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和高顺谁的能力更强?为什么一代奸雄曹操只接纳了张辽?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高顺,末年帐下中郎将。

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字文远,汉末时期将领,吕布败亡后,归属,聂壹的后人。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谈,我们首先要知道,《》其实是以为框架,加上作者自己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的充实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人物、时间、结果大致都是一样的。

从历史上来看,是没有什么、之类的,当然也没有“八健将”一说,但是之所以这些人物能以组合的形式流传在民间,还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说明将他们合在一起作对比,大体上也是符合历史实情的。

吕布手下的八健将分别是:张辽、 、曹性、郝萌、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张辽不用多说,可以说是吕布麾下最著名的将领,然而他的主要成就却并不是在吕布麾下取得的,而是投靠曹操之后,立下赫赫战功,得以与、等人并成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为这五人作传的时候,将他们并在一起,并为“张乐于张徐传”,所以后人有了五子良将的称呼,五虎上将也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张辽之外,八健将之外的七个并不太有名,正史中除了对臧霸有专门作传,其他人都只存在于字里行间,因此略过不提。

高顺比八健将高一个档次 对三国感兴趣的人,应该对高顺都有一定的了解,也许很多人会以为他也是八健将之一,其实不然,他并不属于这个组织。

既然没有将他列为八健将之一,说明他跟这八人不是一个档次,要么比他们强,要么比他们弱。

显然,高顺是比这八健将高一个档次的,至少在吕布麾下是如此。

别人不用比较,我们单独比较一下高顺与张辽: 1.官职:高顺中郎将,张辽北地太守 198年,吕布派人去河内买马,结果被派人劫掠,吕布派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攻打沛县,就是这一战吕布俘虏了刘备的老婆。

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

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

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英雄记》 高顺此时官职是中郎将,可能是吕布自己封的,毕竟他这个徐州刺史就是自称的。

而张辽的北地太守官职却是朝廷封的,那是张辽跟随吕布之前朝廷封的官职。

无论是谁封的,北地太守是凉州地方太守,而此时吕布占领的是徐州,张辽这个官职只能说明他并没有融入吕布集团,在吕布麾下自然是没有高顺权力大。

2.关系亲疏 高顺一直是吕布的嫡系,众所周知,吕布性格反复无常,因此高顺经常当面劝他:“将军做事不肯慎重考虑, 经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有差错。

失误的事情难道能一而再地发生吗?” 虽然吕布听了这话并不高兴,可是他知道高顺是为他好,也知道他的忠心。

因此,一有事,他第一个还是想到的高顺。

196年6月的一天晚上,八健将之一郝萌在的怂恿下发动叛乱,,吕布不知道是谁在造反,连忙带着妻子和女儿跑到高顺的大营躲了起来。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

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

——《》 话可以随便说,但是行为骗不了人,吕布最信任的其实还是高顺。

3.人品与名声 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既不饮酒,也不受贿,统帅的“陷阵营”,不仅是吕布麾下的一支劲旅,在整个三国时代,这支部队都能排的上号。

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

——《英雄记》 张辽的人品显然是比高顺低一筹的,至少他投降了曹操,这是不可洗刷的污点。

白门楼上,人间百象 198年年底,曹操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

三个多月后,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绑了投降,吕布见大势已去,叫手下将他的首级砍下送给曹操,部下不忍,最终吕布下城投降。

布与麾下登白门楼。

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

左右不忍,乃下降。

——《后汉书》 因为吕布是投降的,所以他的手下文臣武将都还活着,于是在白门楼上有了这么一副景象。

吕布被绳子绑着,还对曹操抱怨,说:“我对手下部将够厚道了,没想到他们还是背叛了我。

” 曹老板听后哈哈大笑:“你背着你妻子,跟部将的老婆乱搞,这就是你的厚道?” 吕布见自己的大话被拆穿,也不否认,已经开了话头,就顺势向曹老板求情,说道: “我吕布能征善战,曹公将来肯定是要扫清寰宇的,如果我帮曹老板统帅,曹公定然能一统天下!” 听到这句话,曹操倒是真的心动了,捋了捋胡子,正在犹豫,旁边刘备一看,心想: “曹操肯定心动了,这可怎么是好,吕布曾经抢过我老婆,又抢了我的徐州,此仇此恨……” 于是,刘备对曹操说了一句:“明公您忘记吕布是怎么侍奉丁原和的了吗?” 曹操手一抖,扯断了两根胡须,打了个哆嗦,说道:“幸亏玄德提醒了我,这吕布拉下去砍了!” 吕布:“刘备这大耳贼最不可信!”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

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太祖有疑色。

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

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

”於是缢杀布。

——《三国志》 吕布被杀之后,生下的俘虏中,最重要的是谁? ?秦宜禄妻子? 这些人也许重要,但是没什么可犹豫的,肯定不能杀。

接下来是陈宫。

想当初,还是陈宫拉着曹操在兖州招兵买马,让曹操正式开割据之路,哪怕后来陈宫背刺了曹操,他依旧是个不忘旧情的人,于是亲自招降陈宫。

没想到,陈宫是个倔脾气,宁死不吃回头草,情愿引颈就戮,也不愿意再次投靠曹操。

临刑前,曹操还是想再挽留一下: “公台,你死之后你母亲怎么办?” “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母亲的。

” “公台,你死之后你的老婆儿子怎么办?” “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老婆儿子的。

” 没办法,好言难劝想死的人,虽然没有陈宫的话,看在以往的交情,曹操也不会怎么对待他的母亲和儿子,但是想到临死之前还是给我说了两句好话,以后就好好养活他的家人吧! 太祖曰: 卿如是,奈卿老母何? 宫曰: 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

太祖曰: 若卿妻子何? 宫曰: 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

太祖未复言。

宫曰: 请出就戮,以明军法。

遂趋出,不可止。

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

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典略》 陈宫接下来就轮到高顺了。

在正史上,对于高顺的结局就一句话“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 布及宫、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

——《后汉书》 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三国志》 结果显而易见,高顺与吕布、陈宫待遇一样,显然是他没有投降。

而张辽却投降了,被曹操封为中郎将。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三国志》 曹操为什么不劝降高顺 在《三国演义》中,对陈宫和吕布的描述与正史相似,可是张辽却多了一段戏,曹操指着张辽说道:“这人好生面善。

” 张辽却怒骂曹操是国贼,曹操亲自操刀准备杀死张辽,张辽面不改色,而旁边刘备连忙拉着曹操的手,下跪求情,说张辽这样的好汉,应该留下来重用才是。

然后一副亲手帮张辽解绑的戏码,最终张辽归心。

与之相比,高顺则,直接被曹操杀死。

显然,这只是艺术的手法,按上面分析,高顺身为吕布麾下第一大将,而曹操是有名的求贤若渴,要说他不想将高顺这样的正人君子收入麾下,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只是高顺性子耿直,,并没有投靠曹操而已,因此文学加工也没有可加工的地方。

难道让刘备再来求情,然后曹操是给他面子呢,还是不给面子呢? 给不给面子,最终高顺必然还是死,因为这是史实,古代小说都是以不偏离史实为基础,不存在魔改,那这样一来就了。

所以说,不存在有没有人劝降高顺,只是因为高顺不降而已。

跟张辽相比,一个是因为高顺性格如此,宁死不屈;另一个是因为高顺是吕布嫡系,张辽则是半路带兵投靠,关系也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张辽和高顺谁的能力更强?为什么一代奸雄曹操只接纳了张辽?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