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包含两种力量:声波震动的物理效应和音乐带来的“二次效应”
【千问解读】
成语“对牛弹琴”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今天,咱换个“频道”,说说音乐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其中,“看”和“听”带给人精神世界的冲击是最大的,其他途径主要与躯体生理功能的完成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音乐包含两种力量:声波震动的物理效应和音乐带来的“二次效应”。
在物理层面,音乐的声波频率和声压可引起某些生理效应。
声波振动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率、呼吸节奏甚至脑电波等。
“二次效应”是指音乐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从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后续作用,由此进一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状况。
声音能致病,也能治病。
噪声能导致疾病,比如机械的轰鸣可导致失眠、焦虑等;音乐也不是“好听的声音”的代名词,“不良的音乐”甚至会诱发抑郁症。
同一首乐曲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也有“不合时宜”的时候。
现代医学较大规模地用音乐疗法治病的实践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展比较快,到如今,已经有专门的仪器和技术用于音乐疗法。
目前,音乐疗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自闭症、多动症、焦虑抑郁情绪等问题都有相应的音乐治疗方案;用于产房播放的背景音乐有一定的镇痛和稳定情绪作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也有相应的音乐处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