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炮杀努尔哈赤二次降清 葬于北京
【千问解读】
祖大寿是明末清初的一个传奇人物。
说他传奇,一是因为他战功显赫,名噪一时;二是因为他利用炮火,干掉了满清老祖努尔哈赤;三是因为他在降清问题上出尔反尔,前后两次投降;四是他虽然降清,但鲜有汉奸的骂名;五是因为他死在北京,葬于北京,其坟墓却被搬到了加拿大。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大汉奸吴三桂的舅舅。
在明朝时,祖大寿从基层游击军士干起,凭着多年摸打滚爬赢得的战功,屡获升迁,后驻守宁远。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祖大寿还之以炮火,,结果努尔哈赤被炸城重伤,退回大本营后不久便死去。
皇太极即位后,二国战火更加猛烈,祖大寿也历练成一代名将。
朱由检元年1628年,祖大寿因“宁远大捷”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明委派驻守锦州,后成为袁崇焕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历次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袁崇焕因故下狱,祖大寿担心受到牵连,于是毁山海关逃出。
朱由检帝王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名将,忙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这才返回关内。
朱由检四年1631年十月,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中奋力抗敌,最后因粮尽援绝,被迫投降,皇太极大喜过望,以女真人最高贵的抱腰礼相见,并设坛盟誓。
祖大寿降清,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
旋即,祖大寿便向皇太极打报告,称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趁锦州不知他已归降,想返回锦州,进而夺取锦州,结果皇太极上了当。
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立马组织防御,抗击清军。
事情传到北京后,朱由检帝王对祖大寿降清一事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他为左都督,领锦州。
朱由检帝王猜忌心很重,对祖大寿不惩反赏,不过是为了稳住他,再设法加害。
对此,祖大寿心知肚明,故多次拒绝进京,死活不肯离开锦州半步。
先投降,后背弃,祖大寿出尔反尔,皇太极虽然窝火,却也敬重祖大寿,故三番五次派密使前来,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盟誓,并催促他赶紧献出锦州。
祖大寿不但不听,反而多次与清兵激战。
皇太极想争取祖大寿,想夺下锦州城,却毫无办法,只能频繁地给祖大寿写信,如泥牛入海。
十年后,也就是朱由检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发起“松锦大战”,锦州被困,援军洪承畴兵败投降,祖大寿又顽强地坚守了一年,粮尽军疲。
在难以言表的绝望和困境中,朱由检十五年1642年三月,祖大寿为保存军民姓名,率部第二次降清。
当祖大寿跪倒在崇政殿时,皇太极竟走下宝座,亲自将他扶起,好言抚慰:“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国君,为了亲人。
我曾经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如果日后再次投降,我决不会杀他。
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皇太极对祖大寿非常优待,封其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
然而,祖大寿虽被迫投降,却不甘心为满清效力。
直到顺治十三年1656年病逝,祖大寿除了给外甥大汉奸吴三桂写过一封劝降信,再无任何汉奸记录。
祖大寿寿终正寝后,葬于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对于这位炮杀努尔哈赤,二次降清,双手沾满八旗将士鲜血的明朝降将,顺治帝王还是给予了诸如“持身敬慎”“秉性老成”的高度评价。
