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心共病”时,应该先“救心”还是先“治骨”呢?

骨折。
胸部骨折不仅会导致胸部疼痛,多发肋骨骨折、胸椎骨折脱位还会因纵隔移位影响心脏,严重者甚至会刺破心包、心脏。
老年人骨折后还要警惕诱发心脑血管病,原因之一是骨折后疼痛剧烈,会引起
【千问解读】
诱发心脏病的因素很多,而我们认为和心脏八竿子打不着的“骨头”,和心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骨折。
胸部骨折不仅会导致胸部疼痛,多发肋骨骨折、胸椎骨折脱位还会因纵隔移位影响心脏,严重者甚至会刺破心包、心脏。
老年人骨折后还要警惕诱发心脑血管病,原因之一是骨折后疼痛剧烈,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如不及时控制,严重时会造成脑出血;二是骨科手术后,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会令心跳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三是骨折后长期卧床,血液流动缓慢,会影响心脏节律。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因体内钙代紊乱,导致部分钙盐流失到血液中引发的一种疾病。
如今,人们预防骨质疏松的意识逐渐提高,不少年轻人早早就开始补钙,但如果方法不科学,反而会让心脏“吃不消”。
血管作为血液流通的通道,也成为了钙盐容易沉积的部位,骨质流失或不科学地大量补钙,会导致血管硬化。
当钙盐沉积在冠状动脉中时,会使其变得狭窄,严重时会诱发冠心病、心梗等后果。
此外,钙盐沉积在心脏瓣膜中会导致瓣膜钙化,严重时影响瓣膜开关,甚至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会导致骨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还会因为炎症、代谢、治疗和疾病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
这类疾病在最有活力的人生阶段影响着人们,且杀伤力大,所以早期检测很关键,因为在疾病初期及时治疗是能避免对各器官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的。
骨科术后肺梗塞常被误诊为冠心病。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也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和限制肢体活动、手术创面较大等因素相关。
临床统计发现,骨科大手术后未进行有效血栓预防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40%~60%,肺梗塞发生率达4%~10%。
但因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肺炎等。
若患者有下肢水肿、疼痛、胸闷气短等表现,要引起重视,请医生及时排查原因。
骨病疼痛。
身患骨科疾病的人常受病痛折磨,影响休息,而“心情焦虑+休息不足”的双重压力会加重心脏负担,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心脏必然受到影响,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当患者“骨心共病”时,应该先“救心”还是先“治骨”呢?这主要取决于病情。
若患者面临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病,如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时,应先积极处理心脏问题,等脱离危险后再考虑进行骨科治疗。
当患者出现骨科急症时,如脊柱脊髓损伤、多发骨折,甚至大出血等,建议尽早进行骨科手术,挽救生命和运动功能。
当患者虽然有心血管病,但骨科疾病及心血管病情都较稳定时,通常可先做骨科手术,但建议术前请心脏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2025强基计划开始报名了吗?高三考生家长现在开始准备应该从哪里入手?
谁能想到往年3月底4月初就发布招生简章的强基计划,到今年4月10日还迟迟没有消息。
部分家长猜测是不是政策有大变动,而更多的家长陷入茫然不知所措中。
什么时候报名?能不能报名?要不要报名?需要准备什么?家长能帮考生什么?消息政策哪些渠道靠谱?今天,桃兮老师就详细说说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招生简章时,作为家长要如何为考生做好充足准备,清醒冷静的规划强基升入名校之路!一、到底要不要报强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多而冗杂,经常能见到关于强基计划的各种传言,“降分录取”“竞赛生才能报”“冷门专业”“工作不好找”等等。
各位考生家长报名前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强基计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招生政策,它绝不是进入名校的捷径!强基计划的定位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招生专业聚焦在数理化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逐渐拓展到一些关键领域工科专业,绝大部分高校本科阶段不允许转专业。
所以说,强基报考择志>择校!家长需要同考生明确个人生涯规划,全面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如果考生存在对专业有执念,缺乏科研精神等情况,建议放弃强基报考。
如果考生打算深造,能接受在某一专业领域长足发展,那将非常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也有很多考生家长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那就建议可以先报名强基试试。
虽然不鼓励,但强基报名一旦错过就没有机会了,而高考风险又很大,需要强基作为兜底支撑,不确定的考生家长尽可一试。
二、强基政策了解如何入手?确定是否报名后,要尽快投入对强基政策的了解研究,无论是报名入围还是校测录取都需要考生家长对政策足够了解,才能发挥考生最大优势!如今强基简章迟迟未发布,正好给还不熟悉政策的家长朋友一些时间,深度了解强基政策。
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何时公布?什么样的考生最应该报?
