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抑》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17 点击数:
简介: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诗经大雅《抑》原文及翻译注释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抑》原文 《抑》 诗经大雅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敬慎威仪,维

【千问解读】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诗经·大雅《抑》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大雅《抑》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抑》原文

《抑》

诗经·大雅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其维愚人,覆谓我僭。

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

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於乎小子,告尔旧止。

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

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抑》的出处

  《抑》出自:《大雅·抑》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相传为卫武公所作。



  《抑》译文

  全诗十二章,前三章,每章八句,后九章,每章十句。

首章从哲与愚的关系说起,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来作规劝讽谏。

第二章指出求贤与立德的重要性。

第三章转入痛切的批评。

第五章至第八章,进一步说明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作者特别强调对待臣民的礼节态度,和出言的谨慎不苟。

第九章至末章是恳切地告诫周平王应该认真听取自己的箴规,否则就将有亡国之祸。



  《抑》的注释

  仪表堂堂礼彬彬,为人品德很端正。

古人有句老俗话:“智者有时也愚笨。

”常人如果不聪明,那是本身有毛病。

智者如果不聪明,那就反常令人惊。

 

  有了贤人国强盛,四方诸侯来归诚。

君子德行正又直,诸侯顺从庆升平。

建国大计定方针,长远国策告群臣。

举止行为要谨慎,人民以此为标准。

 

  如今天下乱纷纷,国政混乱不堪论。

你的德行已败坏,沉湎酒色醉醺醺。

只知吃喝和玩乐,继承帝业不关心。

先王治道不广求,怎能明法利众民。

 

  皇天不肯来保佑,好比泉水空自流,君臣相率一齐休。

应该起早又睡晚,里外洒扫除尘垢,为民表率要带头。

整治你的车和马,弓箭武器认真修,防备一旦战事起,征服国外众蛮酋。

 

  安定你的老百姓,谨守法度莫任性。

以防祸事突然生。

说话开口要谨慎,行为举止要端正,处处温和又可敬。

白玉上面有污点,尚可琢磨除干净;开口说话出毛病,再要挽回也不成。

 

  不要随口把话吐,莫道“说话可马虎,没人把我舌头捂”,一言既出难弥补。

没有出言无反应,施德总能得福禄。

朋友群臣要爱护,百姓子弟多安抚。

子子孙孙要谨慎,人民没有不顺服。

 

  看你招待贵族们,和颜悦色笑盈盈,小心过失莫发生。

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

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

神明来去难预测,不知何时忽降临,怎可厌倦自遭惩。

 

  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

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

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

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

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

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

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

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可叹少爷太年青,不知好歹与重轻。

非但搀你互谈心,也曾教你办事情。

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假使说你不懂事,也已抱子有儿婴。

人们虽然有缺点,谁会早慧却晚成?

 

  苍天在上最明白,我这一生没愉快。

看你那种糊涂样,我心烦闷又悲哀。

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

不知教你为你好,反当笑话来编排。

如果说你不懂事,怎会骂我是老迈。

 

  叹你少爷年幼王,听我告你旧典章,你若听用我主张,不致大错太荒唐。

上天正把灾难降,只怕国家要灭亡。

让我就近打比方,上天赏罚不冤枉。

如果邪僻性不改,黎民百姓要遭殃。


  简短诗意赏析

  抑抑:慎密。

 

  隅:角,借指品行方正。

 

  职:主。

 

  戾:乖谬。

 

  无:发语词。

竞:强盛。

维人:由于(贤)人。

 

  训:顺从。

 

  觉:通“梏”,大。

 

  訏(xū)谟:大谋。

命:政令。

 

  犹:同“猷”,谋略。

辰:按时。

 

  荒湛(dān):沉迷。

湛,同“耽”。

 

  女:汝。

虽:惟。

从:通“纵”,放纵。

 

  绍:继承。

 

  罔:不。

敷:广。

求:指求先王之道。

 

  克:能。

共:通“拱”,执行,推行。

刑:法。

 

  肆:于是。

尚:佑助。

 

  沦胥:相率,沉没。

 

  章:模范,准则。

 

  戎兵:武器。

 

  用:以。

作:起。

 

  逷(tì):通“剔”,治服。

蛮方:边远地区的民族部落。

 

  质:安定。

 

  侯:语助词。

 

  不虞:不测。

 

  易:轻易,轻率。

由:于。

 

  扪:按住。

朕:我,秦时始作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逝:追。

 

  雠:酬,反映。

 

  绳绳:谨慎的样子。

 

  承:接受。

 

  友:指招待。

 

  辑:和。

 

  遐:何。

愆(qiān):过错。

 

  相:察看。

 

  屋漏:屋顶漏则见天光,暗中之事全现,喻神明监察。

 

  云:语助词。

觏(gòu):遇见,此指看见。

 

  格:至。

思:语助词。

 

