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緜》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09 点击数:
简介: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诗经大雅《緜》原文及翻译注释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緜》原文 《緜》 诗经大雅 緜緜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

【千问解读】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诗经·大雅《緜》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大雅《緜》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緜》原文

《緜》

诗经·大雅

緜緜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

廼立应门,应门将将。

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緜》的出处

  《緜》出自:《大雅·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緜》译文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

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

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

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

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

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

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

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

 

  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

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嘭嘭嘭。

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

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

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

 

  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

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

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

 

  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

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

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緜》的注释

  緜(mián):同“绵”。

 

  緜緜:即绵绵,不绝貌。

瓞(dié):小瓜。

 

  土:居住。

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

 

  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

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陶:窑灶。

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家室:犹言“宫室”。

 

  朝:早。

走马:指避狄难。

 

  率:沿着。

浒:水涯。

漆沮之侧也。

 

  岐下:岐山之下。

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爰(yuán):于是。

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

 

  聿(yù):发语词。

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

胥,相,视。

 

  膴(wǔ)膴:肥沃的样子。

 

  堇(jǐn):旱芹。

荼(tú):苦菜。

饴(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契:锲,指刻龟甲占卜。

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

 

  曰:语助词。

止:言此地可以居住。

时:言此时可以动工。

 

  兹:此,这里。

 

  廼(nǎi):同“乃”。

《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廼”、“乃”杂用。

慰:安定。

止:居住。

 

  疆:划分疆界。

理:治理土地。

 

  宣:疏通沟渠。

亩:整治田垄。

 

  徂(cú):往,去。

 

  周:徧(遍的异体字)。

 

  司空:管工程的官。

 

  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

 

  俾(bǐ):使。

 

  缩:捆绑。

载:通“栽”,筑墙的长板。

 

  翼翼:动作整齐。

 

  捄(jū):此作动词用,意思是筑墙者掘土而盛于笼中。

 

  陾(réng)陾:众多貌。

 

  度:填土于筑板内。

薨(hōng)薨:填土声。

 

  登登:相应声。

 

  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

冯(píng)冯:削平墙面的声音。

 

  堵:五版为堵。

兴:起。

此言治宫室。

 

  鼛(gāo):大鼓,长一丈二尺。

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

 

  皋门:王都的郭门。

 

  伉(kàng):通“亢”。

高大貌。

 

  应门:王宫的正门。

 

  将(qiāng)将:庄严雄伟的样子。

 

  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

冢,大;土,通“社”。

 

  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

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

攸:所。

 

  肆:于是。

殄(tiǎn):断绝。

愠:怒。

 

  陨(yǔn):坠。

问:通“闻”,谓声誉。

 

  柞(zuò):栎树。

棫(yù):白桵(ruí),与柞皆丛生灌木。

 

  兑(duì):通“达”,通畅。

 

  混夷:即昆夷。

駾(tuì):突逃。

 

  喙(huì):疲劳困倦。

 

  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

芮(ruì):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

质:评断。

成:平。

 

  蹶(guì):感动。

生:通“性”。

 

  予:周人自称。

曰:语助词。

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

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

 

  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

 

  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

“奏”亦作“走”。

 

  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描写了周民族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迁往岐山周原,开国奠基的故事和周文王继承古公亶父的事业,维护周人美好的声望,赶走昆夷,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制度,歌颂了周人的民族英雄,是一部周人的民族史诗。

全诗九章,每章六句,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善于作规模宏大的描写,场面描写尤其突出,特别是修筑宫室宗庙的劳动场面,写得轰轰烈烈,同时多用排比,显得整饬庄重,前详后略,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译
  2、“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原文翻译
  3、“陆机《门有车马客行》”的原文翻译
  4、“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的原文翻译
  5、“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的原文翻译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原文翻译赏析

《柏林寺南望》是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

此诗状写柏林寺所在山峰灵秀清丽之美景,蕴含着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恬适之情。

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

后两句雨后远眺,云气缭绕如一幅米家山水画卷,意境跃然欲出。

虽意在写景,然处处有人的踪迹,人的感受,人的情趣。

全诗融情于景,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佳境。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⑴,泊舟微径度深松⑵。

