乎就在眼前,才导致了这次北伐在短时间内无法结束,给了吕蒙可乘之机。

  所以综合来看关羽北伐襄樊,应该还是出自刘备的授意。

魏国动荡大将主动投降,姜维北伐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突然撤退

公元254年,降李简、斩徐质,连克狄道、河关、临洮等地,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姜维并没有乘胜扩大战果,而是迁移狄道、河关、临洮三城民众主动撤退了,那么姜维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突然撤退了呢?笔者就这一年北伐的过程分析一下姜维主动撤退的根本原因。

李简为何要投降? 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是陇西郡郡治。

而陇西郡因位于陇山(陇西高原与渭河平原分界限)以西而得名,要夺取魏国陇右地区,必先夺取陇西郡,要夺取陇西郡,必先夺取狄道,所以当魏国狄道长李简秘密写信给姜维表示愿意献城而降之时,姜维,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次夺取陇西郡,进而吞并魏国陇右地区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北伐。

李简果然信守承诺,在姜维兵临狄道城下之时,献城而降,那么李简为什么要背叛魏国,请求姜维出兵呢?原来李简不仅不是魏国的叛贼,反而是十分忠于魏帝的,自从发动以来,司便掌控了魏国朝政,、两兄弟党同伐异,清缴诸曹诸夏势力,他们的野心已近召然若揭,终于引起魏帝的反抗。

曹芳虽然已经是傀儡,但是他手下依然有一批忠于魏室的臣子。

于是曹芳图谋发动政变,铲除司马师。

光禄大夫张缉、中书令李丰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替代司马师为大将军,然而事情败露,张辑、李丰、夏侯玄被夷灭三族,张辑不仅仅是魏国名臣,还是国丈之尊,李丰则善于平评人物而名闻海内,夏侯玄更是出身皇族,其父是的侄子,曾任魏国征西大将军,手握重兵,这三个人都是当时魏国名臣,这一次竟被司马师一网打尽。

魏国政局大乱之际,心怀魏室的李简想借姜维之刀对抗司马师,于是才写信请求姜维出兵,李简不仅仅是口头上秘密投降姜维,在姜维出兵陇西之时,他还提供了粮草地图等帮助,因此,姜维顺利兵临狄道城,李简带领城内吏民出城迎接姜维,因为这次是李简的不战而降,姜维兵不血刃的得到狄道。

魏国朝廷不知道李简要投降,以为姜维不会那么快就夺取狄道城,对此几乎毫无准备,姜维果断的出击打了魏国个措手不及,所以这时候大家熟悉的征西大将军郭淮、雍州刺史陈泰、南安太守邓艾都没有出现,迎接姜维的是讨蜀护军徐质,讨蜀护军顾名思义,是为了对付蜀汉专门设置的,历任讨蜀护军有、、徐质、戴凌、秦朗等人。

杀身成仁的张嶷 徐质其实是姜维的老对手了,早在公元249年,就参与了对姜维的作战,并且与邓艾携手迫使姜维放弃救援麴山二城,迫降句安、二将,其实姜维收到李简的请降信,大家都怀疑李简是诈降诱惑姜维的,只有张嶷认为李简一定是真心投降的,这才坚定了的决心。

其实张嶷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原本是不该随军出征的,但是张嶷主动请求随军出征,对后主说“若凉州克定,臣为籓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

”这句话让后主感动的留下来眼泪,也因此同意了姜维北伐,张嶷作为前锋与徐质大战,虽然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对魏军照成两倍的杀伤,随后姜维赶来,斩杀徐质,为张嶷报仇。

又乘胜,迁移魏国数个郡县人力物力。

姜维为何主动撤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于街亭败退,仅仅“迁西县千于户”入蜀,而姜维这次北伐,不仅仅是破军斩将,而且迁移了比诸葛亮多得多的人口,所以姜维主动放弃三城,留下空城给魏国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姜维打的是游击战并非攻城战。

