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百科解读】
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温才妃
研究生考试日前公布了国家线,部分专业的国家线“节节攀升”。
对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提醒说,“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
”
近年来,考研队伍不断壮大。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74万人,相比2022年的457万人、2021年的377万人,又有了大幅度提升。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再是高考、公务员考试才有的景象,研究生考试也是如此。
很多高校甚至已成为了“考研大本营”。
考研“高考化”趋势反映的是唯学历用人、唯分数选拔的倾向,尤其是唯分数选拔的抬头,更需要当下高教界警惕。
高考选拔突出公平,而研究生选拔强调的是公平与质量兼备。
考研“高考化”势必会加大选拔人才的难度,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全链条。
从分数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固然是做题好手,但却未必是科研攻关、产业服务的好苗子。
如果学生在读研时不勤加努力或确实资质不佳,即便导师有心勉力栽培,研究生毕业时依然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
破解考研“高考化”问题,可从入口、培养、出口等多个发力点“多管齐下”。
当前,较为急需的是在入口环节确定合理的复试权重,复试采取更精细化的考查,尽可能增加考查一名考生的次数、时长,不再简单考查知识点,而是侧重学术素养的考查,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在培养环节,高校应将研究生分流机制落到实处,让不适合从事科研的学生尽早分流,如进一步畅通学硕转专硕的渠道;允许对特别优秀的硕士采取非常规的培养方式,甚至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等。
同时,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高校的底色。
按照产业需求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让他们即便以本科身份毕业,也能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获得相对不错的薪水,是破解考研“高考化”的又一种思路。
《中国科学报》 (2023-03-16 第3版 综合)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