祖大寿的传奇并没有就此结束,二百六十多年后,约1919年左右,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皮货商克罗夫茨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选来选去,最后选择了祖大寿墓。
后来,克罗夫茨将祖大寿墓及墓前的石雕、石桌、文武翁仲、石骆驼等一起装运上船,漂洋过海,整体倒卖给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如今,一走进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祖大寿墓。
努尔哈赤将10岁女儿嫁给有妇之夫!格格下嫁谜案
堂堂努尔哈赤的女儿干吗还没长大就这么急巴巴地下嫁,还非要抢人家的老公? 这个抢手的男人叫何和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出生在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大雅河下游的古栋鄂城,是建州女真五大部落之一栋鄂部落的首领。
努尔哈赤招的可不仅仅是女婿,更是一只虎翼,有了这个人的归顺,何愁女真统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更何况这不是只狼是只猛虎! 果然,何和礼日后和额亦都、费英东、安费扬古、扈尔汉一起成了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臣,五人跟随努尔哈赤起兵一直到死,始终团结一致,没有发生过分裂。
努尔哈赤招婿引来 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的一天,黄道吉日,佛阿拉城张灯结彩,,努尔哈赤为爱女大办喜宴,贺喜的客人达到七八百人,流水席从中午一直吃到夜晚。
正热闹着,就听城外一阵骚乱,守兵来报,一女子带着一百多号人,立马横剑在外面破口大骂努尔哈赤,要他还自己的丈夫。
一听老婆来要人,新郎官何和礼的脸一下子白了。
要知道何和礼的老婆是个不让须眉的人物,叫赛堪,人不仅漂亮,还能挂帅打仗,性情直率泼辣,何和礼对她是又敬又怕。
何和礼率部去见努尔哈赤,说是归顺,可没说是去做人家女婿啊,留守的赛堪一听就气炸了肺,这才点了一百多亲兵直奔佛阿拉城。
努尔哈赤听说女婿的原配夫人在城外大吵大闹,忙命继妻衮代和城内唯一的女将椒箕与何和礼一同前去察看。
何和礼觉得大丢脸面,忙跑出城想先把老婆哄回去,谁知刚来到近前,就被老婆一剑刺破了衣服,十分狼狈。
这边衮代一看新郎情形不妙,忙命椒箕出城,椒箕几个回合将赛堪从马上拎下,扔到一旁的草地上。
赛堪来到王宫大殿上,却见努尔哈赤走过来,先是松绑赐座,还叫人上茶,他说:“你不要责怪你的丈夫,要怪就怪我吧。
你要恨我,骂几句我也听着。
”努尔哈赤这么一手倒把赛堪弄愣了。
努尔哈赤又说:“我把女儿聘给何和礼,是要通过联姻的方式把我们的部落联合起来。
我不想霸占你的丈夫,你还是大福晋,东果就算个侧室吧。
你把她当个妹妹看就行。
”说着,他命人将东果格格叫到殿上来。
东果格格连蹦带跳地来到大殿之上,赛堪一看眼前这个小姑娘完全是个小孩子,自己吃她的醋,真是有失风度。
青年才俊何和礼 这个何和礼到底好在哪呢? 努尔哈赤看重何和礼可不仅仅是他手里的那点人口和土地,还因为这个比努尔哈赤小两岁的年轻人,26岁就代替兄长成为栋鄂部落首领,武艺高强、性情宽和、内敛而富谋略,在部落威极高,绝非庸常之辈。
得到此人,不仅少去一个强敌,更能。
栋鄂部落是建州女真五大部落之一,拥兵7000余人,人多势大,,就连建州巨酋王杲都不得不让他们三分。
可是这种丰衣足食的情形在部落大首领克辙巴颜去世后,就不复存在了。
尤其是他的屯朱鲁上任之后。
万历十二年九月,栋鄂部北部的邻居,建州女真苏克素浒部大酋长努尔哈赤率兵500名,来攻栋鄂部的齐尔答城。
这是因为齐尔答城城主阿海听说苏克素浒部殷实,准备前去抢掠。
屯朱鲁巴颜制止不了阿海的行动,只好表示攻打时会派兵支援。
没想到栋鄂部内部出了奸细,攻城的行动计划竟被努尔哈赤知道了。
努尔哈赤便以报复为理由,兵临齐尔答城下。
屯朱鲁巴颜听到这个消息,迅速组织了300兵丁火速前往救援,走到半路时,忽然天降。
这时探兵来报,努尔哈赤已经撤兵。
屯朱鲁巴颜听到报告大松了一口气,命令停止前进,折返回栋鄂城。
齐尔答城守兵也以为努尔哈赤已经退兵,于是出城。
这时命令大部队先退,自己仅带领12名士兵隐藏在暗处的努尔哈赤突然出现,斩杀4人,获甲2副,胜利而归。
在回归途中,努尔哈赤又顺便攻打了栋鄂部的翁科洛城。
虽然努尔哈赤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但是他勇猛不可阻挡的气势还是让英勇善战的栋鄂部落勇士们胆寒。
