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皆可致病 现在患心身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
【千问解读】
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患精神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焦虑、抑郁而导致失眠的患者更是比比皆是。
人们遇到此类问题,往往会去看西医,吃一些抗抑郁焦虑的药物,但长时间服用常带来一些副作用,还容易形成依赖。
事实上,中医自古对这类疾病就有独到见解,强调“心主神明”对健康的重要性,有非常好的治疗办法。
本期,《生命时报》特邀首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书记、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教授给大家解疑释惑。
七情皆可致病
“情绪可以致病。
”郭蓉娟说,中医自古就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学说,强调“神”对健康的重要性。
中医讲,“心主神明,而五神藏”,具体而言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列出了一些由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比如百合病(神经官能症)、脏躁(神经官能症)、惊悸(心脏神经官能症)、癫狂(精神失常)、奔豚气病(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失眠等。
中医认为,心(大脑)主宰着人的五脏六腑,七情本是人的正常情绪,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如果突然受到重大情绪刺激,或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整个身体机能紊乱,功能失调,比如寝食不安、心烦意乱,这时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或许都正常,可如果长时间不能纠偏,就会出现脏腑失调,导致疾病发生。
这种因情绪变化诱发的疾病范畴,称为“心身医学”。
2005年,在日本召开的第18届世界心身医学大会上,世界心身医学会前任主席在演讲时说,心身医学起源于中医《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提出了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高妙方法,即情志相胜疗法,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此外,还阐述了心理疏导治疗原则,“心病要先治心,后治身”,这是人类医学最早的心理治疗。
“大概在2000年,我发现看失眠、焦虑、抑郁的患者越来越多,有些病人看西医吃抗抑郁药,有不少不良反应,于是决定去北医六院进修,系统学习精神科心理治疗的知识。
”回到医院后,郭蓉娟开设了心理门诊,后来又建立心身医学科,就这么一步步,走向心身医学领域。
“走进以后才发现,中医本身就是注重心身医学的,自古以来中医临床都强调‘形神俱养’。
”
此后,郭蓉娟既治脑病,又做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研究,将导师王永炎院士“毒损脑络”“虚气留滞”的理论不断传承发展,广泛应用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身疾病的防治中。
郭蓉娟认为,治疗七情致病患者应从“虚、郁、滞”入手,注重培元、开郁、通滞。
具体而言,培元指“补先天、益后天”,可用逍遥散类、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调理;开郁即要“怡情志,畅气机”,从心灵启迪、心理治疗的角度开导患者,可用柴胡舒肝散、四逆散等调理;“通滞”即“解六郁,去留滞”,可用越鞠丸、二陈汤、血府逐瘀汤等调理。
心身疾病为何越来越多
现在患心身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郭蓉娟说,是因为人们对精神心理健康重视不足,不必要的攀比、欲望太多,是“欲神”惹的祸。
“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元性日微,结果欲神将掩盖元神,此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无思无虑,平静安详的,欲望是后天习得的。
在成长过程中,欲望会越来越多掩盖本性的纯洁宁静,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郭蓉娟强调,心身疾病跟人们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关。
现在对于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学习,不注重精神心理建设,比如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遇到挫折不知所措,内心不够强大,因此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去数十年社会变化太快,人们的思想跟不上,各种攀比、不切实际的欲望过多,缺乏对精神的滋养,所以不少人觉得心理痛苦。
郭蓉娟说,管理情绪是一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学习。
心理调节关键是要改变认知,如果内心不改善,只依靠药物,那可能需要永远吃下去。
有一个简单的练习,就是专注当下,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不能干着一件事,想着过去或未来。
如果觉察到分神了,就把意识拉回来。
或者练习打坐、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都能让人心身合一。
还有一个办法是接纳,在行动中不断调整。
如果感觉自己特别生气,快控制不住了,也可以用按摩调身的方法来调心,让自己很快平静下来。
治失眠用“早晚方”
郭蓉娟潜心研究焦虑、抑郁、失眠的中西医治疗,她创新性地提出失眠正念心身互动疗法,尤其擅长运用“昼精夜寐疗法”治疗睡眠障碍。
用药过程中,她自创了“白加黑”的昼夜方案,白天恢复阳气,夜晚恢复平静。
《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意思是说,人体的阴阳变化和卫气运行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昼夜交替节律相应,决定了人体“睡眠——觉醒”循环节律机制。
白昼卫气运行于阳气,阳气盛于外,人处于醒寤状态,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和五脏,阳气潜降,阴气主事,人入寐,即“昼精而夜瞑”。
现代人生活方式或行为导致人和自然不能协调,昼夜节律乱了,夜间精神亢奋、难以入睡,白昼却常感疲劳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形成恶性循环。
历代医家认为,焦虑性不寐病因病机多样,但不外乎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多见于肝郁化火,亦见痰热扰心、心肾不交、心胆气虚,主要病位在心、肝、肾。
因此,焦虑性不寐以热证居多,宜随证治之。
睡眠是个节律问题。
郭蓉娟根据《黄帝内经》中治疗失眠“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原则,发展了宋代医学家许叔微的“昼夜双处”方法,即临床用药分时段治疗焦虑性不寐,昼间服用方更好的发挥疏肝泻肝、清热泻火之功用,重在祛邪,泻其有余;夜间服用方更好发挥滋阴养血、养血安神之功用,重在扶正,补其不足。
昼夜双处方,辨证用药,一补一泻,整体改善焦虑性不寐昼间不精与夜间不寐的症状。
此外,五音疗法也有助治疗失眠。
《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首次引入五音概念。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是指针对患者喜、怒、哀、乐、悲、伤等情志以及患者症状,运用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对应音高1、2、3、5、6,乐曲最后结束的尾音是什么,决定乐曲是什么音的乐曲),以达到改善患者脾、肺、肝、心、肾功能的目的。
具体说来,针对肺气虚衰者,编钟、磐等商调式音乐,有调节气机升降,强肺壮魄的功效;针对肝火扰心证者,笛子、箫等角调式音乐,有消解忧郁、疏肝泻火的功效;针对心肾不交证者,听鼓类乐器为主的羽调式音乐,有安神定志、启迪心灵的效果;针对痰热扰心证者,听琴类乐器为主的徵调式丝弦音乐,有通调血脉、宁神的效果;针对心脾两虚证者,听笙、埙类乐器为主的宫调式音乐,能安心益脾。
▲
穴位调情绪。
不开心或情绪特别激动时,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掌横纹下两寸,两筋之间)、神门穴(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或用手指敲击头顶的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在按揉、敲击过程中,意念集中在相应穴位上,持续两三分钟就能缓解。
音乐调睡眠。
肝火旺盛证,可选竹笛、萧、木鱼等为主的角调式音乐,如《庄周梦蝶》《渔舟唱晚》《阳关三叠》等曲目;心阳不足证,可选小提琴、古琴等乐器演奏的徵调式音乐,如《洞庭秋思》《渔歌》等曲目;脾胃虚弱证,可选笙、竿等演奏的宫调式音乐,如《梅花三弄》《洞天春晓》等曲目;心肾不交证,可选鼓类乐器演奏的羽调式音乐,如《胡笳十八拍》《秋风词》;肺气阴两虚证,可选编钟、铃钹等演奏的商调式音乐,如《白雪》《慨古吟》等曲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