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这种蔬菜钾含量是香蕉的7倍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9-12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很多老年人在上了年纪后会禁食、少食、偏食等,这些都容易让钾摄入不足还有就是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较差,身体对于钾等营养价值的吸收率较低。

本身罹患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的老年人,也容易让钾元素流失加速。

人体正常血清钾浓度应该为3.5~5.5mmol/L,当数值<3.5mmol/L时即为低钾血症。

钾是体内细胞间传递电信号的电解质,包括维持神经、肌肉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等。

一旦体内缺钾,会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症状发生早期缺钾时,身体出现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这几个症状一定要注意。

这种蔬菜钾含量是香蕉的7倍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一、身体缺钾的5信号

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明松表示,钾元素对于心脏跳动、神经肌肉活动以及呼吸功能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体内缺钾,会让各个部位的细胞功能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1、四肢乏力

低钾血症发生时会让身体没有力量,明显感觉四肢乏力。

尤其是靠近躯干的部位,症状更为明显,如胳膊觉得抬不起来,摸不到耳朵;腿抬不起来,迈不开步子等。

2、呼吸困难

缺钾会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放松,还可能出现痉挛,其中也包括呼吸肌肉,日常会感觉呼吸变得十分困难。

3、心率失常

体内钾含量不足则会导致心肌兴奋性增加,让传导性下降,引起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发生,严重的会诱发心脏骤停,威胁生命。

4、消化系统症状

缺钾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不适。

5、泌尿系统症状

缺钾还容易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异常出现。

二、冰——钾含量是香蕉的7倍

钾元素其实通过日常的膳食就能补充到身体所需的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摄入钾元素2000mg,预防慢性病的摄入量应达到每日3600mg。

提到补钾的食物,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香蕉。

但其实富钾的食物不仅仅只有香蕉,有一种蔬菜,它的钾含量甚至要比香蕉高出7倍,它就是“蔬菜贵族”——冰菜。

冰菜是番杏科日中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叶面、茎上有大量的泡状细胞,内里有很多的液体,看起来形似水珠,太阳光照射下跟冰晶一样,冰菜的名字正是因此而来。

冰菜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盐碱条件下还会吸收很多的盐分,通过茎、叶表面的盐腺排放到冰晶液状泡内,就是我们肉眼看见的小水泡。

食用冰菜的时候会发现它的口感爽口嫩脆,放到嘴里跟化开了一般,还有淡淡的咸味。

冰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内里的水分含量高达95%。

同时是个钾、镁元素含量很高的蔬菜,100g冰菜的钾含量高达1825mg,是香蕉的7倍之多。

每日仅需要摄入100g的冰菜,即可满足身体9成的加需求。

除了镁钾元素含量丰富外,冰菜内还有含钙、铁、锌、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三、以下3类食物也可帮助身体补钾

1、谷物:

谷物种子内的钾元素含量很丰富,每日摄入50~150g可让身体获取150~400mg的钾元素。

2、薯类:

如土豆、番薯、芋头等食物内的钾元素也很丰富,日常可每日一餐有这些食物。

3、果蔬:

果蔬也是身体主要的钾来源之一,建议每日摄入至少300g蔬菜、200g水果,尽可能保持摄入的多样化。

温馨提示:钾元素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日常一定要注意膳食均衡,不要盲目只补充某一种营养元素。

古时候武器重达几十斤 古人真的能拿这种武器一整天吗

还不了解:古代武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武器战一天? 说起古代有名的武将,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

关二爷在四处征战的时候,总是骑着赤兔马,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

而据罗贯中先生的《演义》叙述,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 再加上现如今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大多都会设计一个手持大锤的汉子,那锤头大如斗,打眼看上去就足有几十斤重。

甚至在小说或者影视军中的古代武将,动不动就是举着重型兵器大战三百回合,有的甚至能连续战斗一整天。

故而也让人开始思考:那些古代的武将,真的可以举着几十斤的武器连续战斗一天吗?事实上,众多出土文物已经揭秘了古代兵器的真实重量。

先来说一说素有“百兵之君”称号的剑,这是古代的一种双刃冷兵器,舞动时非常灵活,且颇具杀伤力,危险系数很高,一度被认为是单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利器。

剑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由短到长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的冶金锻造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中国出土的短剑中,金鞘铜柄铁剑较为有名。

它作为西汉中期的一件兵器,重量为710g(剑鞘重90g、铜柄铁剑重620g)。

或许有人会说短剑长度不足,重量自然会轻,但事实上即使是达到96cm的长剑,其也不见得有多重。

时期古人所使用的武器虽然多为腰刀,但剑仍然很受武将青睐。

在秦川先生的收藏品中,就有一“明代如意首双血槽精钢剑”,96cm长的剑身上开有双血槽,这种设计对剑身减重非常有利,使用起来也无需耗费太多力气。

同时在出土的明代中期公卿佩剑里,同样长度的剑净重也不过800g,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重。

