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羊肉吃法 保养健体
【千问解读】
7种羊肉吃法 保养健体
羊杂汤、羊肉火锅、羊肉串、羊肉饺子等等,你比较喜欢吃哪一种?到了冬季羊肉就成为了很多人的最爱,羊肉具有很高的滋补作用,对于风寒咳嗽、虚寒哮喘、肾亏阳痿、体虚怕冷、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的人有很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介绍7种由羊肉做成的药膳:
山药胡萝卜羊肉汤
1、需要羊肉250克,猪蹄1只,调料适量。
羊肉翻炒,蒸米醋去尽膻味,与猪蹄焖熟。
适于产后乳汁不足,腰酸及小腹冷痛、产后虚寒贫血等症。
2、需要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
共煮粥,加油、食盐调味。
主治体虚怕冷,肾虚阳痿,腰腿酸软,遗精早泄,月经不调,血虚经痛。
3、需要羊肉1000克,甘草、当归各10克,食盐、生姜、桂皮、八角及水适量,小火焖熟。
主治老人感冒,体虚怕冷,风寒咳嗽,腰酸腿软,小便频繁。
4、需要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渣取汁服。
用于里急腹痛,脾胃虚寒,产后腹中冷痛及腹中寒疝之症。
5、需要羊肉150~200克,大蒜40~50克,虾米30克。
先煮虾米、大葱后下羊肉,至肉熟。
饮汤食虾与肉。
适用于肾虚阳弱,,腰冷痛,阳痿,畏寒,夜尿多等症状。
6、需要羊肉250克,煮烂,再加鲜山药500克,糯米250克,煮成粥。
早晚各食1次,大便稀溏,治食欲不振,腰酸尿频,体弱畏寒等病症。
7、需要羊肉500克,党芪、党参各30克,生姜25克,当归20克同煮。
食肉喝汤,治气血虚弱,贫血,营养不良,低热多汗,手足冷等病症。
以上呢就是具有滋补和保健作用的7种羊肉膳食,一般人均可以食用羊肉,但是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的人要慎用羊肉哦,所以我们对于平常生活的饮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宋朝人有多喜欢吃羊肉?他们如何吃羊肉的
1.清明上河图 要说宋朝人的日常生活,看文字记载,恐怕很多人都不喜欢,文言文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些生涩难懂了,所以,看古画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那哪幅画能够很直观地表现出宋朝时期的景象?答案自然就是国宝《清明上河图》。
由于画中人物众多,场景众多,所以如果只是粗略浏览,是看不出什么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情况。
比如说在《清明上河图》当中,就有一家名为“孙羊店”的店铺,专门宰杀羊,出售羊肉的,而且这店的规模也不小,看上去得是一个上点档次的店铺,但即便如此却也还是客满为患,外面围了不少看杀羊的人,基本上算是水泄不通了。
宋朝时期还有很多羊肉的菜,例如乳炊羊、罨生软羊面、排炊羊,数不胜数,光是听名字都足够让人流口水了。
2.宋朝人爱吃羊肉 那宋朝人为什么这样爱吃羊肉?很多时候人们吃什么,主要就是源于一种流行的思想,宋朝时期认为羊肉高贵而猪肉低贱,所以很多贵族们吃肉都吃羊肉,不爱吃下等的猪肉,尤其是。
皇帝一般都是一个时期最能够引领时尚潮流的人,皇帝做什么,就会有人跟着模仿,比如头上插花,比如吃羊肉。
据说时期,每年皇宫都会吃掉四十多万斤的羊肉。
与之相对应的,每年消耗的猪肉只有四千多斤,顶多也就占了羊肉消耗的一个零头,这样大的消耗量,还只是皇宫里面的。
皇帝带头喜欢吃羊肉,那贵族们当然也会争相模仿,羊肉的消耗量就更大了。
而羊肉店每次卖羊肉,基本上也都被贵族们抢购一空,头等的自然还是在皇宫里,至于百姓,吃到的羊肉可能也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3.怎么吃羊肉 既然吃得多了,自然也就会吃出心得来。
在《东京梦华录》当中就提到过很多羊肉的做法,诸如炖羊、羊肚、羊腰、羊杂碎等,不管是生羊肉还是熟羊肉,但凡是羊肉,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平民尽管日常消费中吃不到羊肉,但是在婚礼嫁娶这样重要的日子里,羊肉还是必不可少的,羊一身都不会被放过,从头到脚全部能做成美食。
而羊肉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就是福音了,它适合在冬季时候食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驱寒御风,还能补身体,这或许也是冬季吃火锅的时候人们热爱羊肉的一大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满清国宴什么水平?肉类只有羊肉吗?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的国宴水准也就是看着很盛大,实际上珍馐美味不见得有很多。
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般皇帝设宴都在太和殿,满清一共有三大节日,分为元旦,冬至和皇帝的生日,这个时候,皇帝就会在太和殿宴请百官,接受百官的朝拜。
礼节也是最为繁琐的,像是皇帝在凌晨十二点二十五就要起来,到一点半的时候开始四处祭祀,起码有12处需要祭祀拜谒。
早上六点多,要赶到宫中和一二品的官员朝贺,这些任务做的差不多之后,才会在太和殿摆宴。
折腾了大半夜和一个早上,这还不算完。
国宴虽说是宴会,但是重点不在吃食,而在排场,要让群臣知道这个天下在皇帝本人的治理下,天下清明,歌舞升平。
越是国家的庆典,吃食也就越不重要,突出礼仪浩大才是正事。
宴会开始前,皇帝会先给臣子赐茶,臣子敬酒,这样一个来回,以示君臣和谐。
同时,雅乐演奏,司礼人员指挥,仪仗队伍陪衬,臣子一遍遍的叩首谢恩,好一派和谐盛大的场面。
满汉全席的份例在国宴上是看不到的,国宴来参加的官员,周边国家的使者,以及妃子们的数量不在少数,殿内设105桌,包括贵族,一二品大臣,,廊下2桌,为御史,侍郎,丹陛设43桌,坐一二品大臣及世爵,下面分散东西两席,设40桌,主要是外国使节和三品以下官员。
总计有190桌,这庞大的人数,要是真的做上百余道菜,烹炸煎炒的,时间来不及;而且膳房和太和殿的距离也不近,菜品端过来也凉了,所以在国宴上的吃食一般都是涮羊肉。
羊肉在国宴上是占尽风头的存在,皇帝,太后,皇后是每人9只羊,9壶酒,以下的臣子依次递减。
吃饱喝足后,开始传统节目的表演,一般是庆隆舞,喜起舞和蒙古乐曲。
这些大多是表示祖先打下江山的不易,政治目的比较明确。
后来的节目就是专门的,类似是杂耍。
宴会结束之后,皇帝离席。
但是臣子们的任务还远没有结束,他们需要 讨要 赏赐,这其实是清朝的习俗,皇帝表示嘉奖,在你们面前立了威,当然也要给点甜头,皇帝也比较实在,黄白金银,黏米纸张,都是实用性很强的物件。
可想而知,国宴也就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皇帝出风头,大臣来附和的一场秀。
半夜开始忙碌,诚惶诚恐的四处祭拜朝谒,大臣心里苦逼,脸上还要高喊圣明。
天子开宴,皇家气度总是摆在第一的就算吃食一般,但是只要是天子的宴会,谁敢心生不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