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五年级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歇后语五年级

歇后语五年级1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白脖老鸹——开口是祸  白脖子屎壳郎——有特色;与众不同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洗不净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帮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白菜烩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拉车——谁敢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白骨精打跟头——鬼把戏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脸狼戴眼镜——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歇后语五年级2

  1、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旧)  2、一点不出头。

(术)  3、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

(仙)  4、多出一半。

(岁)  5、七十二小时。

(晶)  6、一月一日非今天。

(明)  7、守门员。

(闪)  8、一口咬住多半截。

(名)  9、要一半,扔一半。

(奶)  10、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

(器)  11、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

歇后语五年级3

  1、和尚挖墙洞——妙透了  2、张飞哈气——自我吹虚  3、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  4、耗子跳到钢琴上——乱谈  5、门外吹喇叭——想得开  6、桅杆顶上吹唢呐——四方闻名  7、黑瞎子坐月子——吓熊了  8、丈二宽的长袍——大摇大摆  9、弯藤结歪瓜——孬  10、耗子啃皮球——客气  11、国画馆里倒垃圾——尽废话  12、香炉里长草——慌了神  13、裱糊匠止天——胡云  14、马尾绷琵琶——不值一谈  15、秃子当皇上——不要王法  16、盐堆里爬出来的人——闲话不少  17、狼头上插竹笋——装样  18、两代寡妇——没功夫  19、黄连泡瓜子——苦人儿  20、倒贴的门神——翻脸  21、空着手回娘家——无理  22、小擀杖掉油缸——又奸又猾  23、倾巢的黄蜂——各散四方;一哄而散  24、天亮公鸡叫——白提  25、十五面锣鼓一齐敲——七想八想  26、矮子过河——安心  27、肚皮贴在脊梁上——妖气  28、东西路南北拐——走邪道  29、长就的牛角——值不得;直不了  30、森林里野炊——有的是才  31、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  32、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  33、铜叉碰铜锣——想到一快了  34、懒婆娘上鸡窝——笨蛋  35、蚂蚁尿书本——识字不多  36、橡皮棍子做旗杆——树不起来  37、灯草打鼓——不想  38、开会请了假——没出席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_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_歇后语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思想家,是国家和民族的大才。

而教学三字经,是教小孩子启蒙识字做人,是普通人都能完成的,不必要用孔子这样的`大才。

因此,孔夫子教三字经就是大才小用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

[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2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3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6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8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9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10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11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12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13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14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15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6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7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1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19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0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22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23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2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6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7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3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3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歇后语五年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