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端午时节避秽养阳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注意这几个关键词
【千问解读】
五月端午,亲朋好友总是习惯互道一声“端午安康”,而不是其他节日的“快乐”祝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万物至此皆盛,所以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段,人体也顺应天气感应,阳气振奋并外达体表,身体的状态是阳气外散、内里虚弱。
而这时,自然界的环境恰恰对人体不利,天气炎热、雨水增多、闷热潮湿,许多昆虫都出来活动了,瘟疫流行,人很容易生病。
因此,古人把农历五月称为“五毒月”,把端午称为“五毒日”,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
如何在端午时节调理身体、驱散邪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生命时报社、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医名家云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光熙教授,在他看来,健康过端午离不开“养阳”与“避秽”,他总结出了端午养生的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1——去火
火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世间万物包括人的生命、生活,皆离不开水火之用。
火要为人体所用,就必须讲究一个“火候”。
当这个“火候”失控了,就会上火。
诊断上火的标准需要具备1个主症即头面部症状,或2个次症,其中至少1个头面部症状。
主症有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臭口苦、口舌溃疡、眼红干涩,次症有口角糜烂、眼屎增多、口渴舌痛、鼻干出血、便秘尿黄、心烦暴躁、多食易饥饿、痔疮发作等。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以上提到的症状多以实火为主。
另外,有一部分体质虚弱的人常年作息紊乱、熬夜透支、过度脑力工作,或因疾病特殊用药,导致人体“阴精”损伤,发生虚火,常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口干盗汗、舌红无舌苔,属于阴虚火旺。
针对实火要清热解毒,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物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比如菊花、苦丁茶、马齿苋等。
日常饮食可选择白萝卜、冬瓜、油菜等,作为饮食调护利于清热去火,缓解脏腑积热。
有实火的人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有泻火作用的中药,比如京制牛黄解毒片。
京制牛黄解毒片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痛、泻下通便、祛风止痒之效,为临床常用的清热泻火药,不含雄黄,更安全。
针对虚火则以滋阴清热为主。
常用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有枸杞、百合、银耳、莲藕等。
关键词2——去肝火
大家平时有没有这种感受:天气炎热时,会觉得躁动不安,特别是遇到事情之后就会显得特别不耐烦,甚至引发情绪大爆炸。
如果有以上情况,很可能是肝火太旺了。
夏季属火,在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之时,人体气血运行也相应地“火起来”了,极易引动肝火,出现脾气暴躁、心烦、失眠、心慌、口苦、头疼、头晕等症状。
长期肝火旺会诱发其他身体疾病,应及时干预。
夏季调肝,不妨试试食疗方或代茶饮,比如凉拌苦菊、清炒马齿苋、肉丝炒苦瓜、木耳西芹炒百合、百合山药粥,还可以喝决明子茶、野菊花茶、枸杞菊花茶。
肝火旺盛症状较为严重的人群,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加味逍遥丸。
关键词3——感冒
现在大家都很害怕感冒,如果发起烧来,就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嫌疑,去发热门诊看病又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要学点预防和治疗感冒的方法。
夏季的感冒常因机体遭受忽冷忽热、贪凉露宿、过食冷饮或淋雨等刺激后,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乘虚而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将感冒称为表证,分为风寒、风热、暑湿等类型,夏季感冒多以这几种为主。
很多人认为感冒是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这种想法要不得。
有些感冒如果不认真对待,或合并其他感染,也可酿成大病。
因此,感冒后要适当干预治疗,风寒感冒可用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可用桑菊感冒片。
服药只是帮助感改善症状,感冒后还应多饮水,适当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关键词4——养脾阳
很多人一到夏天对冷饮就没有抵抗力,吃的太多太频繁,非常容易伤到脾胃。
传统医学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所有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摄入。
端午这段时间,寒湿困脾证更常见一些,表现为脘腹胀闷、口腻、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苔白腻,多因淋雨涉水、居住潮湿或过食生冷瓜果、喜食肥甘厚味所致。
端午如何养脾胃?要掌握一个“温”字。
平时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羊肉、莴笋、蒜苗、小葱、豆芽、大枣、山药、樱桃等。
每天适量晒晒太阳,能吸收大自然的阳气,并将之转化成身体的阳气。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