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艾灸可防病保健
【千问解读】
惊蛰,古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但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时节。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艾灸可防病保健
人体气机会在立春及雨水之后进一步升发,从整体综合考虑人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环境气候变化与人的气血阴阳关系,惊蛰时节是艾灸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应变能力的最好时期,对于防病和保健有明显的效果。
首先,惊蛰时节艾灸可以舒筋活络、根治暗伤。
春季阳气开始升发,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可以自动冲击潜藏在身体里的以前各种跌打损伤留下的后遗症带来的暗伤。
艾灸能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暗伤给治好,
惊蛰时节昼夜温差大,乍暖还寒的气候使本来就受过损伤的经络更加容易淤堵,“不通则痛”,故而春季容易暗伤复发,防治暗伤复发主要从活气血、通经络入手,经络通了就不会痛了。
艾灸能穿透穴位,将能量送至经络,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的作用。
其次,惊蛰时节艾灸还可以扶正祛邪、防治皮肤病。
惊蛰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同时也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各种皮肤病纷纷冒头,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中医认为,瘙痒之症属风,中药内调加外治可以巧妙地治疗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等症状。
而艾灸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皮肤过敏、湿疹患者可以用金银花、玫瑰花、薄荷等中草药代茶饮,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以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的疏泄顺肝之性,有助益脾气、安和五脏之功。
惊蛰养生还需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避免“春困”的发生。
春季五行属木,与肝相应,因此春季养生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做到心胸开阔、愉悦自然,不要暴怒或悲伤抑郁导致肝火上炎或肝郁气滞。
春季散步亦可以消除疲劳、益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搓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升发阳气。
但要注意,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
春天有寒湿之气,对于脾胃虚弱、脾虚湿困的孩子,建议配合灸法来养护脾脏。
初春气温变化大,孩子易感冒,惊蛰期间最易病邪犯肺,而肺主治节,对于反复感冒、抵抗力差的孩子,可以结合穴位贴敷增强肺功能,增强肺部抵御的能力有助于防病保健、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的概率,降低各种疾病的发作频率。
总之,顺时调养,才能事半功倍。
月经干净第二天可以艾灸肚子吗
所以女性应该多科普一些常识。
那么,月经干净第二天可以艾灸肚子吗?月经干净第二天是可以艾灸肚子的,因为艾灸是一种驱赶体内的寒凉的东西,可以帮助女性排除体内的寒气。
而且艾灸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利于血块的排出,让女性减少月经的不适感。
同时在做艾灸时要保证艾灸的时间不能过长。
但是对于那些经血过多的女性来说就不建议艾灸肚子,否则就会使月经迟迟不退,增加月经量,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差的女性来说,也不建议做艾灸,因为这会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患上课妇科疾病,得不偿失。
女性一定要在月经期间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女性在做艾灸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自己的身体着凉。
保证适宜的艾灸时间,不要长时间的进行艾灸。
平时在经期也要注意多喝一些热水,不要吃寒凉刺激的食物。
月经期可以艾灸吗
艾灸能帮助人体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很多人用艾灸治疗痛经和一些女性疾病。
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月经期,那么月经期可以艾灸吗?大家知道,艾灸是可以在经期进行的,但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随便进行的。
如果月经期间艾灸做的不对,很容易导致严重的疾病,所以大家在艾灸之前要了解个人的体质,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适合经期艾灸的女性,一般都是体质相对偏寒的女性。
那么月经期间使用艾灸,一般来说,如果要在经期使用艾灸进行治疗,首先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然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刺激相应的穴位,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变得更健康。
另外,经期一定要避免腹部穴位的刺激,以免月经量增加,引起月经不调。
最后,月经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多加注意。
所以要想远离伤害,首先要了解月经和艾灸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这样才能在使用艾灸的同时避免伤害。
另外,如果发现自己有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减少危害。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