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6-29 点击数: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于禁是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

197年张绣复叛偷袭曹操大营,曹操只能狼狈退兵,于禁却率领部队且战且退。

此后于禁在路上追讨青州兵,这些青州兵却跑到曹操那里污蔑于禁反叛,曹操还差点信以为真。

等于禁做好防备工作后向曹操解释了这个误会,曹操才明白于禁的用苦良心。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反败为胜”,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发生在曹操征讨张绣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于禁、张绣和曹操。

原文如下:

时夏侯惇所领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平虏校尉于禁,即将本部军于路剿杀,安抚乡民。

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于地,言于禁造反,赶杀青州军马。

操大惊。

须臾,夏侯惇、许褚、李典;乐进都到。

操言于禁造反,可整兵迎之,却说于禁见操等俱到,乃引军射住阵角,凿堑安营。

或告之曰:“青州军言将军造反,今丞相已到,何不分辩,乃先立营寨耶?”于禁曰:“今贼追兵在后,不时即至;若不先准备,何以拒敌?分辩小事,退敌大事。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安营方毕,张绣军两路杀至。

于禁身先出寨迎敌。

绣急退兵。

左右诸将,见于禁向前,各引兵击之,绣军大败,追杀百余里。

绣势穷力孤,引败兵投刘表去了。

曹操收军点将,于禁入见,备言青州之兵,肆行劫掠,大失民望,某故杀之。

操曰:“不告我,先下寨,何也?”禁以前言对。

操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乃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赍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

又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被张绣偷袭,损失惨重,猛将典韦及长子曹昂阵亡。

夏侯惇所辖青州兵却趁机抢掠百姓,被于禁率部绞杀。

不明真相的曹军众将以为于禁谋反,纷纷向曹操汇报。

曹操大惊,率部来到于禁军营查探究竟。

此时,张绣率兵杀到,于禁出战迎敌,将张绣击败,随后再向曹操解释事情原委。

曹操大喜,加封于禁为益寿亭侯,并责罚治病不严的夏侯惇。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口中的“反败为胜”,意为扭转败局,变为胜利,比喻打了败仗不泄气,重整旗鼓,利用敌人松懈麻痹的思想去进攻,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曹操被张绣偷袭并损失猛将典韦及长子曹昂的情节,是历史的真实。

据《三国志·典韦传》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

”《三国志·张绣传》称:“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

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

计漏,绣掩袭太祖。

太祖军败,二子没。

反败为胜什么意思?

在这场惨败中,大将于禁却表现出超凡的冷静与果断。

《三国志·于禁传》载:“从至宛,降张绣。

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

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

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此后,青州军部分将士在曹操面前诬告于禁,但于禁并未急于去找曹操说明情况,而是下令率部将士安营扎寨,做好御敌的准备之后,自己才前去面见曹操陈述事实。

曹操对此大为感慨,对于禁表示:“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此后,曹操加封于禁为益寿亭侯。

从此,于禁从众多曹军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曹操的心腹,执掌重兵。

关羽围攻樊城之际,曹操之所以派遣于禁统率七军前去救援,也是出自对于禁能力的肯定。

可以这么说,在非宗室将领中,于禁是最受曹操器重的一位将领,远胜张辽和徐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