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的歇后语
【千问解读】
古代人的歇后语 1、朽木搭桥。——难过 2、姊妹找婆家。
——各得其所 3、长添灯草满添油。
——早作准备 4、茅覃补柱子。
——无济于事 5、瞎子找对象。
——不知丑俊 6、握着蒺藜死不丢。
——不怕扎手 7、泥鳅上沙滩。
——不怕你滑 8、地府里打官司。
——死对头 9、厕所里放芝麻。
——香臭不分 10、地摊上卖书。
——没架子 11、小娃娃拾炮仗。
——慌了手脚 12、大白天打更。
——乱了时辰 13、阎王爷敲门。
——内中有鬼 14、云彩里盖大厦。
——空中楼阁 15、三尺长的锯子。
——又拉又推 16、肥狗咬主人。
——忘恩负义 17、大姑娘掌钥匙。
——当家不做主 18、赶车不带鞭子。
——光拍马屁 19、二百五上天。
——痴心妄想;妄想 20、酒盅里拌黄瓜。
——施展不开 21、枕着扁担睡觉。
——想得宽 22、门前的狮子。
——一对儿;明摆着 23、偷南瓜带摘葫芦。
——两不耽误;两得其便 24、泥鳅跌汤锅。
——看你往哪钻 25、当家神卖土地。
——一贫如洗 26、隔年的馒头。
——早发的 27、猪八戒败阵。
——倒打一耙 28、年三十讨口。
——丢人现眼 29、大姑娘拜天地。
——头一回;头一遭 30、屎壳郎坐轮船。
——臭名远扬 31、背靠悬崖。
——没退路了 32、醋坛里酿酒。
——坛坛酸 33、瞎子跳加官。
——盲目乐观 34、木脑壳跳舞。
——幕后操纵 35、墙头上种白菜。
——难浇 36、老太太吃炒胡豆。
——咬牙切齿 37、脚踩牛屎。
——一塌糊涂 38、劳动号子。
——一呼百应 39、电影里的夫妻。
——假的 40、放出去的风筝。
——越飞越远 41、叫花子打狗。
——一手功夫;边打边走 42、瞎子逛大街。
——目中无人 43、泥瓦匠出身。
——和稀泥 44、冬天的蟒蛇。
——有气无力 45、走一步思三思。
——考虑周到 46、夜行人迷了路。
——方向不明 47、石匠会铁匠。
——硬对硬 48、心眼里灌铅。
——不开窍;难开窍 49、筛子装水。
——漏洞百出;漏洞多 50、电视上的画面。
——说变就变 51、丝绳系骆驼。
——不牢靠;不可靠 52、打柴人回山庄。
——两头担心 53、骆驼吃蚂蚁。
——小收拾 54、红楼梦里的贾府。
——大有大的.难处 55、萝卜青菜。
——各人所爱;各有所爱 56、从墓坑里爬上来。
——死里求生 57、阎王爷使计谋。
——诡计多端 58、窝窝头上坟。
——哄鬼;骗鬼;哄死人 59、吃着肥肉唱歌。
——油腔滑调 60、金棒槌敲门。
——富啦 61、眼前埋地雷。
——一触即发 62、枯井里打水。
——枉费工;徒劳无功;徒劳无益 63、卖油的梆子。
——挨敲打的货 64、强拉秀才成亲。
——难为圣人 65、烟囱里招手。
——往黑处引 66、热锅上的蚰蜒。
——团团转 67、二郎神的钢叉。
——两面三刀 68、吃米不记种田人。
——忘本 69、盲人走路。
——分不清东南西北 70、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71、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72、花绸子做尿布。
——屈才 73、跳河闭眼睛。
——横了心 74、皮匠不带锥子。
——真好 75、虾公头上戴大枪。
——没人怕 76、走路算账。
——财迷转向 77、三分面粉七分水。
——十分糊涂 78、小二开饭店。
——看人下菜 79、老太婆上台阶。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80、蚂蚁讲话。
——碰头 81、叫花子看滑稽。
——穷开心 82、柴火上浇汽油。
——一点就着 83、单人唱戏。
——独角 84、晚点的火车。
——赶得上 85、墨斗鱼的肚子。
——黑心肝;心肠黑 86、娃娃吃面条。
——瞎抓 87、瞎子拉胡琴。
——练好的本领 88、失火踢倒油罐子。
——火上浇油 89、穿着高跟鞋上山。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90、自水煮豆腐。
——淡而无味 91、墙上挂琵琶。
——不谈了 92、一家十五口。
——七嘴八舌 93、泥巴匠砌砖。
——后来居上 94、庄稼汉爬梯田。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95、从石头里挤水。
——办不到 96、扳不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97、酱油店里打架。
——争风吃醋 98、恶狼落陷阱。
——作恶到头了 99、耗子在窝里藏粮。
——有备无患 100、耗子舔猫鼻子。
——找死;自己找死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
而教学三字经,是教小孩子启蒙识字做人,是普通人都能完成的,不必要用孔子这样的`大才。
因此,孔夫子教三字经就是大才小用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
[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2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3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6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8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9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10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11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12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13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14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15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6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7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1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19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0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22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23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2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6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7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3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3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