  度(duó):推测,估计。

 

  矧(shěn):况且。

射(yì):通“斁”,厌。

 

  辟:修明,一说训法。

 

  淑:美好。

止:举止行为。

 

  僭(jiàn):超越本分。

贼:残害。

 

  鲜(xiǎn):少。

则:法则。

 

  童:雏,幼小。

此指没角的小羊羔。

 

  虹:同“讧”,溃乱。

 

  荏染:坚韧。

 

  言:语助词。

緍(mín):给乐器安上弦。

 

  话言:陈奂《诗毛氏传疏》:“话,当为‘诂’字之误也。

《(经典)释文》引《说文》作‘告之诂言’,云:‘诂,故言也。

’是陆(陆德明)所见《说文》,据诗作‘诂言’,可据以订正。

”诂言,老古话。

 

  於(wū)呼:叹词。

 

  臧否(pǐ):好恶。

 

  匪(fēi):非。

 

  示:指示。

 

  面命:当面开导。

 

  借曰:假如说。

 

  盈:完满。

 

  莫(mù):同“暮,”晚。

 

  梦(méng)梦:同“瞢瞢”,昏而不明。

 

  藐藐:轻视的样子。

 

  虐:“谑”的假借,戏谑。

 

  聿:语助词。

耄:年老。

 

  庶:庶几。

 

  曰:语助词。

 

  忒(tè):偏差。

 

  回遹(yù):邪僻。

 

  棘:通“急”。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译
  2、“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原文翻译
  3、“陆机《门有车马客行》”的原文翻译
  4、“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的原文翻译
  5、“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的原文翻译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翻译赏析

《柏林寺南望》是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

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

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

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

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

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⑴,泊舟微径度深松⑵。

青山霁后云犹在⑶,画出东南四五峰⑷。

词句注释 ⑴遥:远远地。

闻:听见。

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

径:小路。

度:度过,越过。

⑶霁(jì):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白话译文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

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

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文学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

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

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

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

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

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

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

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

“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

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

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

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

行人眼前。

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

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

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

“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

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

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

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

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

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

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

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

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名家点评 陆次云《唐诗善鸣集》:云画峰耶,峰画云耶?天然笔意。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须其自来,不以为构(末二句下)。

俞陛云《诗境浅说》: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

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中。

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

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随机文章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9.8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5条光柱飞行物竟是俄罗斯火箭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揭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光折射形成的仙宫和神仙(以假乱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卜式的历史记载是怎么回事?《汉书》原文和注释

《汉书》原文和注释 原文:卜式,河南人也(1)。

以田畜为事。

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

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2)。

注释:(1)河南:汉县名。

在今河南洛阳市。

(2)数(shuò):屡次。

原文: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 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曰:“臣生与人亡(无)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1)?”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上以语 丞相弘(2)。

弘曰:“此非人情。

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3),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久不报(4)式,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

注释:(1)苟,子何欲:《·平准书》作“苟如此,子何欲而然?”文意较明。

(2)弘:。

(3)不轨:不法。

(4)上不报:《史记·平准书》作“于是上久不报式”,文意明白。

原文:岁余,会浑邪等降(1),县官费众(2),仓府空(3),贫民大徒(4),皆卬(仰)给县官,无以尽赡(5)。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6),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乃赐式外繇(徭)四百人(7),式又尽复与宫,是时富豪皆争匿财(8),唯式尤欲助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9),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讽)百姓。

注释:(1)浑邪:匈奴浑邪王,见本书 《匈奴传》。

(2)县官:指官府或天子。

(3)仓:粮仓。

府:钱库。

(4)徙:迁移。

由中原迁至边地。

(5)尽赡:全部供给之意。

(6)助:《史记》在助字下有“籍”字。

籍,所上之簿册,卜式之名在其中。

(7)赐式外徭四百人:赐给卜式四百人更赋钱。

外徭:谓出徭戍钱,即更赋钱。

(8)匿:藏也。

(9)中:近侍之官。

属郎中令(光禄勋)。

(10) 左庶长:爵名,第十级。

原文: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0 而牧羊(1)。

岁余,羊肥息(2)。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3),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

拜式令(4),缑氏安之;迁成皋令(5),将漕最(6)。

上以式朴忠(7),拜为齐王太傅(8),转为相(9)。

注释:(1)草0 :草鞋。

(2)羊肥息:言羊既肥又生多。

(3)去:除也。

(4)缑氏:县名。

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5)成皋:县名。

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

(6)将漕最:言其领漕,课最上。

(7)朴:质也。

(8)齐王太傅:齐王国太傅,辅佐齐王。

(9)相:诸侯王国之相,统众官。

原文:会吕嘉反(1),式上书曰:“臣闻主愧臣死。

群臣宜尽死节,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也(2)。

臣愿与子男及临菑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3),以尽臣节(4)。

”上贤之,下诏曰:“朕闻报德以德,报怨以直(5)。

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6)。

齐相雅行躬耕(7),随牧蓄(畜)番(蕃)(8),辄分昆弟,更造(9),不为利惑(10)。

日者北边有兴(11),上书助官。

往年西河发恶(12),率齐人入粟。

今又首奋(13),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其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 注释:(1)吕嘉反:见本书《南越传》,(2)强国不犯:国家威强而不见侵犯。

