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是谁的字 王导和周顗故事介绍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谚语,出自《晋书》。

如果光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没办法理解整句话的精髓的,所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非常重要。

而且伯仁到底是谁,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

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王导和周顗,这句话是由王导说出,他的原意是我虽然记恨周顗,但并不想杀他;结果周顗最后却因我而死。

他们二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伯仁是谁的字 王导和周顗故事介绍

伯仁是谁

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后,司马氏在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但东晋一直困顿于士族的影响力,当时的皇帝宠信刘隗、刁协。

公元322年,当时的士族成员王敦发动叛乱,消息传到东晋的都城建康,朝廷人心惶惶,刘隗就建议杀掉建康城内王敦的家族成员,当时留在建康城内的王氏子弟以王导为首,王导害怕之下每天带着自己家族中当官的二十多人到宫廷前面跪着,祈求皇帝宽恕。

王导平时为人还不错,有个好朋友叫周顗,这个人的字是伯仁。

有一天,王导带人跪在宫门前时,周顗被皇帝召进宫中路过,王导赶紧叫“伯仁,我家这百十来口人仰仗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周顗并没有理他。

进入宫中,周顗给王导讲了一大堆的好话,劝诫皇帝不杀王导。

伯仁是谁的字 王导和周顗故事介绍

周顗之死

周顗这人喜好喝酒,留在宫中喝酒喝到大醉才出来,王导看见了又喊他,想要问问情况,但周顗非但没有理他,反而跟旁边的人说“今年要好好杀反贼,争取做个大官”。

回到家里,周顗却又赶忙写了奏折为王导求情,但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

王敦很厉害,最终攻进了建康,王导转危为安。

王敦要“清君侧”,看到周顗时,说周顗有才能,应该封个官,但王敦一连问了两次王导都沉默不语,王敦就杀了周顗。

后来王导进入宫中梳理皇帝的奏折,发现了周顗的奏折,才知道周顗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自己却不知情,因为自己的沉默,导致周顗被杀,这才说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伯仁是谁的字 王导和周顗故事介绍

周顗为何疏远王导

周顗和王导是好朋友,王导在全家危急的关头求助周顗,周顗当面没有搭理他,并且在从宫中出来后还说出了杀贼以求官的话(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这让王导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所以王敦询问王导意见的时候沉默不语。

而周顗为了保全自己的朋友也确实下了功夫,先是在宫中给王导说好话,劝谏皇帝,回家中又写奏折。

但很奇怪周顗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不仅不搭理自己的好朋友,反而会说出和其疏远的话来,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应该是当时王导的敌人刘隗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如果周顗当着众人的面和王导交流,难保刘隗不会借着这个事情给皇帝说周顗为王导求情是因为和王导私交好,并不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那样周顗为王导求情成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所以周顗才会不搭理王导。

很多时候朋友之间会有一些误会,我们应该去想办法去了解背后的缘由,不应该像王导一样简单的认为周顗就是趋炎附势,看到自己家族倒霉了就想踩两脚,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朋友的心意,最终铸成大错。

关羽和赵云同属蜀汉五虎上将 两人谁的武功更强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赵云和关羽相比,两人谁的武力更厉害一些? 单纯从武力来看,赵云和关羽到底谁更厉害?看看魏蜀吴三方给出的评价,你就完全懂了! 关羽和赵云 关羽和赵云算是最受关注的两位了,他俩同属蜀汉,同样是才华优秀,武功高强,受万众敬仰。

不过武将嘛,总是会有一个更强的,那么关羽和赵云二人之间,到底谁的武功更厉害一点呢? 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们的讨论一直比较激烈,不少人认为关羽武功更高,因为关羽专杀一流猛将,什么,什么华雄,都成为了他的刀下亡魂,可以说,关羽是三国斩将质量最高的!除此之外,不少人也认为赵云的武功更高,因为赵云的斩将数量是三国最多的!据统计,赵云在三国时期共斩杀猛将25人,居三国第一。