青山霁后云犹在⑶,画出东南四五峰⑷。

词句注释 ⑴遥:远远地。

闻:听见。

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

⑵泊:停船靠岸。

径:小路。

度:度过,越过。

⑶霁(jì):雨止。

⑷东南:一作“西南”。

白话译文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

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

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文学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

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

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

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

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

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

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

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

“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

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

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

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

行人眼前。

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

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

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

“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

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

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

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

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

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

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

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

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名家点评 陆次云《唐诗善鸣集》:云画峰耶,峰画云耶?天然笔意。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须其自来,不以为构(末二句下)。

俞陛云《诗境浅说》: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

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中。

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

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随机文章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9.8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5条光柱飞行物竟是俄罗斯火箭ufo事件真实外星人事件,媒体报道的外星人真实事件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揭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光折射形成的仙宫和神仙(以假乱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卜式的历史记载是怎么回事?《汉书》原文和注释

《汉书》原文和注释 原文:卜式,河南人也(1)。

以田畜为事。

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

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

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2)。

注释:(1)河南:汉县名。

在今河南洛阳市。

(2)数(shuò):屡次。

原文: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 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曰:“臣生与人亡(无)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1)?”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上以语 丞相弘(2)。

弘曰:“此非人情。

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3),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久不报(4)式,数岁,乃罢式。

式归,复田牧。

注释:(1)苟,子何欲:《·平准书》作“苟如此,子何欲而然?”文意较明。

(2)弘:。

(3)不轨:不法。

(4)上不报:《史记·平准书》作“于是上久不报式”,文意明白。

原文:岁余,会浑邪等降(1),县官费众(2),仓府空(3),贫民大徒(4),皆卬(仰)给县官,无以尽赡(5)。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6),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乃赐式外繇(徭)四百人(7),式又尽复与宫,是时富豪皆争匿财(8),唯式尤欲助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为中郎(9),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讽)百姓。

注释:(1)浑邪:匈奴浑邪王,见本书 《匈奴传》。

(2)县官:指官府或天子。

(3)仓:粮仓。

府:钱库。

(4)徙:迁移。

由中原迁至边地。

(5)尽赡:全部供给之意。

(6)助:《史记》在助字下有“籍”字。

籍,所上之簿册,卜式之名在其中。

(7)赐式外徭四百人:赐给卜式四百人更赋钱。

外徭:谓出徭戍钱,即更赋钱。

(8)匿:藏也。

(9)中:近侍之官。

属郎中令(光禄勋)。

(10) 左庶长:爵名,第十级。

原文: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0 而牧羊(1)。

岁余,羊肥息(2)。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3),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

拜式令(4),缑氏安之;迁成皋令(5),将漕最(6)。

上以式朴忠(7),拜为齐王太傅(8),转为相(9)。

注释:(1)草0 :草鞋。

(2)羊肥息:言羊既肥又生多。

(3)去:除也。

(4)缑氏:县名。

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5)成皋:县名。

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

(6)将漕最:言其领漕,课最上。

(7)朴:质也。

(8)齐王太傅:齐王国太傅,辅佐齐王。

(9)相:诸侯王国之相,统众官。

原文:会吕嘉反(1),式上书曰:“臣闻主愧臣死。

群臣宜尽死节,其驽下者宜出财以佐军,如是则强国不犯之道也(2)。

臣愿与子男及临菑习弩博昌习船者请行死之(3),以尽臣节(4)。

”上贤之,下诏曰:“朕闻报德以德,报怨以直(5)。

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6)。

齐相雅行躬耕(7),随牧蓄(畜)番(蕃)(8),辄分昆弟,更造(9),不为利惑(10)。

日者北边有兴(11),上书助官。

往年西河发恶(12),率齐人入粟。

今又首奋(13),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其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 注释:(1)吕嘉反:见本书《南越传》,(2)强国不犯:国家威强而不见侵犯。

(3)子男:自谓其子。

临菑:县名。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临淄习弩:古时临淄入长于射弩。

博昌:县名。

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博昌习船:古时博昌临近渤海,故长于使船。

(4)以尽臣节:谓从军以尽死节。

(5) 报德以德,报怨以直:《论语·宪问篇》有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故诏引之。