百兵之帅——刀 说完了剑,再来说一说刀。

刀也被人们称为“百兵之帅”,其与剑的使用方法有较大的不同。

刀是单刃冷兵器,随着人类锻造技艺的发展和使用需要,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最开始刀的形态与钺非常接近,都是短柄翘首,刃部较长。

到了时期,刀的形状逐渐变化,进入两汉时期后,刀更是发展出多种样式,其使用效果和威力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目前出土的文物中,夫妇合葬墓里的连鞘装环首铁刀颇具代表性。

这把刀长94.5cm,连鞘重1315g,属于窄刃刀。

相比于宽刃刀而言,窄刃刀更符合拖割,古代战场上的会使用之对付步兵。

至于宽刃刀,则非常符合劈砍,在古代战场上,先锋步兵可以使用它斩马腿,让对方的骑兵无法发挥最佳战力。

那些出土的宽刃刀里,有一种鸡冠头,这种大刀流行于清晚期,全长97cm,重量为1500g。

虽说比剑重一些,但也没有重到哪里去。

“重冷兵”又是什么? 当然了,前面介绍的兵器都是轻冷兵,它们的重量不大尚在预料之中,不过从我国出土的诸多重冷兵文物来看,古代武将所使用的武器真的没有大几十斤那样重。

例如明代墓室中挖出来的金瓜锤,其重量只有1000g左右,由福建博物院馆藏的“宋锏”,连同锏鞘一起算也不过3600g。

有着“百兵之贼”称号的枪,其枪头为1000g左右,总不至于一把枪柄就要几十斤吧? 另外,古人在武器重量上其实会撒谎,例如应廷吉所著的《青磷屑》中便提到: “(高杰)所用铁棍重十八斤,诡称四十斤,每以自随。

” 作为“百兵之长”的棍,其实际重量大概为10.8kg(明清时期的一斤的重量约为600g)。

可见古代武将绝对不会像小说或影视作品中,提着几十斤的武器与敌人大战数百会合,或者是连续战斗一天。

倘若真有武将宣称自己的武器重达几十斤,那大概也是像高杰一样进行了“诡称”处理。

并不会使用特别重的武器 总的来说,古代武将是绝对不会选择非常重的武器,去战场上拼杀的。

首先是因为自己不一定能抡动几十斤重的武器,因为不是每一个武将都“天生神力”。

其次,就算自己能将几十斤重的武器耍得虎虎生风,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武将的体力,武将根本不可能拿着这样的武器和敌人对战一天。

最后就是,几十斤重的武器还会影响部队机动,要了解中国古代可没有火车、运输机等可以运载重器的交通工具,仅凭马匹板车等,支撑不了长途快速转移。

至于影视剧和小说中,作者将武将设计得力大无穷,主要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能力之强,在真实历史上,少有人可以做到拎着几十斤的武器去长时间战斗。

并且在这些艺术作品加工的过程中,部分武器也早已不再是真实历史上存在过的样子,就比如说大锤,大概也只有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甚至比人的脑袋还大的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何在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考取得好成绩需要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具体建议: 学习方法 • 制定科学计划:依据高考科目和自身强弱项,制定全面的学习计划。

如可将学习分为基础巩固、强化提升、模拟冲刺阶段,合理安排各阶段时间和任务,让学习有序推进。

• 巧用笔记错题本:课堂上重点记录老师补充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等。

整理错题时,要分析出错原因,总结解题规律和易错点,定期回顾,避免再犯。

• 善于总结归纳:学完一个章节或模块后,要梳理知识框架,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 重视真题练习:研究真题能了解高考题型、命题规律和难度。

练习时要严格按考试要求限时训练,做完后认真对照答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时间管理 • 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到各个科目,保证优势科目巩固提升,劣势科目有所突破。

可根据高考分值和自身掌握程度,确定每天各科目学习时长。

• 提高学习效率:寻找自己的高效学习时段,如早上记忆力好,可背诵语文古诗词等;晚上思维活跃,可做数学物理题。

同时,要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排除干扰,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提高效率。

心态调整 • 保持积极心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高考,把它当作展示自己的机会。

遇到困难挫折时,要自我鼓励,如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 调整考前心态:考前要调整作息,使自己在考试时段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可适当放松,如考前散步、深呼吸等,减轻紧张情绪,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其他方面 • 认真审题答题:高考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后再作答。

答题要规范,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注意答题顺序,先易后难,确保会的题不丢分。

• 注意身体健康:备考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

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当进行运动,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应对高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蒹葭:这种蔬菜钾含量是香蕉的7倍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