屯朱鲁巴颜自觉无力对付威猛的努尔哈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使部落联盟近两年时间处于瘫痪状态。
于是,在一次氏族大会上,懦弱的屯朱鲁巴颜被罢免,何和礼接替了部落首领的职务。
何和礼出任栋鄂部首领不到两年,便使栋鄂部恢复了生气。
努尔哈赤是个有大志向的人,制服何和礼不过是女真人打女真人的窝里斗,他的志向是联合所有的女真人反抗的压迫。
努尔哈赤决心招抚这个难得的人才。
努尔哈赤怀柔第一招 于是,努尔哈赤派出自己的使者团,一行20余人,赶着10头大黄牛,带了满满两马车礼物,前往栋鄂城向何和礼表示友好之意。
栋鄂部诸位大小头目都非常高兴。
于是在何和礼的客厅里,挑起了灯笼,点上了油灯,设宴款待苏克素浒部的使者。
第二天,何和礼与客人们举行了会谈。
苏克素浒部的使者向栋鄂部表示了慰问,并阐明了努尔哈赤想与栋鄂部和好,联合起来抵御外敌的入侵,共同抗衡明朝,发展经济的想法,同时还邀请何和礼访问苏克素浒部佛阿拉城。
送走这些客人后,何和礼与部落氏族大萨满伦布及部分的老人进行了商议。
何和礼认为,如果继续与努尔哈赤对立下去,结果必然是战争。
虽然栋鄂部比起前两年,实力有很大的增强,但比起飞快发展的苏克素浒部落还有很大差距,浑河部、哲陈部被吞并就是前车之鉴。
看来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是早晚的事,趁努尔哈赤拉拢之机,与他建立和睦的关系,也是一件好事。
这时,部落氏族大萨满伦布给大家讲起了一件往事。
永乐八年,努尔哈赤的祖先建州女真大首领猛哥帖木儿为了给栋鄂部的祖先讨回公道,出兵激战数月,战死数百人。
讲到这里,伦布充满感情地说,猛哥帖木儿为我们的祖先报了仇,牺牲了那么多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努尔哈赤便是猛哥帖木儿的后代,我们的祖先和他们的家族是朋友也是兄弟。
今天虽然我们两部之间有过战争,但我们同属建州人,不应该是死敌。
这次商议的结果,是何和礼决定亲自去佛阿拉走一趟。
历史性会晤 这天天还没亮,赛堪就起床为丈夫梳洗,并换上干净的衣服。
吃过早饭,一行人翻身上马,向苏克素浒部佛阿拉城进发。
赛堪哪知道,这一趟,自己的丈夫被人家惦记上了。
佛阿拉城人用传统的女真人八碗九盘来招待何和礼一行。
这八碗是:切得很薄的肥猪肉片,肥猪肉和瘦猪肉,土豆和猪肉,海带,鸡蛋汤,白蘑菇和猪肉,粉丝,炸猪肉小丸子。
九盘是:切成圆片的猪肉香肠,切成椭圆形的猪肉香肠,用酱油浇的猪排,切细的萝卜,豆芽菜,黑蘑菇,浇过的猪肉片,胡萝卜与猪肉丝,腌白菜。
众人落座后,努尔哈赤首先说:“过去本王曾经得罪过栋鄂部长和诸位弟兄,今日我正式向诸位赔罪。
”这时他向席间众人施拱手礼。
接着,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连连向何和礼敬酒。
众人一直喝到了半夜。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何和礼就在佛阿拉住了七八天。
最终,二人找机会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双方就女真未来发展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努尔哈赤说,我们需要先统一女真,再与明廷抗衡。
现在许多女真人以为我提统一,就是侵占他们的地盘,夺取他们的利益。
我如果只为我自己,那么仅靠明廷给我的年赏800两白银就足够衣食无忧了!我是想给我们所有的女真人找个出路。
愿长生天保佑我,实现我的愿望。
何和礼也是见识非凡的人,他觉得努尔哈赤的志向远大,任何人都难以阻挡,栋鄂部也难以置身事外,更何况统一也不是什么坏事,顿感与努尔哈赤相见恨晚。
何和礼瞒过老婆娶格格 努尔哈赤对何和礼的长相和人品十分满意。
这天,他与继妻衮代说起何和礼,言语之中十分喜爱。
衮代说:“那还不好办。
我们与他结亲不就行了么!” 努尔哈赤也觉得是个好主意,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爱女东果格格。
可是转念一想,东果才满10岁,而且是原配佟佳氏所生,要把这么小的女儿嫁出去还真有些舍不得。
衮代听了努尔哈赤的想法说:“这怕啥啊,女儿早晚要出嫁。
东果聘给何和礼后,暂时可以养在娘家,等过了三四年圆房时再过门。
现在可以先吃顿饭,搞个结婚仪式就好了。
” 说得也是啊!努尔哈赤当即决定向何和礼提亲。
这可把何和礼吓了一跳,他急得满脸通红地说:“感谢淑勒贝勒的美意,但我家中已经有了福晋,还有了孩子,恐怕不太合适吧!”“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哪个部落首领不是妻妾成群。