(3)子男:自谓其子。

临菑:县名。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临淄习弩:古时临淄入长于射弩。

博昌:县名。

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博昌习船:古时博昌临近渤海,故长于使船。

(4)以尽臣节:谓从军以尽死节。

(5) 报德以德,报怨以直:《论语·宪问篇》有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故诏引之。

(6)未有奋由直道:言元欲愤激而从于报怨以直之道。

奋:愤激。

由:从也。

(7)雅行:言行为雅正。

(8)畜蕃:言畜牧滋多。

(9)更造:意谓再行创业。

(10)不为利惑:谓不惑于利。

(11)日者:往日。

兴:谓发军。

(12)岁恶:犹凶岁。

年谷不登。

(13)首奋:为首愤激。

原文:元鼎中(1),征式代为御史大夫。

式既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2)。

上由是不说(悦)式。

明年当封禅(3),式又不习文章(4),贬秩为太子大傅,以儿宽代之,式以寿终。

注释:(1)元鼎:年号(前 116—前 111)。

(2)可罢:卜式言可罢盐铁等事,详见本书 《食货志》下。

(3)明年:指元封元年(前 110)。

是年武帝至泰山封禅。

(4)文章:谓文物典章。

翻译 卜式,河南人(黄河以南人),以种田畜牧为工作。

有年少的弟弟,弟弟成年后,卜式脱身(离家)出来,自己取叻畜羊一百多头,田宅财物全部都给了弟弟。

卜式进入山裏牧羊,十多年后,羊达到了一千多头。

而他的弟弟却将所有财产都用光了,卜式就又分给了弟弟一些(羊)。

那时候正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家财帮助边疆。

上级()派人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说:“我自小牧羊,没有学习做官,不想做。

”使者说:“你家里有冤情,希望说出来吗?”卜式说:“我生来跟人没有争斗,同乡的人贫穷,我救济他们,不善良的人,我教育他们,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我又怎么会有冤情呢?”使者说:“那么,你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以死明节,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听见了,告诉了丞相弘。

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不守规矩的臣子不可以用他,使法令混乱,希望陛下不要允许。

”皇上不判罪(领情),(囚禁了)几年后放了他。

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等人投降之后,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皆由朝廷支出,朝廷负担不起来。

卜式又拿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河南的富人(受影响),都帮助贫民,皇帝听到卜式的名字,说:“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就下诏赐给卜式很多奖赏。

但卜式把这些奖赏全部还给了官府。

那时候,富豪都争相把财产藏起来,唯有卜式还想给朝廷捐钱。

汉武帝为了表彰他,下诏拜卜式为中郎官,赐爵左庶长,赏田十顷,布告天下,用来使其尊贵显赫,用他的良好品德教育、激励天下人。

初时,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林里,希望你去牧它们。

”卜式才做了官,穿著布衣草鞋就去牧羊。

一年多后,羊都很肥美。

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

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按时起居,凶恶的人赶走,不要让整个群体败坏。

”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想让他试著治理人民。

将他升为缑氏令,。

皇帝因为卜式忠诚,又升为齐王太傅,转做相。

适逢吕嘉造反,卜式上书说:“我听说皇帝因为臣子羞愧而死。

群成应该尽力以死明节,才能低下的人应该出财以辅佐军队,这样就是强国都不能侵犯的规律(道理)。

我愿意跟子男和临菑学习弓箭,博昌学习船的人请求前往,以死来表明臣子全部的气节。

”皇帝认为贤能,下诏说:“朕听说用德行来报答德行,用正直来回报仇怨。

现在天下不幸出事了,郡县诸侯都没有奋力(发扬)正直之道的。

齐相(卜式)向来对农事亲力亲为,进行畜牧,常常分给兄弟,更造(?)不为利益迷惑。

从前北边有动乱,(他)上书帮助官府。

以前西和收成不好,带领齐地的人缴纳粮食。

现在又领头人发起动乱,虽然未开战,可称得上是(高尚的)道德(表露)在内心啊!(内心有高尚的品德) 随机文章杂技高空钢丝表演惊呆路人,18岁小伙掉下钢丝当场摔死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布雷路怪兽吃人图片真相,与熊相似体型巨大(专家称是虚构生物)疾病恶魔别西卜,地狱的宰相古希腊人严重的苍蝇之王科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新发现高能中微子是组成灵魂的物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诗经·大雅《抑》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