表面上看蜀汉未得寸土,实际上通过此消彼长的迁移人口,已经大大缩小了魏蜀国力差距,碍于国力所限制,孤军深入的姜维即使不撤退,也很难守住夺取的郡县,经历强一次北伐攻城战的挫折,姜维已经“当求野战,不复功城”,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去寻求歼灭魏国有生力量。

随机文章二里头遗址确定是夏朝的都城吗?奈良时代简介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史上最强的核巡航导弹(造价673万美元)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正史斩杀敌方大将最多的人是哪位?是三姓家奴吕布还是关羽

如果要问斩杀敌方大将最多的人是谁?也许有人会想到是,毕竟演义中武力最高的就是他;也许有人会想到,因为演义里关羽确实斩杀了不少人而且有的还是武力强悍的猛将比如华雄,和,过五关时又斩杀了六员大将;当然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是,演义中时赵云七进七出大营连杀曹操五十余员战将,从数量上来说演义里还没有谁能超过赵云。

然而这些都是演义中的说法,事实上两军对垒兵对兵常见,将对将类似三国中的单挑其实并不多,即使是有斩将记录更多的是由双方的先锋大将完成,所以正史中有明确斩将记录的并不多,最为出名的当属关羽万军中斩杀颜良而回,以及定军山斩杀;然而从正史来看三国斩杀敌方大将最多的人是谁?不是吕布,也不是关羽和赵云,而是曹操帐下之一的先登悍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正史中的相关记载。

乐进堪称是三国第一勇猛的先锋大将,也是曹操麾下冲锋陷阵的第一猛将,《乐进传》中关于他先登破敌的记录很多比如“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蕤於苦”;“从征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於沛,皆破之”;其后和平定河北乐进立下相当多的战功,基本上曹操平定北方各诸侯的大战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比如征讨张绣,击破吕布,东征徐州刘备以及击败和在河北的势力等等,实事求是的说乐进领兵打仗在五子良将中可能不如甚至也不如和,但是论起个人作战的勇猛乐进堪称第一,连张辽都不如他。

《乐进传》中关于乐进斩杀敌方大将的明确记录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淳于琼可不简单,他是时期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也就是说那时他是和袁绍曹操并驾齐驱的,汉末风云变幻淳于琼成为了袁绍的部将,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并不低,演义中说他是醉酒误事,曹操偷袭乌巢后将他放回被袁绍怒而斩之,不过从正史来看他是实实在在的被乐进临阵斩杀的。

第二次是“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袁绍官渡之战败退后不久就病逝了,其子和袁谭相争,黎阳之战是曹操平定河北的一场关键之战,此战袁尚和袁谭合作大战曹操于黎阳,乐进表现出色斩杀了袁谭大将严敬。

第三次是“进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

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袁绍的实力其实真的很强,自己和小儿子袁尚坐镇冀州,大儿子袁谭镇守青州,老二驻守幽州,外甥高干则是镇守并州,其中能力最强者当属高干,壶关之战曹操打得其实颇为辛苦,几个月都没打下来,此战曹操一方的主要大将就是乐进和,乐进“连战斩首”应该是斩杀了对方几员大将。

为何三国名将和猛将那么多,反而是名气不是相当大的乐进斩将颇多?这应该和乐进作战勇猛,每次大战冲锋在前有莫大关系,陈寿曾对五子良将作出评价:“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从中可见唯独乐进是以骁勇和果毅闻名;同时206年于禁乐进张辽三人一同受封之时于禁是虎威将军,张辽是荡寇将军,乐进是折冲将军也能看出曹操对乐进“骁果”的肯定。

随机文章槿汐被害!甄嬛惊见皇后宫中「古怪一物」 怒揪敬妃出卖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意思,尿床/虐待动物/纵火成麦当劳三定律揭秘世界上发现过美人鱼吗,澳洲发现超逼真美人鱼尸体(假新闻)修行人能看到几维空间,可获得通灵或开天眼能力/最高可达七维为什么神仙怕人间皇帝,需要靠凡间皇帝吸收香火存在(不然消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关羽北伐襄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