仅凭这份斩将数量,就足以证明赵云的强大! 不得不承认,赵云和关羽确实都是猛将,武功都很高,网友们也都能找出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过在众位网友的比较之余,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比较一下关羽和赵云的武功,这个角度便是三国时期各方阵营对关羽和赵云二人的评价,通过他们的评价,我们来确认一下,到底关羽和赵云谁更厉害?当时的那些猛将,都是和关羽赵云同一时代之人,甚至他们还和关羽赵云打过交道,所以我们从他们的评价中,应该能得出相对公正、客观的答案! 曹魏阵营 曹魏阵营中,对关羽最为赏识之人,莫过于了。

当年战败,关羽只剩一路孤军,并非曹操之敌,只要曹操愿意,关羽必死无疑。

不过曹操看中了关羽的武功,认为关羽勇冠三军,是个人才,所以并没想杀掉关羽,而是打算收降关羽。

于是便有了土山之战,有了关羽在曹营中的一系列表现,有了斩颜良诛文丑的各种战绩,成就了关羽的无敌名声!曹操如此赏识关羽,他对关羽武功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呢? 原文: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

”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

” 此对话发生于刘备兵败之后,按照的建议,他是打算直接用兵击败擒拿关羽的,但是曹操不愿意。

而曹操对关羽的武功评价,乃是“武艺勇冠三军”,想要将关羽收为己用,帮助自己打天下。

曹操对关羽武功的评价是勇冠三军,那么他对赵云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看。

当时刘备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连老婆孩顾不了了,幸亏赵云忠义,及时返回战场,才成功地救出刘备的夫人和独子。

也就是在此战中,赵云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曹军围攻他都无法拿下他,反而被他杀得!此情此景,让曹操回忆起了的悍勇,于是曹操对赵云的武功做出了如下评价! 原文:洪听得,飞身上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愿留名姓!”赵云应声曰:“吾乃常山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世之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可速传令,使数骑飞报各处,如子龙到处,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

” 曹操对赵云的评价是“世之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曹操说他要是得到赵云相助,何愁天下不平,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暗示,在曹操心目中,赵云的战斗力已经足以匹敌当年的吕布了,有他相助,天下中的其他猛将,都将不是他的对手,也就是说,赵云比关羽还强! 通过曹操的评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赵云所展现的武功比关羽更为厉害!那么除了曹操,曹营中的其他猛将,是如何评价关羽和赵云的呢? 事实上,除了和,曹营众将对关羽普遍是不服气的。

曾建议领兵捉拿关羽,黄河渡口也曾带人拦截关羽的归路,就连蔡阳这种货色,也敢宣称可带兵诛杀关羽,甚至襄樊战场上,徐晃还和关羽打了个八十回合,可见曹营众将是一点也不怕关羽的! 那么问题来了,关羽有斩颜良诛文丑的战绩,为何曹营众将却一点也不怕关羽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关羽之所以能够斩杀颜良文丑,靠的是突袭加马快,若持久作战,关羽不一定能够斩杀此二人!熟知关羽战绩的朋友,估计对关羽的作战特点非常了解,他就是那种开头猛,后期持续差的猛将,这也是青龙偃月刀这种重型武器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会发现关羽斩杀敌人,靠的就是前几招,过了前几招,他基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曹营众将正是了解了关羽的这个作战特点,所以很多武将都开始对关羽不服气,发展到后面,就连徐晃都敢去单挑关羽了,可见曹营武将是把关羽吃透了的!然而对于赵云,曹营武将却没有这种把握! 赵云的作战特点是持续性非常强!穰山之战,他先是和许褚大战,之后又在许褚、、三人的围攻下成功撤离,撤离之后,赵云赶了一晚上的路,在找到刘备以后,一招秒杀了猛将高览,杀散敌军,之后又三十回合击败了,此等战力,令众人惊讶!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远非关羽能比的! 长坂坡之战,赵云的长时间持续作战,更是令曹营众人惊讶,自此一战后,赵云名震天下,轰动一时。

