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5-31 点击数:

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一个人的才华其实也是很有可能会有尽头的,这时候人们经常就会说他是“江郎才尽”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一样,不可能还会有第二次青壮年时期。

而江郎才尽这个词,是来源于南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江淹,那么这个成语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说江淹的才华已经尽了呢?江淹的才华又是不是真的穷尽了,他后来有没有什么著作呢?

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

确有其人,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

江淹传下来一百四十多首诗,但是对于后人影响更大的是其 《恨赋》、《别赋》等文章,不太喜欢文学的朋友,也大多听说过《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郎才尽这个故事在《诗品》《南史·江淹传》均有记录。

但是江淹未必是才尽,更大的可能是为了避祸而已。

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诗品》中的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 记载:"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

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

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

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

南朝钟嵘(约468-约518)和江淹几乎是同时代的人。

他说江淹梦到了前辈郭璞,把他的五色笔要了回去,从此江淹就写不出好的诗文了。

这个故事说江淹的文采来自于前人所授,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江淹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拟古,严羽的《沧浪诗话》特别提到:

拟古惟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独拟李都尉一首不似西汉耳。

渊明是陶渊明,康乐是谢灵运,左思就是那个写《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的人物。

郭璞也不是普通人,他是游仙诗的代表人物,游仙诗开山水诗的滥觞,郭璞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另外郭璞善于看风水,颇具传奇色彩,还是风水学的祖师爷。

据说他的墓地建在了镇江金山寺下的百花洲,老街前些年还特意去过一次,可惜什么痕迹也没有看到。

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二、《南史·江淹传》中的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讲了两个故事: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

」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

」顾见丘迟谓曰:「馀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

」自尔淹文章踬矣。

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南史》是由隋唐时期的李大师(570年-628年)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年代上比钟嵘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

当时的书籍传世已经不多了,估计江郎才尽的故事流传甚广,未必是从钟嵘《诗品》那里看到的。

《南史·江淹传》提到的张景阳是西晋文学家,名叫张协,他与兄张载、弟张亢,并称"三张"。

钟嵘在《诗品》序中将"三张"与"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并提,是当时的名士。

张景阳跟江淹要了“一匹锦”,郭璞跟江淹要了一枝“五色笔”,总之是把江淹的才气都要走了。

于是江淹“为诗绝无美句”,写不出佳句来了,当时的人称之才尽。

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三、江郎为什么才尽?萧衍是什么人?

江郎才尽是一个成语故事,有一点玄幻的色彩。

在今天无神论者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

但是江淹后来写不出佳作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古籍记载,江淹是在“宣城太守时罢归”时做的那个梦。

做完梦后,特意跟丘迟说,我偷偷留下了“数尺既无所用”,我送给你吧。

丘迟是萧衍的亲信之人,萧衍代齐为帝建立南梁的的劝进文书均为丘迟所作。

这种表态更像对梁武帝萧衍的表态。

江淹(444年-505年)经历了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三个时代。

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看到了数不尽的血雨腥风。

齐高帝萧道杀刘宋皇帝建立齐朝,齐明帝萧鸾杀了侄子继位,为了保住皇位,在位期间把哥哥齐武帝的后代斩草除根。

可以也仅仅在位5年。

梁武帝萧衍先后杀了齐东昏侯萧宝卷、齐和帝萧宝融,建立了梁朝。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停地杀戮之中,王侯将相跟着一批批倒下。

老年的江淹估计已经看透了这一切,早就不敢出头了。

但是,跟他的文才又有什么关系呢?

梁朝代齐以前,齐永明时期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

这八个人都是当时一流的文学家和诗人。

江淹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其中的萧衍篡夺了齐的天下,他就是后来的梁武帝。

在萧衍继位以后,原来的诗友们自然要避让三分。

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也是萧衍的心腹大臣之一,曾经有一次和梁武帝比才学,两人比赛关于“栗子”的典故的多少。

二人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比萧衍少了三件事。

出宫后沈约说自己是故意输的,担心皇帝输不起,结果梁武帝听说后大怒,后来沈约恐惧而死。

沈约时候,梁武帝不肯给他“文”的谥号,改谥号为“隐”。

结束语

隋朝的大诗人薛道衡有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据传说其引起隋炀帝嫉妒而被逼自杀。

三国时候的杨修也有因过于显露才能,引起曹操的不快,最后丢了性命。

江淹当然不是丢了什么五彩笔才写不出诗来,应该是年龄大了以后,看明白了人情世故。

皇帝自己就是一个大诗人,自己又何必出风头呢?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