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三年酵素 肠道表面竟然布满了棕黑色的花纹,像“蛇皮”一般
【千问解读】
杭州63岁的王女士便秘多年,听人说酵素能通便,于是自行购买了一批。
服用后,排便果然通畅了很多。
就这样,她一直吃了3年。
近日,在一次结肠镜检查时,医生发现她的肠子竟然布满了棕黑色的花纹,像“蛇皮”一般,看起来十分吓人。
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结肠黑变病,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非炎症病变。
在国内,本病检出率在0.06%~5.9%之间,临床中并不常见。
但由于近年来便秘发生率逐渐升高,导致各类泻药被广泛滥用,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也在显著升高。
有研究显示,结肠黑变病患者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显著增高,而这正是大肠癌发生的基础。
因此,部分专家也把结肠黑变看成癌前病变,可见其危险性。
大剂量应用蒽醌类药物、刺激性泻剂等,可损害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甚至造成凋亡,生成脂褐素,导致大肠黏膜黑变。
泻药中,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虎杖、生首乌、火麻仁等中药,硫酸镁、氧化镁、比沙可啶、酚酞(果导片)、美鼠李皮、欧鼠李皮、蓖麻油等西药,均属于蒽醌类药物。
近年来,大量号称具有“通便排毒”“清除宿便”“给肠子洗澡”等功效的保健品,以及“酵素”“小粉丸”风靡网络,无一例外均含有上述成分。
它们常以伪科学概念以及舶来品称谓做伪装,加上“纯天然”“无蒽醌”等虚假宣传,使消费者根本无力辨别。
长期使用这些保健品不仅引起“大肠黑变”,还会造成以肠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变性为特征的肠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出现“肠瘫”,临床上称为“泻剂结肠”。
而且患者使用越久,便秘越严重,药量被迫逐渐加大,即使以减肥、养颜为目的的人也会出现严重泻剂依赖便秘,最后不得不切除结肠。
结肠黑变没有特异临床表现,常与便秘症状相似,比如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一般很难发现。
因此,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结肠镜检查,但对于部分Ⅰ度结肠黑变的患者,内镜也难以确认,需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长时间服用上述保健品或泻药的人,若出现排便困难、腹胀腹痛、便意消失、排便不净感、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
如果已出现结肠黑变或明显泻剂依赖,需停用相关药物或保健品,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必要的话进行结肠运输试验、盆腔多重造影检查,以明确结肠受损程度及便秘原因。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