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的隐士很多,为什么现代却没了
【千问解读】
很多年轻人的内心都想逃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偏僻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就像我们熟知的那些古人一样。
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士不少,例如庄子、鬼谷子、诸葛亮、陶渊明等,他们都有着独立人格,不愿依附权贵,同时还具备卓越的学识。
只是到了现代,想要当一回隐士,似乎变的没那么容易,毕竟时代不一样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难回到古代,其中的成本能承受的人就很少。
1、心向空门
我们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和焦躁,其实想一想并没有发生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什么生离死别,归根结底还是被现实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击败了心性,这也就是作家口中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
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掀起了“佛学热”、“国学游”的热潮,也就是只需花费为数不多的金钱,就可以到深山古寺中体验一下真正出家的生活。
一旦去了,陪伴你的将是古书中晨钟暮鼓和琴棋书画的日子,因此在不少人看来,哪怕短暂的时间里不能参透什么人生大智慧,至少体验下难得的清净也还不错。
这样的活动一经推出,火爆程度可想而知,这正中了当代年轻人精神上过于焦虑的下怀,给了他们一个逃避现实的机会。
在诸多的深山古寺中,尤其以终南山最为红火。
它位于古城西安南部,居于秦岭之中,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山,在儒释道三家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
更关键的是,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是文艺青年们心中向往的圣地,颇有当年拉萨、大理、丽江的感觉。
2、揭露真实的自己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年轻人,每天都享受着新时代、新文明带来的红利,时间久了,也就有了些许麻木。
其实这多少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没有灯光,没有了便利的交通,没有现代化的生活工具,或许才会真的明白以前生活在天堂之中。
既然选择了去洞天福地修行,那么自然要抛弃以前的种种。
但对于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现代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他们要面对清贫艰苦的荒野生活,应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尤其是冬季的大雪极为难熬。
很多年轻人一年四季都在恒温的室内生活,根本经受不了大自然的风吹雨打。
在深山古寺之中没有什么空调暖气,甚至连炉子都没有,只能靠着木材生火取暖。
哪怕你身上装有打火机,可木材还要自己寻找,仅这一件事就令很多所谓的“隐士”难以应对。
更严重的问题源自于食物,在刚进入终南山的时候,还有些准备的口粮,但这支撑不了多久。
尤其是大雪封山之后,野果也很难找到,这个时候不少人就会挨饿。
所以一场大雪就让这些热衷于隐士生活的年轻人感到了恐惧,感到了不安,所谓的隐居生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噩梦”。
3、隐士修心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隐士不在少数,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位当属大文豪陶渊明。
当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在深山中隐居,地点恰巧也在终南山。
但他的潇洒和高尚情怀只是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现实里他根本无法摆脱贫苦带来的悲惨生活,想必没有精神世界的支撑,他到最后留给世人的也只是心酸而已。
其实从“种豆南山下”到“草盛豆苗稀”,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每天都必须亲自付出巨大的劳动,还要和大自然做对抗。
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过着修行的生活,并且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其关键就在于修行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修心。
哪怕身处穷山恶水之中,也可以做到忘掉自身的得与失,以诗书为伴,以歌酒为乐,最终不留下任何遗憾。
这是一种生活上过于俭朴,精神上却极为富足的境界,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然而,放到当代年轻人身上,这实在过于遥远,过于理想,所谓的隐居生活也就相去甚远了。
现代社会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人心浮躁,世相浮华不堪,人们虽然享受其中,但也引来了无比的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几乎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当有一个允许自己逃避的机会出现,就都会趋之若鹜。
古往今来,逃避都要付出代价,你要考虑的是这个代价你是否可以接受,又是否可以承受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如果不能,那就要学着坦然面对,而不是做出荒诞不经的行为。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