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教授分享」什么是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其
【千问解读】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造成全球残疾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全世界有3.5亿人被抑郁症所困扰,但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比高胆固醇的概念还难被理解。
其中最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是区分患有抑郁症还是只是简单的情绪低落。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比如:工作不顺利,考试失利,被开除,人际关系不愉快,下雨天都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有时候可能就是没有来由的消沉。
伤感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袭了,但是也会慢慢地峰回路转,伤感的感觉会慢慢淡去。
这个过程你以为结束了,但是没有,它会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不断重复和循环。
医学上把抑郁症定义为情绪障碍,它没办法靠意志来改变,它会持续将近两周的时间,并且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状态、行为能力以及正常的生活。
那么,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生活失去希望,深感无助;
2.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尽管有些爱好给自己带来过快乐;
3.感到精疲力竭,无精打采;
4.突然发胖或突然消瘦;
5.嗜睡或失眠;
6.感到内疚,有罪恶感;
7.难以集中思想和出现记忆困难;
8.出现想死、自杀念头;有时感到躯体不适(如头痛、肌肉痛),医院检查又未发现毛病;
9.逃避社会,不想工作,不结交朋友;
10.觉得自己很糟糕,常常出现被抛弃感觉。
身边有抑郁症人群,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1. 充分理解
1) 陪伴,关心,理解和倾听关心一下,患者发生了什么,诱发了他的抑郁。
如果还是在读书,问问是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是学业的压力?是无法面对的竞争?还是同学小伙伴、老师之间关系上的问题?如果是成人,工作了,问问是感情上遇到的困惑?是工作上遇到了困难?还是对未来的迷茫?多问问患者需要我们做些什么?问问他在什么情况下,感觉好一点,什么情况下 ,感觉坏一点?
2) 陪他哭,让他笑。
有句话说是,抑郁是不能表达的悲伤。
这句话似乎有点难理解。
我们的成长中总是在不断地接受分离,在丧失中长大。
比如说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无所不能等。
也需要接受父母是不完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也许身边最亲密的人,也是不完美的。
不能把自己从水深火热拯救出来。
该自己做的事情还得自己做。
其实要放下这样的幻想是很痛苦,很挣扎的。
这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完成的课题。
抑郁的病人总是在这个过程中迷失,彷徨和不安。
作为亲朋好友,在这个过程中陪着她就好了。
从行为认知的角度来看,多笑一笑,有助于从低落的情绪走出来。
在患者愿意的情况下,可以多做一些运动或者是让他们看一看幽默的喜剧片,抑郁情绪也会得到改善。
3) 要预防自残和自杀在重症的抑郁症患者当中,患者本人的感觉是非常麻木和痛苦的,要摆脱这种极其麻木和痛苦感觉,抑郁症的患者通常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应对,对身体的自我伤害和自杀,这些都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自杀,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自杀成功,将无可逆转。
4) 最后奉劝其遵从医术。
达到病症标准就要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那作为患者的家属,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不应该做漠不关心和加以讽刺和指责。
比如指责抑郁症的病人就是懒,就是不懂得感恩。
无疑是雪上加霜的。
第二个是过度的保护自己。
某一些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比如老是觉得我不够好,我没有能力等等不合理的认知。
而暂时退行到抑郁的症状中。
对于这一部分,如果过多的保护就让他退缩在他自己的城堡里面,就更加不愿意出来到现实生活中去探索和冒险了。
如果是未成年人抑郁,一般是跟家庭的养育模式有关系,那么让家庭变得和谐对她会更有帮助。
2. 寻求专业辅助
1) 督促服药。
对于已经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的情况,首要条件是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
注意不是中药,是医院心理科/精神科医生开的西药。
当一个人患上抑郁症,他的大脑里面就会自动地分泌那些让她的情绪继续变得更低落的物质,所以抑郁症就像一个泥潭,在里面越挣扎就会越陷越深,而药物就像是一个浮板,能够很快速的把人从那种极度低落、看什么都是负面的、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很绝望的状态里面拉出来。