二、39所高校报名时间汇总按照往年经验,强基计划报名时间通常在10-20天左右,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整理了2024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时间段汇总,供考生家长参考。
报名时间相对比较紧张,且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好政策研究、院校定位、材料准备、盖章上传等全部报名工作,很容易手忙脚乱,乱中出错。
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家长,现在就开始进行材料准备工作,待报名时,再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有序进行即可。
三、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与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只要高考成绩过一本线/特招线的考生就可以报名。
2025年将是强基计划实施第六年,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
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
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1️⃣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2️⃣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该类考生需要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银牌以上的奖项。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整理了适合报考强基计划的几类考生,一起来看:01成绩优秀的考生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老牌985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并且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
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
0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强基计划定位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给予考生优惠同时,也希望能建设国家的基础学科,达到双赢。
所以对学生来说如果在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03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强基计划的39所学校均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考强基计划的同时兼顾高考,可以增加名校录取机会。
从强基计划政策来看,大部分高校高考成绩是入围校测标准,其备考与高考不冲突;从强基计划招考流程来看,大部分高校校测考试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备考时间,不耽误高考学习。
04有竞赛奖项的考生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会有一定的优势。
1️⃣竞赛奖项比较高的: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含)以上奖项的学生符合强基计划高校破格入围条件。
2️⃣从各高校近几年校测难度来看,各校强基计划校测难度一般大于高考,清北华五等顶尖高校更是接近或等同于竞赛水平,这让有竞赛基础的考生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更容易在校测中胜出。
3️⃣2024年南大、中科大、北航等校强基报名系统中,支持五大学科竞赛省一及以上奖项或学科潜质、学科领域特长材料作为报名材料上传,竞赛生在强基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4️⃣2024年上交、复旦、南大等10校采用复交南模式,将校测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依据校测初试成绩确定入围名单,相较传统强基入围模式,此种模式更注重校测环节,因此对竞赛生更利好,有很大机会逆风翻盘!5️⃣2024年北理、中大、西工大等8所高校推出单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可破格入围的新政策,学科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竞赛生更有可能达到相关要求。
05有深造打算的考生强基计划采用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原则上不能转专业。
在硕博阶段可选择本学科继续深造,也可选择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甚至有些可以申请其他学院专业(转段率70%以上)。
因此,在如今考研难,保研更难的形势下,强基计划硕博衔接的免试攻读政策,竞争更小,成功率更高,只要符合标准的强基生都能保研、直博,对于有深造打算的学生非常利好。
这也需要高中阶段就有坚定地兴趣爱好,对于未来有规划,想要进行本硕博连读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四、不同年级怎么准备强基计划01高三考生如何准备?对于高三考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择校定位,以及报名材料的准备。
(一)择校定位:因强基招生地区差异,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市相关录取分数线可能会高一些,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部分省份相关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低一些。
同时因报考热度差异,想要报考诸如航空航天类等优质工科、数学、物理类专业的考生,分数要求应向上看齐,甚至须达到更高的分数段。
强基报考亦适用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的策略,但并不像高考一样采取平行志愿,而是只能报考1所院校,因此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
各位考生在报考时可以注意一下几点:1️⃣对于有省级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优先考虑冲击清北,但如果平时成绩与清北差距较大,建议选择第二档院校。
2️⃣对于有竞赛参赛经验的考生,可以冲击重视竞赛经验的院校,校测中将会体现出较大优势。
3️⃣对于平时成绩稳定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自身成绩高出10分左右的院校,避开热门专业,增加竞争力。
4️⃣对于成绩波动很大的考生,建议选择与自身水平相差不大或略低一档的院校,以“保”为主。
(二)材料准备:首先要提前了解高校的强基政策,并根据不同高校所需的特殊报名材料进行提前准备。
其次要注意平时成绩,以及获奖证书的保留留存。
最后在平时成绩、竞赛奖项等各项指标均没有拓展空间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在个人陈述中着重发挥,尽量用实例和数据说话,并严格遵守报名系统中对个人陈述的要求。
02高一高二低年级考生如何准备?对于低年级考生来说,目前尚且有时间针对性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自主选拔在线建议各位低年级考生:1️⃣首先,一定要保证课内成绩的优异且稳定,重视每一次大考,并注意考试成绩的留存;2️⃣其次,要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争取高级别竞赛奖项;3️⃣特别是报考清北的考生,重点关注夏令营、冬令营、金秋营等过程性考核活动,积极争取优秀评级;4️⃣此外,还有余力的考生,可以尽早接受强基相关训练,为强基校测等一系列选拔环节做好更扎实的准备!如何根据自身分数准确定位择校?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整理了《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电子资料,助力考生家长顺利报考!关注【自主选拔在线】公众号,回复关键词【1234】,即可免费领取pdf可下载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