而经过此战以后,曹营众将再也不敢和赵云硬碰硬了,汉水之战,徐晃和张郃联手,都不敢再去围攻赵云,相比于单挑关羽,徐晃在赵云面前的表现差多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赵云给曹营众将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说白了,赵云和关羽的最大差别便是,两人战斗力的持续时间不同!关羽是典型的高开低走,持续性不强,而赵云是一直比较强悍,即便他前几招不如关羽,但一直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也是令敌人吃不消的! 总的说来,根据曹操和曹营众将的反馈来看,其实赵云的武功比关羽更为厉害一点! 东吴阵营 和曹魏猛将一样,东吴猛将面对关羽和赵云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点。

气死后,前去为周瑜吊丧,周瑜手下准备诛杀诸葛亮,为周瑜复仇,结果看到赵云在诸葛亮身边,顿时不敢动手了。

原文:周瑜部将皆欲杀之,因见子龙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而关羽时,也曾出现过吴军众将准备动手的情节。

原文:、见云长手提,亲握,恐被所伤,遂不敢动。

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

表面上来看,吕蒙甘宁也不敢对关羽动手,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不动手,并非是忌惮关羽的武功,而是因为关羽抓着鲁肃的手,担心鲁肃被关羽所伤!事实上,吕蒙、这些人,历来是看关羽不爽的,他们是对付关羽最积极的一批人!最终关羽也确实栽在了吕蒙和陆逊的手中,被俘虏诛杀。

画面一转,我们再看,当刘备兵败,吴军追击刘备时,赵云一个现身,直接吓得陆逊宣布撤军,这其实足以得出谁更厉害的结论了。

原文: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

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

综合吴军众将面对关羽和赵云的反应来看,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东吴众将更加忌惮赵云,赵云的武功更高! 蜀汉阵营 蜀汉阵营中,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但从各方的反应来看,其实单论武力,关羽并非赵云的对手! 投降刘备前,和打平,关羽听闻这个消息后,表示要去和马超单挑,看看谁更厉害!但是我们从后续关羽打不过庞德,反而被庞德用诈败计所伤可以了解,关羽其实并非马超的对手,因为马超善用诈败计,而关羽防箭能力弱!而马超投降刘备后,赵云的一番表现曾震惊过马超! 原文: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

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

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马超对于赵云快速斩杀敌将的反应,很是惊讶,而且原文用了“亦惊”这两个字,说明在场的刘备手下,都被赵云的这番表现震惊了,他们没想到赵云的武功竟然达到了如此地步,他们之前还低估了赵云。

赵云此番表现以后,马超惊讶,心中倍加敬重,这其实可以说明,马超是完不成赵云的这项战绩的,否则他是没必要惊讶的,自己也能办成的事情,还惊讶什么,只有自己做不带,才会惊讶! 以马超为参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赵云的武功强于关羽的结论了。

而我们从诸葛亮和刘备对赵云的任用,有可以印证这个结论。

,诸葛亮从周瑜处撤退,安排接应他的大将是赵云,刘备托付家人的人选是赵云,刘备前往江东娶亲,带去保护自己的人是赵云……这一切的行为,都足以证明,在刘备和诸葛亮心目中,赵云虽然军事能力不如关羽,但个人武力是肯定强于关羽的,不然他们为何不带关羽?要了解这都是涉及到他们身家性命的大事啊! 结语 综合、蜀国、三方对关羽和赵云的评价来看,其实单论武功,赵云是要比关羽更为厉害一点的!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三个国家效力,谁的下场最惨?

