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金行加盟店人去“店”空 黄金托管骗局不断

然而,这家看似来头不小的金店在开业大半年后却突然跑路了,可急坏了一大批签约购买黄金的消费者。
他们在这里购买了黄金,并和该金店签约半年或一年后兑付。
如今兑付期到了,自己买的黄金却没了着落,不仅没有收益,连保底
【千问解读】
在福建省福州市中心繁华地段,有一家金店十分醒目,门脸上挂着“中银金行”的招牌,并打出了“央行批准创办”“由太平洋承保”“世博销售金奖”3个广告牌。
然而,这家看似来头不小的金店在开业大半年后却突然“跑路”了,可急坏了一大批签约购买黄金的消费者。
他们在这里购买了黄金,并和该金店签约半年或一年后兑付。
如今兑付期到了,自己买的黄金却没了着落,不仅没有收益,连保底的本金也无法拿回。
120多万元的黄金只兑付了几万元
6月19日,福州退休老人林女士守在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门口,她和丈夫正拨打110报警,等待警察来临。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赶至现场发现,该金店大门紧锁,店内昏暗,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原先装满黄金首饰的柜台早已空空如也,店门口也已贴上物业的招租电话。
金店忽然关门,顾客在店门前茫然失措。
张文章/摄
林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2023年9月,她接到中银金行营销员的电话,称购买中银金行的黄金,每100克送8克,半年后兑付,金店按实时金价支付费用,确保购买者的收益为“8%的赠金+半年后的黄金溢价”。
若半年后金价未涨,金店则会支付购买者原购入价和8%的赠金保底。
也就是说,购买者在购买黄金后半年内至少有8%的收益。
在中银金行营销员多次邀请以及对其品牌、保险公司承保的宣传下,林女士先后与中银金行经营者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签订了4份黄金购买协议,总共花费120多万元。
目前,除了首次购买的100克黄金于今年3月份兑付了几万元外,其余的均未兑付。
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自制的《黄金制品订购协议》。
张文章/摄
记者在林女士提供的其中一份《黄金制品订购协议》中看到,2023年11月20日,林女士向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订购黄金制品1620克(含赠送120克,实际购买1500克),单价为440元/克,总价66万元。
双方约定交货期限为签约后6个月,到期后,黄金制品以“440克+涨幅”出售给经营者。
按合同约定,无论黄金涨跌,经营者到期保底要支付给林女士71.28万元。
林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黄金涨幅较大,5月20日合同期满日,她与经营者联系,对方核定黄金现价为566.94元/克,按1620克黄金现价支付91.8442万元给林女士。
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付款,直到近日失联。
林女士夫妇紧张之下,赶到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现场,发现该金店早已关门,只能报警。
消费者郑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去年12月,她和朋友在中银金行(温泉公园店)与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签约,合计购买了十几万元的黄金,到期前几天,听到金店出事的消息,现在看来金店无法按合同约定兑付了,都到温泉派出所报了案。
记者了解到,由于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的黄金“收益”很高,吸引了许多老年顾客。
丫丫珠宝被列入经营异常
据了解,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在福州陆续开了5家金店,其中3家是中银金行品牌店、2家以丫丫珠宝为名。
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是中银金行品牌首店,另外两家分别是中银金行(温泉公园店)、中银金行(广达店)。
记者注意到,这两家店虽然中文名称都是“中银金行”,但所用LOGO与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不同。
记者了解到,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在6月7日贴出“端午节闭店三天,下周二正常营业”的通知,但端午节后未见店铺开门,相关负责人也无法联系。
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店铺所属的物业管理方告诉记者,该店铺承租方现已停业,因租金都是支付给业主,物业方面并不清楚对方有没有欠租金,但物业方面已受业主委托帮忙重新招租。
6月20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在中银金行(温泉公园店)时,发现该店也已关门,门口贴着“暂停营业 喝茶请入内”。
店内营业员告诉记者,因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大股东在外地涉及经济纠纷案,目前已被警方控制,该店只能暂停营业,目前店内员工的工资也未结算。
记者注意到,店内黄金首饰柜台已经被清空。
记者通过企查查查阅到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目前仍显示存续状态。
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刘某菊,最大股东为房某建,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注册地址就在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所在店铺,经营范围包含珠宝首饰零售、批发;金银制品销售等。
随后,记者到福州市鼓楼区鼓东市场监管所查询该店信息,鼓东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所已接到相关信息,经辖区工作人员上门联系、电话联系,均无法与该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注册地即金店也已关门。
按规定,该所已将该公司列入经营异常,目前正向上级报告。
中银金行(温泉公园店)柜台全空,一件首饰都没有。
张文章/摄
品牌方称丫丫珠宝涉嫌侵权
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对外以中银金行的名义进行宣传,声称是央行批准创办、有保险公司承保,而与消费者签约却都是该公司。
那么,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和中银金行有什么关系?