(6)未有奋由直道:言元欲愤激而从于报怨以直之道。

奋:愤激。

由:从也。

(7)雅行:言行为雅正。

(8)畜蕃:言畜牧滋多。

(9)更造:意谓再行创业。

(10)不为利惑:谓不惑于利。

(11)日者:往日。

兴:谓发军。

(12)岁恶:犹凶岁。

年谷不登。

(13)首奋:为首愤激。

原文:元鼎中(1),征式代为御史大夫。

式既在位,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算,可罢(2)。

上由是不说(悦)式。

明年当封禅(3),式又不习文章(4),贬秩为太子大傅,以儿宽代之,式以寿终。

注释:(1)元鼎:年号(前 116—前 111)。

(2)可罢:卜式言可罢盐铁等事,详见本书 《食货志》下。

(3)明年:指元封元年(前 110)。

是年武帝至泰山封禅。

(4)文章:谓文物典章。

翻译 卜式,河南人(黄河以南人),以种田畜牧为工作。

有年少的弟弟,弟弟成年后,卜式脱身(离家)出来,自己取叻畜羊一百多头,田宅财物全部都给了弟弟。

卜式进入山裏牧羊,十多年后,羊达到了一千多头。

而他的弟弟却将所有财产都用光了,卜式就又分给了弟弟一些(羊)。

那时候正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家财帮助边疆。

上级()派人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说:“我自小牧羊,没有学习做官,不想做。

”使者说:“你家里有冤情,希望说出来吗?”卜式说:“我生来跟人没有争斗,同乡的人贫穷,我救济他们,不善良的人,我教育他们,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我又怎么会有冤情呢?”使者说:“那么,你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以死明节,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听见了,告诉了丞相弘。

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不守规矩的臣子不可以用他,使法令混乱,希望陛下不要允许。

”皇上不判罪(领情),(囚禁了)几年后放了他。

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等人投降之后,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皆由朝廷支出,朝廷负担不起来。

卜式又拿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河南的富人(受影响),都帮助贫民,皇帝听到卜式的名字,说:“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就下诏赐给卜式很多奖赏。

但卜式把这些奖赏全部还给了官府。

那时候,富豪都争相把财产藏起来,唯有卜式还想给朝廷捐钱。

汉武帝为了表彰他,下诏拜卜式为中郎官,赐爵左庶长,赏田十顷,布告天下,用来使其尊贵显赫,用他的良好品德教育、激励天下人。

初时,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林里,希望你去牧它们。

”卜式才做了官,穿著布衣草鞋就去牧羊。

一年多后,羊都很肥美。

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

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按时起居,凶恶的人赶走,不要让整个群体败坏。

”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想让他试著治理人民。

将他升为缑氏令,。

皇帝因为卜式忠诚,又升为齐王太傅,转做相。

适逢吕嘉造反,卜式上书说:“我听说皇帝因为臣子羞愧而死。

群成应该尽力以死明节,才能低下的人应该出财以辅佐军队,这样就是强国都不能侵犯的规律(道理)。

我愿意跟子男和临菑学习弓箭,博昌学习船的人请求前往,以死来表明臣子全部的气节。

”皇帝认为贤能,下诏说:“朕听说用德行来报答德行,用正直来回报仇怨。

现在天下不幸出事了,郡县诸侯都没有奋力(发扬)正直之道的。

齐相(卜式)向来对农事亲力亲为,进行畜牧,常常分给兄弟,更造(?)不为利益迷惑。

从前北边有动乱,(他)上书帮助官府。

以前西和收成不好,带领齐地的人缴纳粮食。

现在又领头人发起动乱,虽然未开战,可称得上是(高尚的)道德(表露)在内心啊!(内心有高尚的品德) 随机文章杂技高空钢丝表演惊呆路人,18岁小伙掉下钢丝当场摔死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布雷路怪兽吃人图片真相,与熊相似体型巨大(专家称是虚构生物)疾病恶魔别西卜,地狱的宰相古希腊人严重的苍蝇之王科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新发现高能中微子是组成灵魂的物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诗经·大雅《緜》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