、、被后人称为龙虎狗三兄弟,其中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是堂兄弟。

诸葛亮三兄弟是琅琊人,即现在山东临沂人,所以诸葛亮是说山东话的,不是四川话,让操着一口浓郁山东话的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而群儒们说的又是吴侬软语,想想这画面真有几分喜感。

估计群儒们听得懂诸葛亮说得是啥,可诸葛亮却听不懂吴侬软语,所以诸葛亮很吃亏的。

诸葛亮的父亲叫,曾担任过泰山郡都丞,官职不算大也不算小,可惜死得太早了,留下了年幼的诸葛瑾、诸葛亮、,以及两个女儿。

当时,诸葛亮年仅8岁,诸葛均更小了,而诸葛瑾年仅稍长,大约有15岁。

后来,北方大乱。

诸葛亮、诸葛均无力养活自己,只得跟着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

之后,诸葛玄投奔,干了南昌市长,袁术倒台之后,诸葛玄投奔了荆州,干了不大不小的官职,勉强够养活一家子的。

后来,诸葛玄病死了,那时候,诸葛亮已经十五六岁了,不肯再依附别人,便带着诸葛均来到了南阳岗,以种地为生。

诸葛亮是有理想的人,不甘于一辈子当农民,但又苦于没有门路,无人引荐,为此苦恼不已。

好在诸葛亮口才不错,为人豁达,在荆州交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好朋友,有、崔州平、石广元、等,哥几个经常一起游山玩水,纵论天下。

后来,诸葛亮通过庞统,认识了公,又通过庞德公,认识了,而黄承彦就是诸葛亮未来的老丈人,他有个女儿,但才华横溢。

黄承彦看上了的诸葛亮,问他愿不愿意娶女儿黄月英,诸葛亮赶忙点头答应了。

诸葛亮为何答应的这么爽快呢?难道他不喜欢美女吗?不是!诸葛亮看重的是黄承彦的背景,黄承彦是荆州名人,并且,他的老婆是刘表老婆的亲妹妹。

借助于黄承彦的关系网,诸葛亮很容易接触荆州上层人氏,后来皇叔来到了荆州,诸葛亮经过多方打听,认为刘备是个潜力股,决定把宝押在了刘备身上。

后来,便有了的故事,诸葛亮的隆中高见,让刘备茅塞顿开,恨没能早点认识诸葛亮。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在此不多作介绍了。

就这样,诸葛亮抓住机遇,一步步地走上了丞相这个高位。

诸葛亮生育能力低下,直到四十岁才老来得子,取名,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之时,诸葛瞻年仅8岁。

不过,在诸葛亮光环的照耀之下,诸葛瞻生活的不错,长大之后很受重用,混得风生水起。

公元263年,绵竹保卫战,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战死沙场,好在诸葛瞻还有一个次子叫,所以,诸葛亮是留下余脉的。

与诸葛亮相比,诸葛瑾就比较惨了!当年,诸葛亮跟着叔父来到了荆州,诸葛瑾并没有跟着一起去,而是流落到了江东,机缘巧合认识了的妹婿弘咨,而弘咨又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诸葛瑾与一起成了孙权的宾客。

随着孙权事业不断做大做强,诸葛瑾跟着一步步升官,最后干上了大将军,豫州牧。

诸葛瑾有个儿子叫,很有才华,很受孙权的赏识,不过,诸葛瑾却认为诸葛恪张扬跋扈,不懂收敛,家族或受他牵累。

没想到,诸葛瑾一语成谶 公元253年,因诸葛恪卷入了太子之争,联合托孤大臣,一起诛杀了诸葛恪,并灭其三族,就连诸葛恪的外甥也难逃厄运。

因为诸葛恪,诸葛瑾被族灭。

最后来说诸葛诞。

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亮、诸葛瑾南下之时,诸葛诞留在了山东,至此兄弟三人分道扬镳,直到死,诸葛诞再没见过诸葛亮和诸葛瑾。

诸葛诞在曹魏阵营混得不错,干过御史中丞、尚书。

不过,诸葛诞最终却因反叛,而被灭三族。

总的来看,诸葛瑾被灭了三族,诸葛诞也被灭了三族,只有诸葛亮留下了一支血脉,所以,还是诸葛亮结局相对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伯仁是谁的字 王导和周顗故事介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