2) 积极治疗。
一个人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跟他长期以来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健康有关,这会导致他自己觉得很压抑,或者是工作上或者是人际关系上出现很多的问题,感觉很挫败。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认识并改变他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善他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让他变得更有力量感就是从根本上来解决他抑郁的重要途径。
3) 忌讳点。
一定不要讲道理、灌鸡汤、试图把他从抑郁的状况里面拖出来。
抑郁症的人通常会全身无力,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如果你只是告诉他说生活是美好的,只会让他觉得更加地挫败,更加地觉得自己没用。
如果一定要表达关心,问一问他的吃喝拉撒就好了。
3. 给予爱
各种抑郁症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由于个体在今生遭遇到的重大摧毁性负性事件所引发,有的属于灵魂此生自带的生命设置,还有的是在灵魂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和编程。
无论哪种原因引发的抑郁,抑郁症患者都会体验到那种旁人难以体会的痛苦,这种巨大的痛苦类似于一种非常深切的、无时无刻不笼罩和俘获自己,将自己的快乐、喜悦、平安一点点榨取干净,永远无法摆脱的低落、低沉、无助和无望感,仿佛处于一个无底、无边的黑洞之中……因无法排解的无明痛苦和绝望,抑郁者呈现出一种外在和内在的麻木,这麻木在声称着意欲放弃周围、放弃自身、放弃其生命存在的权利……
抑郁是生命最深的无助无望感,经历抑郁的生命个体置身于其深层潜意识的极度困境中,从痛不欲生到心灰意冷,到自我弃绝……看似是对其整体或部分存在麻木的放弃,而这麻木所包裹的却是无明的痛苦和绝望……对于抑郁者来说,唯有爱是最根源的救赎……抑郁是一种质变,需要能够触碰到本质强大的、持久的、爱的能量,穿透那层意欲死亡的外壳,进到生命的本质,那还没受损的核心。
爱与灵魂核心的爱本质碰撞、呼应、交感,得以冲破、化解外在包裹起来的层层死亡外壳,一个灵魂得以从囚牢中重生。
这囚牢是这个灵魂自己定义的绝望所制造出来的。
有时候这囚牢非常非常坚固,只有爱的振频可以进入…当爱被抑郁者的心灵真实感知到的时刻,才会彻底扭转抑郁者的观感……抑郁者走在一条极其孤独、黑暗的旅途上,周围人带着无条件的爱的理解、接纳、耐心、包容、陪伴、倾听、保护、照料对其自我疗愈、自我超越和自我转化过程有正性作用。
任何能引发抑郁者放松、平安、愉悦、自我接纳、接纳他人的行为活动都很有助益。
忌在不理解抑郁者感受的时候对其批评、指责、不耐烦或者忽略、淡化、否认其感受。
最好的结果是,周围的家人和抑郁者一起成长,超越,达到对生命的更多理解。
曾国藩的抑郁症:长年和太平天国作战 压力太大
我曾向专家讨教,这病怎么会突然流行?专家说,如今这社会急功近利,道德界线模糊,一个人若涵养不足,根基不固,便容易焦虑与疲惫,患上抑郁症。
我初时觉得很有道理,但后来读史时,发现这症不仅今天才有,也不是根基不固的人才易得,连古时圣贤也会得。
据我的考证,便长期受抑郁症的困扰,最后郁郁而终。
他的道德学问,被人尊为圣贤,根基应该比泰山还稳当,竟也被抑郁症折磨至死。
许多历史学家说,平定太平天囯之后,曾国藩急于裁撤湘军,是他老于官场的自保之法。
其实,曾是受抑郁症困扰,已无法做事而已。
且看他的日记,1865年的九月,淮军在湖北打了一场大胜仗,军中人人兴高采烈,曾国藩在日记中却写道:“倦甚,不愿治事。
烈风凄雨,气象黯惨。
”别人愈高兴,他愈觉得空虚悲戚。
这便有点抑郁症的味道了。
再看其后连续一段日子他写的日记,九月初九:“倦甚,不愿治事。
三点睡,五更醒。
”九月十七:“倦甚,不愿治事。
又围棋一局,观人一局。
”十月初二:“倦甚,不愿治事。
与幕府诸公鬯谈。
”十月二十二:“二更后倦甚,又似畏寒者,老景侵逼,颓然若难任也。
”第二年(1866)二月初十:“二更后忽然头晕,若不自持,小睡片刻,三点睡后弥复昏晕,右腿麻木,似将中风者,殆因昨夕忧煎不寐,本日说话太多,夜间治事太细之故,与然老境骎骎不复所有为矣。
” 人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不奇怪,但这种情绪如果持续了五六个月,还伴有躯体病症的,那无论哪个心理医生看了,都会给你开上几粒米安舍林、帕罗西汀了。
曾国藩的抑郁症,与他长年和太平天囯作战,压力太大有关。
他本来是一个读书人,适合写写文章,编编《经史百家杂钞》,朝廷硬让他带兵打仗,实在是赶鸭子上架,而且社稷江山的安危系于一身,不得抑郁症才怪。
曾国藩是1872年二月初四去世的,我们再看他去世前几天的日记。
正月二十一:“瞬息间天已黑,不能治事矣。
傍夕睡颇久。
”正月二十六:“在途已觉痰迷,心中若昏昧不明者,欲与轿旁之戈什哈说话,而久说不出。
至水西门官厅欲与梅小岩方伯说话,又许久说不出。
如欲动风者然。
”正月二十九:“近年或欲作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
”二月初二:“手执笔而如颤,口欲言而不能出声。
”他的日记,从1858年六月开始,至1872年二月初三写下最后一篇。
其最后一句为:“二更四点睡。
”曾国藩的天,这时已经是一片漆黑了。
据医生说,抑郁症的症状,常有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有时与人交谈会出现对答困难,即曾国藩日记中“欲与轿旁之戈什哈说话,而久说不出”,严重者会出现疑病妄想,就像曾国藩常怀疑自己中风一样。
一些历史关键人物的健康状况,往往会对历程产生重大影响,后世的研究者,应给予充分重视。
比如有关曾国藩裁撤湘军的文章,历来史家不知写了多少,大多扯什么“功高震主”“”的儒家事功治术,似乎还没有人从曾国藩的健康状况去探讨,这是很大的欠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