依据企查查的简介,中银金行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
2012年5月,中银金行品牌加盟中心在深圳设立,正式开展中银金行品牌珠宝店全国市场加盟推广工作。
2015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与中银金行有限公司签订产品保证保险合同,为中银金行产品提供质量保证保险。
6月21日,记者就中银金行几家金店关门一事咨询中银金行品牌加盟中心。
该中心工作人员欧阳先生表示,中银金行只授权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开一家门店,即中银金行(八一七路店),收了2万元加盟费,并未授权对方开其他店,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的行为涉嫌侵权。
而且中银金行并无黄金订购协议业务,所有的黄金制品都是现买现交货,不允许托管、回购。
他建议被骗的消费者及时报警。
记者从福州市公安部门获悉,目前陆续有消费者到鼓东派出所、温泉派出所、鼓楼经侦大队反映中银金行几家金店的情况,公安部门已经着手调查,并向有关部门发送了协查告知函。
警惕黄金托管回购骗局
福州珠宝商陈经理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消费者以正常的市场价格购买黄金制品,且在交易过程中实现钱货两清,属于正常的黄金销售业务。
但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搞的却是售后代管模式,用高额赠金、保底收益、溢价回购等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
这种业务模式脱离了商品交易的实质,成为一种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行为,其背后隐藏较大风险隐患,资金安全无法保障。
以福州丫丫珠宝有限公司的营销模式,扣除金店租金、工资、广告宣传、赠金等营销成本,商家很难盈利。
加上今年黄金狂涨,商家根本无力承担回购费用,最终只好“卷金”跑路。
福建灜榕律师事务所林善志律师认为,黄金托管业务属法律上的灰色地带,商家缺少监管可以轻易将托管的黄金实物或资金挪作他用,最终导致消费者财货两失。
加盟店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相应民事责任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独立承担。
如果加盟商确实利用品牌从事非法行为,则品牌方有一定的监管责任。
6月21日,福建省宝玉石协会会长王乃珠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黄金珠宝店核心内容是经营珠宝买卖,并无金融属性,不可能有保底收益、高息托管的“好事”。
而且黄金珠宝店开展经营活动签订合同时并无银行等第三方监管,消费者不要轻信黄金珠宝店的任何收益承诺,诸如黄金增值保底收益、钻石五年回购等。
事实证明许多增值回购结果都是骗局,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在购买前仔细甄别,不要相信任何通过买黄金“挣钱”的营销术语,谨防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福州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风险提示指出,部分黄金珠宝公司通过门店以销售返利、延期交付、溢价回收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相关行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由于其隐蔽性强,广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严重的还会危及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同时提醒广大群众防范以销售黄金珠宝为名实施的非法集资,包括售后回租、售后代管等。
工程造价专业学什么?一文解锁“黄金行业”的财富密码!
