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原文赏析 李煜是什么时候作的这首词

</p><p>可能很多人都希望李煜不是帝王,这样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能会更高,不过李煜要是没这段经历,他还能不能写出如此大气、深刻的作品,恐怕都不好说了。
</p><p>《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应该是作于李煜生命的最终几年,当南唐被宋军占领后,李煜此后的生
【千问解读】
李煜是历史最具有悲情色彩的帝王之一。
可能很多人都希望李煜不是帝王,这样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能会更高,不过李煜要是没这段经历,他还能不能写出如此大气、深刻的作品,恐怕都不好说了。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应该是作于李煜生命的最终几年,当南唐被宋军占领后,李煜此后的生活注定不会好过。
此时各种感慨一并迸发,回想起当年美好的家国情景,不禁令人唏嘘。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到底写于什么时候,有争议。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卷四引用过这首词并说:
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
显然,苏东坡认为这是李煜国破出降时,与宫娥区别时的作品。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应该是李煜“归为臣虏”之后,“沈腰潘鬓消磨”,痛定思痛的作品,也就是说,写这首词时,他已经当了一段时间俘虏,过了足够久的囚禁生活。
苏东坡将南唐亡国的直接责任推给了樊若水,但实际上樊若水只是献策可以在采石矶架浮桥,使宋军顺利过江罢了。
南唐国自从李煜做国君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处在北方强大的赵宋政权的威慑之下,整个国家的人似乎都过着忧心忡忡、朝不保夕的日子。
南唐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说文解字系传》的作者徐锴在临终时曾发出过“吾今乃免为俘虏矣!”的慨叹,因为他死在了南唐亡国之前974年,他这是在庆幸自己逃过了做亡国之俘的下场,可见大家都一样忧惧深重!
但,悬在头顶上的那把剑终于落下。
975年,南唐灭国,做了14年国主的李煜和子弟45人被宋兵俘往汴京,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囚徒生涯,978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李煜42岁生日,宋太宗终于容不下这个亡国之君,用牵机毒药结束了他的生命。
十四年帝王,三年囚徒,这就是李煜的一生。
对于自己的一生,才华卓绝的李煜总结得更精彩!他把一生写成了一首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南唐自938年立国,至975年亡国,只有三十八年。
所以这个“四十年”有几种说法:1、凑个整数;2、加上了他的囚徒时期;3、他四十岁的生命。
这都说得通;南唐版图,最强盛时共辖三十五州,方圆三千里,所以这个三千里基本写实。
难得的是平仄、字数都合适。
四十年的时间跨度,三千里的空间跨度,这是属于李煜的时空。
没有国君的人生经历,一般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气度的。
这是家国一体的时空。
是李煜真正真实的人生舞台!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是的,这是他帝王的生活环境,南唐的皇宫,凤阁与龙楼直连长空,各种名花奇树似轻烟罗带。
这是说不尽的豪奢,道不尽的安逸。
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实录,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几曾识干戈?何时见识过兵戈战阵?他当然没有经过战争场面,就算是南唐的三千里江山,一半来自于他的爷爷李昪开国之君,一半来自于他的父亲李璟李璟相对好战,扩大了南唐版图,也是因为好战,国力衰微,他只是个坐享其成的安乐国君罢了。
这就是他的前半生,真的是温柔乡,欢乐地。
但,苦难说来就来!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沈腰”和“潘鬓”都有典故,区别指消瘦的腰肢和斑白的鬓发。
“沈腰”来自于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写给徐勉的信,称自己又老又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常移孔。
”“潘鬓”来自潘岳,他的《秋兴赋》有“斑鬓发以承弁帽兮。
”
李煜用这两个典故,用以表达他自己在囚徒生活中的苦闷与消磨,这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鬓白腰细是极言苦痛已经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痛定思痛的回忆。
回忆自己亡国那一日的情景,教坊在演奏别离的曲调,宫娥们与自己相对垂泪,行将分离,所有的人都知道,从此再也不会相见,生离堪比死别,此情此景,最是伤心不过。
李煜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自己最伤心的时刻,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对他印象最深,刻骨铭心!这绝不是一份简单的人生总结,也不是一般的官样文章。
李煜词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词常常遣词造句如道家常,却又直入人心,每一句都明白如话,其中所含感情却沉郁深厚。
为何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他真挚、直率,有啥说啥,不虚头把脑,他说的都是真心感受,读他的词,像与开诚相见的人谈心。
对,像说真心话。
因为是真心话,所以态度毫不拘束,情感毫不掩饰。
吴梅在《词学通论》里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
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
”对,他就是“赋”,有啥就说啥,不打比方,不发感慨,不生发,他就是把他经历过的,感受过的,用白描的语言直接精准细致地写出来,像坦诚心事,心交心,因此感人!
