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可以刮痧吗 末伏适合艾灸吗
【千问解读】
在夏季的时候是刮痧的最佳时期,那么这个末伏天刮痧的话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在末伏这天的时候适合做艾灸吗?
末伏可以刮痧吗三伏天就开始了。
从小暑到大暑之间,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为湿热的一段日子。
从字面上看,“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更深一层讲,“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这段时间,暑邪会逐渐深伏于体内,很容易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
古人认为,“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风、湿、火三气侵袭肌肤,使阳气不得宣通、透泄所致。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会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因此,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用一块刮痧板或是徒手刺激身体的各个穴道和各条经络,以此祛除痧毒,这就是“刮痧”。
三伏天是阳气最盛的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此时刮痧,更容易帮助身体解除暑热,缓解中暑的症状,排出身体毒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末伏灸养生常用穴位
1、诸阳之会,阳脉之海: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大椎穴可调理的症状: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症状。
2、后天之本,保健至穴: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症状首选足三里。
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调理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不适。
3、阴阳交汇,关阴锁阳:关元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
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补虚,壮阳。
常常用于调理:
A、元气亏损: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
B、男科不适: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C、妇科不适: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
D、还有就是下焦不适症状: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4、诸多胃部不适,一穴搞定: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尤其是对于胃的各种不适具有良效,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等不适症状,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赶快行动吧。
5、生命之门,肾气之源: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前方平神阙穴。
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
命门穴的功能体现了肾阳的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
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6、第二心脏,引火下行:涌泉穴
涌泉穴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常按摩涌泉穴可调理多种不适,但在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时,涌泉穴最大的作用是降火!建议进行三伏灸的灸友每天晚上泡脚后再睡觉,这样可以引火下行!
如果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
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可以吃一些温补的东西,将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可以尝试看看。
初伏是进入炎热,中伏最热,而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末伏后不会立即变冷,而且一段时间内天气会很热,因为末伏之后有秋天的老虎。
秋老虎期间,气温仍然很高,天气将相对闷热。
一般来说,秋老虎主要发生在每年公历的8月底至9月之间。
虽然气温很高,但空气通常是干燥和阳光明媚的,而且早上和晚上都不是很热,所以呼吸也不太热。
古时候打仗的时候,挂免战牌真的可以免战吗?
其实免战牌的作用就好像现在拳击比赛的中场休息,休息时间过后战斗仍然继续,除非分出一个胜负,不然战斗不止。
不过双方可以在这个中场休息的时间里寻找对方的漏洞和问题,并想出合理的破敌之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被免战的一方并不用担心对方使诈,因为别人在想对策的时候,自己也在想。
不过同样的玩法在不同人的手中则可发挥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春秋时期的晋楚,当时两个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和互相较劲,楚国为了占得先机就出兵攻打。
免战背后的阴谋 郑国作为晋国的盟友,晋国马上派兵支援,双方就在邲这个地方进行战斗。
楚军知道晋国军队的厉害,上次颖北之战的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因此当两军相遇之后,楚军却并不迎战,而是选择高挂免战牌,甚至一度想退兵。
与此同时,晋国军队的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晋军大将是积极主动的主战派,而主帅则是老成持重的观望派,并不希望主动的切入战争。
当楚庄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既然对方的将帅不和,此时只要发动突然袭击,晋军必破。
于是楚庄王一边高挂免战牌,一边派遣使者假装义和来迷惑对手,当晋军上当之后,楚军马上撤下免战牌发动了突然袭击。
晋军在一片慌乱之中大败,而楚庄王也是经此一役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并让自己成为了“五霸”之一。
所以,古代战争在挂起休战牌的时候,还是会掺杂着许多尔虞我诈,而这个例子也并非是个例,时期的可谓是免战牌玩法的高手。
厚脸皮 第130回,北伐,但司马懿高挂免战牌始终不出战,孔明就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
其实许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这招太损了,如果司马懿穿上了,就说明他如同女人一样,如果不穿,就必须开城迎战。
其实这个也怪不得了,因为北伐路途艰辛,前面他已经进行了几次北伐,但都是无功而返,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后勤保障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屡屡阻碍他的北伐大业,诸葛亮如果不能在粮草消耗完之前引出曹魏大军进行决战,那么这次北伐又将是一次徒劳。
但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心思,所以他高挂免战牌,死活不出来打,最后逼得孔明用女人衣服来刺激司马懿,然而让孔明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激将法不成,反而被司马懿从使者的口中诈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机密情报,那就是诸葛亮的身体情况。
也正是这个信息,更加坚定了司马懿固守不出的决心,他就是要活活地拖死诸葛亮,而他最后也是如愿以偿,孔明死后,天下再无人是他的对手。
小结 那么上面的两个故事是否就说明,古代打仗时当对方高挂免战牌就必须处处防范呢? 这个并没有一定的答案,毕竟像司马懿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多数情况下,挂起免战牌的一方相对都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在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只能使用免战的方式来拖延时间想对策。
就好像撕毁鸿沟协议的,本来想要灭掉,结果反被项羽击败,并将其围在了陈下,被围困的刘邦高挂免战牌寻求破解之法,项羽虽然围了城,但大军并未携带攻城的装备,此时项羽想要击败出尔反尔的刘邦,也需要时间去准备攻城装备。
只不过最后是刘邦请来的援兵先到一步,不然历史就会改写了。
所以对于古代战争这个整体而言,被免战的一方不用担心对方使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可以各尽觞。
出自唐代:李白的诗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劝客 一作:唤客)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离别唐诗三百首饮酒 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
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注释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酒肆:酒店。
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⑵风吹:一作“白门”。
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压酒:压糟取酒。
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唤:一作“劝”,一作“使”。
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⑸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觞,酒杯。
⑹试问:一作“问取”《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赏析柳絮飘飞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
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
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花香。
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许多笔墨来表现。
此诗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充分显示了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
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
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
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
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
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
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无所谓香,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
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
”“香”字的使用,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这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
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其柳花之香”,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
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
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妥贴。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
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
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
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
”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
在金陵时也当如此。
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
“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
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
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
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构思巧妙。
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
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也不愿舍此而去。
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
李白要离开金陵了。
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
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
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
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
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
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李白名句推荐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作者:李白:出自《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作者:李白:出自《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作者:李白:出自《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作者:李白:出自《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