更关键的是,这个专业毕业生平均薪资常年位居行业前列,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学它,等于提前锁定“金饭碗”!一、工程造价专业学什么?1.核心课程:硬核技能全打包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工程技术基础: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等,培养“看图说话”的工程素养。
经济管理核心: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掌握项目成本核算与风险控制的“生意经”。
造价专项技能:建筑工程计价、土建工程计量、安装工程预算、BIM技术应用,练就“精打细算”的看家本领。
2.四大能力:毕业即能“打硬仗”算得准:从开工预算到竣工结算,全程成本控制手到擒来。
管得细:合同条款起草、变更索赔处理,风险防控滴水不漏。
看得远: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投资回报,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用得溜:熟练操作广联达、BIM等专业软件,数字化工具助力效率翻倍。
二、为什么说它是“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摇篮?1.跨界融合,就业选择“多点开花”工程造价横跨土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学生既能深入工地一线核算钢筋水泥,也能在办公室编制招标文件,还能在谈判桌上博弈合同条款。
这种“技术+管理”的双重属性,让你在建筑、房地产、咨询、金融等行业游刃有余。
2.行业刚需,政策红利持续加码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EPC)”等新模式推广,国家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暴增。
2023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的出台,更将行业规范推向新高度——懂技术、通法规、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政策东风下的“弄潮儿”。
三、就业方向有多“能打”?1.主流赛道:高薪岗位“任君挑选”甲方(建设单位):如房企、政府基建部门,负责项目投资管控,年薪中位数15万+。
乙方(施工企业):担任预算员、成本经理,一线实战积累经验,晋升空间广阔。
第三方机构:工程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造价审计、纠纷鉴定等高附加值服务。
2.新兴风口:数字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BIM工程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普及,催生“数字化造价”新岗位,薪资较传统岗位高20%。
海外工程顾问:“一带一路”项目激增,熟悉国际工程计价体系(如FIDIC条款)的人才稀缺,年薪可达30万+。
四、行业趋势:未来十年仍是“黄金赛道”1.城镇化与基建升级“双引擎”截至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5%,城市更新、智慧交通、新能源基建等项目井喷,工程造价人才需求持续走高。
2.绿色建筑与碳中和“新蓝海”“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成本核算、碳排放交易评估等新兴领域急需专业人才,提前布局者将抢占先机。
结语:用“数字”筑梦,让未来可期工程造价,不仅是建筑行业的“经济大脑”,更是连接技术与市场的关键纽带。
如果你对数字敏感、追求细节、渴望在万亿级基建市场中分一杯羹,这个专业就是你的“入场券”!2025级高考生们,准备好了吗?下一个掌控“工程财富密码”的人,或许就是你!
汉高祖刘邦用4万斤黄金行贿?汉朝巨量黄金如何消失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巨量黄金出现在西汉王朝呢?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像西汉那样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
黄金为何在西汉时那么丰富,而在随后的及之后朝代却大量减少?是中国人对金子看法变了,还是金子的储藏量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去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肯定见过这一大堆极具诱惑力的西汉金饼。
这219枚金饼是1999年11月西安东北郊某砖厂在推土作业时发现的,每枚重量247克左右,约相当于的一斤。
它们的出现,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
距今2000余年前,楚国便使用了如图中所示的金钣,由于钤有方形或者圆形的小印,习惯上被称为“印子金”。
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覃金、隔爰及卢金等等,尤其以“郢爰”为多,因此也被称为“爰金”。
“郢”为楚国都城名,“爰”为当时的货币重量单位。
西汉黄金滚滚来 公元前205年的冬天很冷,大雪已经连续下了快一个月了,楚、汉双方的军队也像这冰冷的空气一样在荥阳这个地方僵持着。
楚霸王早已坐卧不安,他想要尽快地打赢这场战争,于是想方设法断绝汉军运粮的甬道。
不断被楚军攻击粮道的汉军确实有些支撑不住了,刘邦也不想在这个鬼天气里再无止境地等待下去,必须有所行动了! 十二月的一天深夜,一行车马从汉军大营悄悄驶出,直奔楚军而去。
领军的人叫,他神情严肃而复杂,因为他身后的车队上装有几万斤黄金。
陈平不由回想起前几天刘邦找他商议局势时的情形,刘邦是那么的不安和悲伤,于是他献策说谁都没法抗拒黄金的诱惑,可以用黄金来离间楚军将帅,尤其是以耿直著称的钟离昧和。
刘邦大喜,当即命人取了4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随意花。
他身后车队上装载的就是其中一部分,要用它们去收买楚军帐中的士兵,让他们散布钟离昧的谣言。
陈平的黄金送去没几天,谣言果然便传开了,士兵们纷纷说:“的钟离昧开始不满项王不给他分土地称王了,会与汉军联合灭掉,到时好瓜分楚国土地各自称王。
