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三吏三别中三吏是哪三个?三别又是哪三个?
【千问解读】
杜甫当作我国的著名诗人,不仅存世一千五百多首诗,而且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制造性地进展。
他不仅诗风沉郁顿挫,而且还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习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与李白合称“李杜”,还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那么你知道他的名作“三吏三别”指的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了解吧。
一、三吏
1.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这是一首现实主义的叙事诗,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步步深入。
从投宿再到差吏夜间捉人、老翁翻墙逃走,最终以诗人天明启程告别,情节完整,节奏紧张。
诗人不仅巧妙的借老妇之口诉说了百姓的悲惨遭遇,还用对话的形式勾勒出五六个人物。
层次清晰,环环呼应,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是一唱三叹、抑扬顿挫,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2.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
赏析:这首诗重要是表达了人民蒙受的惨痛和国家面临的灾难。
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产生了空前的破坏。
而且统治者不仅在国难当头时昏庸无能,还在不断地剥削、压迫人民,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不顾百姓的安危。
这首诗虽然也在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但是也有对应征者的劝慰和鼓励。
尽管百姓对唐王朝是怨恨的,但是在平叛这一点上,他们都是支持的。
3.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赏析:这首诗开头四句“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就写出了在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建造工事的景象。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胆怯覆前车之鉴:在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的守将哥舒翰其实想要按兵不动,坚守城池,但是被杨国忠猜疑忌讳。
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遣宦官至潼关督战。
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
作者在这首诗中突出的表达了对唐军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品质的赞赏。
二、三别
1.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赏析:在这首诗中,作者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全诗采纳独白的形式,诗人化身为新娘子,以新娘子的口吻来说话,非常的生动形象。
全篇的七个“君”字,也都表明了新娘对新郎的肺腑之言,感动人心。
全诗可以分为三段,每一层都是循序渐进、逐渐高深。
构思复杂曲折,人物心情神态也十分复杂。
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运用了大胆浪漫的艺术虚构,还将新娘的心境心理变化抽丝剥茧,符合自然变化,令人深受感染。
2.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赏析:这首诗和“三别”中的《新婚别》一样,也是以其他身份来进行叙事的。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不仅没有人为他送别,也没有人可以互相告别,真的是十分的悲伤。
3.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赏析:这首诗就是描写一个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不舍痛苦之情。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避免。
这个老翁已经风烛残年、年老体衰了,可是也得披上戎装、义无反顾的出发。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是以情节的紧张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
作者用老翁的自泣自叹来展开描写,着重刻画了人物人物时而沉重忧虑、时而旷达洒脱的复杂心理状态,多变复杂的心理情感,让整首诗跌宕起伏、沉郁顿挫。
这就是杜甫的“三吏三别”啦,杜甫的诗以写实而闻名,风格别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很值得一读哦。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