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完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快乐有什么区别?
【千问解读】
吃到心心念念的美食,我们嘴角上扬、备感满足;超额完成工作目标,我们舒一口气、收获价值;读到一本好书,我们感到深刻的愉悦。
虽然这些感受都用“快乐”一词概括,但我们分明能感觉到,不同的“快乐”之间是有区别的。
有些快乐虽然让我们爽了一把,却稍纵即逝;有些快乐只是小小的喜悦,却历久弥新。
研究发现,快乐确实有不同种类,大致可分为:享乐主义的快乐、目标完成的快乐、自我实现的快乐。
享乐主义的快乐,“爽”和空虚并存。
享乐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感官、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产生的短期积极情绪。
这种快乐可以来自一顿好饭、一场游戏、一部好戏、一次购物甚至一杯酒、一根烟,或是逃避了不想面对、不喜欢的事情等。
这种快乐很容易获得,“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轻松做什么”就行。
这种快乐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满足感,但兴奋的感觉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就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如果生活中一味追求享乐而过度放纵,随之而来的就是“空虚感”“无聊感”等的负面情绪。
目标完成的快乐,自我肯定的喜悦。
其实“目标完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快乐”都属于“现实幸福的快乐”,其更加关注意义和自我实现。
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他认为,要实现幸福的快乐,人们需要不断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其中,目标达成不仅意味着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有“我可以做到”的自我肯定带来的喜悦感,比单纯的感官刺激和欲望满足多了一层“我很棒”的快乐。
自我实现的快乐,升华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绪,要比目标实现的层次更高些。
一个人在“成为最好的自己”过程中,会经常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伟大的,其间产生的是一种淡淡却持续的快乐和幸福。
“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目标是人们创造有意义、满意生活的重要途径,常常感受到这种快乐的人生活更和谐,内心冲突更少。
这几种快乐之所以不同,与其神经机制不完全相同有关。
研究发现,大脑在感受不同快乐时,除了有相同的脑区激活之外,还有特殊的脑区被分别激活。
比如,享乐主义的快乐会激活与“奖励”“成瘾”有关的脑区,是非常单纯的“刺激-愉悦”情绪,有外部刺激时就开心,停止刺激就平复,且随着刺激的增多会慢慢麻木、耐受。
而现实幸福的快乐会激活与“行动计划”和“认知评价”相关的脑区,是“有思考”的快乐,带有惊喜、顿悟、共情、成就等更多的情绪,更值得回味。
其实,无论是哪种快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感受,去抵抗消极情绪,填补孤独。
由于享乐主义的快乐更轻易得到,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因此要警惕它带来的一些负面效果,如成瘾和不良嗜好,影响身心健康。
如果你也已经厌烦来得快去得快的欢乐,或想在舒适之外拥有深刻、持久、有意义的内心平静、欢愉,不妨拿起一本好书、听一节好课、兑现一个灵感、做成一件事,感受情感的升华和生命的伟大。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