当然,这基于李煜的人生经历,他前期生活跟后期生活的对照太强烈了。
古时候书痴如何读书?大文豪苏轼读书喜欢原文抄写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出处:宋·《归田录》背后的故事:这世界上,有些人痴迷于麻将,喜欢一整夜一整夜地玩,丝毫不见疲态;有些人喜欢在KTV唱歌,嘶声力竭,喝酒喝到烂醉如泥,;有些人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即使烈日暴晒也不停止在球场上奔跑。
有些人则喜欢读书,并不是普通的喜欢,不是用读书来打发时间,乃是从深入骨髓的一种痴迷,。
书痴读书,自然与其他人不同。
关键在于一个痴字。
虽颠沛流离而书不离手,虽困穷潦倒却仍然不忘读书,虽大火烧身却仍旧沉迷于书籍的世界。
的钱惟演是个书痴。
他是吴越王钱俶之子,从小生长于富贵之家,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枢密使。
通常富家子弟都有些顽劣气质,但是没有。
生活中他没有什么嗜好,惟好读书。
他对书籍的喜欢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一刻也离不开书籍。
闲坐时读经史,躺着的时候读小说,即使上厕所时也要手捏一册小辞。
和钱惟演一样,宋绶也喜欢读书,一刻也离不开书籍。
每次上厕所必定“挟书以往”。
且在蹲坑的时候高声朗诵,“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可真可谓是一朵奇葩。
大文豪也是个书痴,但是他读书的方式和钱惟演、宋绶都不同,比较独特。
据《耆旧续闻》记载,朱载上去拜会苏轼,见苏轼在抄书。
朱载上问他抄什么书。
苏轼答《汉书》。
朱载上说:“以先生的才华,记忆力之强,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汉书》早就烂熟于心,怎么还需要抄写?”微微一笑,说:“你有所不知。
《汉书》我已经抄完两遍了,这是第三遍。
第一遍抄写,抄三字为题,第二遍则两字,现在只抄一字。
”朱载上非常不解,凑过去一看苏轼的抄写本,根本看不懂。
苏轼说:“你随便指个字,看看我能否说出原文。
”朱载上便随意指了一个,“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
凡数挑,皆然。
”朱载上非常佩服,感叹说:“先生真是被贬凡间人。
”礼亲王,非常喜欢读书。
在颠沛流离中也不忘记读书。
据《南亭笔记》记载,礼亲王号啸亭外史,他十三岁时迷上许镇的《说文解字》。
一个冬天的夜里,他在炉火边读书,读得痴迷了,炉火不小心燃着了床帐子,他居然丝毫不知,仍旧捧着书在读。
幸好仆人看见了火光,立即冲进来将他抱走。
读书痴迷到这种程度,也真是醉了。
说到爱读书,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匡衡。
就是凿壁借光那小伙。
匡衡字稚圭,小时候非常爱读书,但是家里很穷,连蜡烛都买不起。
白天要干活,没空读书。
晚上有空读书,却没有照明的蜡烛。
他想了个办法,凿穿墙壁,让邻居家的烛光照进来,借光夜读。
家里的书都被他读完了,又没钱买新书。
为了找到更多的书,匡衡主动到乡里富豪人家做佣人,不求报酬,只求主人把藏书借给他读。
富豪听了大为感动,便把书借给匡衡读。
几年下来,匡衡已经非常博学。
尤其精通《》。
当时文化界流传这样的话:“不要随便谈论《诗经》,以免在匡衡面前出丑。
” 匡衡的命运终于因为爱读书而得以改变,成为西汉著名经学家,在时还当上了丞相,封乐安侯。
有人因为读书而改变了命运,有的人因为读书当了高官,有的人因为读书而提高了修养。
但是作为一个书痴,读书是不存在任何目的的。
就是爱读而已。
读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成了瘾,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却了这一部分,书痴就觉得不自在,觉得生活没有味道,觉得世界空落落的。
随机文章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揭秘外星人是否存在,宇宙中外星文明不少/人类目前科技还发现不了闪雷兽存在吗,潘多拉最顶级掠食者/13公里外即可发现猎物海啸的主要观测方法,观测海中地震和海面高度/建立海啸预测中心新疆发现世界最大油田,10亿吨储量震惊世界/恐改变格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醉太平·无题》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原文】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水晶环入麦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 清廉贬入睡馄饨。
胡芦提倒稳。
【注解】 醉太平:正宫调曲牌,又名“凌波曲”。
句式:四四七四、七七七四。
麦糊盆:比喻污浊的官场环境。
囤:用苇篾编织的盛粮食的器具,这里指盛钱的用具。
迷魂阵:指妓院。
这里泛指坑害人的场所。
胡芦提:犹言稀里糊涂。
【译文】 世人都嫌命运困迫,有谁见钱不亲?圆滑得就像那水晶丸,进入麦糊盆,才沾得边缘就滚。
文章可以糊成盛钱的囤,宅院可以改成害人的迷魂阵。
清廉人被贬成糊涂睡馄饨,还不如胡芦提安稳。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