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击数: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二月二龙抬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因为龙角星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而龙角星又是星宿中苍龙七宿之一,所以被称为龙抬头。

而在龙抬头这一天,有非常多的民间的传统习俗,其中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天会要去理发,理发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呢?除了理发之外,二月二还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1.龙抬头是怎么来的

“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

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指苍龙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

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古人把仲春时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崭露头角称为“见龙在田”(即为“龙抬头”),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称为“飞龙在天”;此外还有“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分别对应各时节天象。

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标示阳气自地底而出,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了。

龙抬头时节,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始鸣。

元时期将阴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与“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

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2.龙抬头为什么要理发

二月初二,民间习俗南北都有很多,如“剃头、炸油糕、爆玉米花、吃面条、吃糖豆、吃猪头肉”等,来博取一年好兆头。

其中,流传至今最大的习俗要数“剃龙头”。

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

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这一习俗的形成还有另一个原因,按照过去的风俗,正月里是不能剃头、理发的,有种说法叫做“正月剃头死舅舅”。

而实际上,“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误传。

不剃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

1644年清朝入关后,清朝政府曾颁布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

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剃头以表示“思旧”。

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借“思旧”的谐音“死舅”,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以坚持正月里可以不理发。

这种说法流传开来,虽然没有什么道理,但老百姓为了图个心安,都尽量避免不在正月里理发剃头。

据报道,甚至还有人曾迷信“正月理发死舅舅”这一说法,28岁的男子偷偷理发被母亲骂不孝。

网上也并一度引发了对这种没有科学依据、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糟粕应该摒弃的讨论。

其实,即便是现在,大家虽然明白了其中说法的来历,没有了什么禁忌,但正月里理发店的生意依旧门可罗雀。

原因还有其他几个方面:一是因为正月是过年,不少人为了迎接新春能有个好形象,在腊月底就已经把头发理好了,这样正月理发的人自然就少了。

二是过去人们对养生非常重视,认为正月里天气较冷,不适宜剃头。

而到了二月二,刚好一个多月过去了,头发也长了不少,也是该理发的时候了。

加之“龙抬头”的寓意,以“龙抬头”寄予这一年的好彩头和好兆头,理发刚好也为讨个吉利,有“精神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3.二月二习俗

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

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

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

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引钱龙

龙司水,水润而生财。

有些地区盛行在二月二这一天“引钱龙”,当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例如有的在水壶里放置几枚硬币,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动的河或湖泊打一壶水,一路细洒着回到家,将壶里的水和硬币倒入屯水的缸里,意为龙循水迹引而至家;有的则用铜钱拉红线回家置于瓮中;有的则以煤灰为引钱。

剃龙头

龙抬头这一天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习俗应该就是“剃龙头”了。

在这一天,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剃头何时开始?要吃什么还有哪些风俗?

炒蝎豆

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

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

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

”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

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

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

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

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

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