”谣言传到项羽的耳朵里,他便对钟离昧产生了猜忌,逐渐疏远了他。
这4万斤黄金的效力远没有结束。
第二年四月,陈平用这些黄金买了牛羊猪三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悠闲地在营帐中等候项羽派来的使者。
待使者一到,他便命人将丰盛的酒席端去使者住所,一进门便假装惊诧道:“我还以为来的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旋即再使人端上粗劣的饭食。
使者回去之后将自己遇到的情形描述给项王听,项王自此对范增也心存疑心。
范增知道后请求告老还乡,结果病死在返乡途中。
失去了左膀右臂的项王,两年后便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这4万斤黄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创了西汉。
这也像是一个征兆,预示着西汉将是一个“多金”的王朝。
西汉的“多金”,是历代史学家的定论。
且不说那“开国”的4万斤黄金,已足以让人惊诧,来看看西汉的黄金库存,即现代所谓“黄金储备”,其数额之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实属罕见,可以说为历朝之最。
《魏晋史》载:“西汉初期,黄金的应用总数量在百万斤以上。
”如果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中考据的西汉时1斤折合今日248克来计算,西汉的百万斤即今日的248吨。
而2003年中国的黄金储备为600吨,也就是说西汉时期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我国2003年黄金储备的41.3%。
此外,翻开《汉书》,会发现西汉帝王赏赐黄金的例子数不胜数,数目动辄千斤万斤,仿佛说的是平常的萝卜白菜一般。
比如:刘邦的长子,即位后便大肆用黄金打赏为父亲刘邦办理丧事的人员,尤其是亲自参与挖墓穴的人,将军一级的给40斤黄金,年俸2000石的官员给20斤黄金,年俸600石的给6斤,600石以下的给2斤。
可以想象,巨大的帝陵必然要求满朝文武都投入工程,如此一算,赏赐的金额确实很大。
即位后,因众大臣杀的亲属有功,又赐5000斤黄金,赐陈平、各2000斤黄金,赐、刘揭各千金。
仅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赏赐连年击败胡军的大将军就花费了20余万斤黄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巨量黄金出现在西汉王朝呢? 哪儿来这么多黄金? 不可否认,西汉黄金之巨得益于前朝的积累:春秋以前黄金已成为人们宝藏的东西;到战国时各诸侯都视金为宝,无不尽力搜罗。
当时秦楚两国势力最大,财富最多。
楚国汝汉地区就盛产黄金,有方形的爰金流行于世。
秦国盛时,“黄金万镒为用”;秦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的“子女玉帛”自然也包括黄金,都聚在秦王朝的宝库而这些历代积累的黄金最后又都被转移到了西汉。
铁器时代的到来,带动了西汉采矿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黄金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也充实着原本就藏金颇多的西汉国库。
西汉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除了继承前代的方法外,又发现了按矿脉分布关系寻找新矿和察看金光寻找黄金矿的方法,这在《·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中都有记载。
黄金产地也比过去有所增加,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扩展到两大流域的纵深地区。
参与采金的人数之多也有个例子可以说明:时的大臣贡禹,看到当时农业人口大量减少,曾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其中就有一条为:“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可见至少当时政府设立了开采珠玉金银的专门机构,而在这个机构下面从事采金的人员也一定不在少数,否则也不至于严重到要罢免。
除此之外,罗马史学家的抱怨也值得一提。
他们对西汉时期罗马与中国的外贸交易耿耿于怀,认为罗马花费了数量巨大的黄金来购买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
比如一种名为“缣”的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口袋,国内时价是400到600多个铜钱一匹,但在罗马市场却与黄金同价,即一两黄金一两缣,一匹缣约25两重,即可换取25两黄金。
据罗马史学家普林尼统计:西汉时,罗马帝国每年至少有一万万赛斯脱奇(sesterce,古罗马计量单位)的黄金流入中国(还包括印度和阿拉伯),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超过5吨。
难怪罗马的史学家会抱怨,用黄金换取中国的丝绸,是后来罗马帝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中间商人经由敦煌、新疆到小亚细亚以及叙利亚、埃及的带回来的大量黄金,不仅来自有着充实国库的罗马,还包括沿途的叙利亚和埃及等国。
这些国家很早就使用黄金作为对外支付的货币,它们经济相对落后,对黄金的需求量很有限,因此也愿意用黄金来换取中国的货物。
另一方面,由于西汉时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国家,商品输入相对较少,因此黄金几乎不外流,只有少量的黄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如汉武帝时常向大宛购买良马、向海外购买珍珠、琉璃等,仅此而已。
随机文章拿破仑拒绝钢铁轮船,说发明家没常识,后只能看着英国望洋兴叹核裂变为什么会有辐射,裂变出来的中子达到光速形成辐射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补气益血还能够补肾填精(男人最爱)流星雨象征着什么意思,象征灵魂升天将愿望带给上帝/古人早已发现揭秘故宫冷宫为什么不开放,阴气太重有冤魂怪物盘踞其中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