我的女儿虽然不是什么,但也不能随便嫁人啊!我看你有出息,才想把女儿嫁给你。
如果我们两部联姻,合兵一起,才能更好地打天下,创大业。
” 其实何和礼何尝不想依靠努尔哈赤这棵大树,但是他更怕老婆啊。
老婆不仅人漂亮,还骑射一流,擅长统兵征战,早年她没出嫁时就担任过牛毛寨酋长,与何和礼成亲后,立即被推选为栋鄂城的女首领,专门管理本城的妇女工作。
她在栋鄂部的威望不在何和礼之下。
自己想娶东果格格,老婆这关就过不了啊。
何和礼不敢贸然答应,努尔哈赤也不急,为他们准备了两大车礼物,将他们送出城外。
一回到栋鄂城,何和礼就召开各城、噶栅酋长大会,讨论归顺努尔哈赤的事情。
会议一直进行了3天,争论十分激烈。
经过争辩,众人统一了认识。
眼下女真各部征战不断,力量再强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大事,只有建州女真各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强大。
何和礼先从栋鄂城和各寨中抽出壮丁500人,让老婆大人留守,自己率众开赴佛阿拉。
努尔哈赤大喜之下,为女儿和女婿大办喜宴,何和礼也就了。
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何和礼归顺努尔哈赤,使建州女真迈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一步。
何和礼归顺建州后,成为努尔哈赤得力的助手。
他跟随太祖30余年,勤劳政事,驰骋沙场,鞠躬尽瘁。
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何和礼突发疾病,死于自己的官衙之中,享年64岁。
随机文章死不认带病坚持做菜、历任雇主中标害惨56人⋯美国致命厨娘“伤寒玛丽”遭隔离26年诸葛亮怎么死的?专家反覆研究后「只说4字」解释了一切1994年特大彗星撞击木星,最大威力等于2.5亿颗原子弹人类世界其实是个程序,整个宇宙都是外星人进行模型试验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包拯六十岁大寿时儿媳抱来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从何而来的?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英明决断、敢于替百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包公60大寿这天,儿媳突然抱来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并对包公说,这是他的儿子。
这时候包公独子早已经去世5年,唯一的也刚夭折,包公夫妻正每每想到此,不仅,谁知道儿媳妇竟然给自己“抱回来”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从何而来? 曾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包拯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于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于是把这些故事堆在一两个人身上。
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故事都设在他身上。
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了。
我个人对这段话是不怎么赞同的,听到一个“中国的福尔摩斯”我就感到不适,主要是我觉得福尔摩斯还真不能跟包公相提并论。
包公的伟大并不仅仅只是会断案这么简单,根本在于铁面无私。
不附权贵、廉洁公正,这才是被百姓称之为“包青天”的根本原因。
同时期的大文豪曾评论包拯,贪图肥缺,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1059年,当时官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因为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书弹劾;后来宋祁接任,包拯又以“在蜀燕饮过度” 为由弹劾宋祁,宋祁也被罢免。
这时候,朝廷令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任三司使。
欧阳修听到之后,就对人说:“包拯就是所谓的牵牛踏了田而夺了人家的牛,处罚已经很重了,可他又贪图肥缺来做那个职务,不也是过分了吗?” 欧阳修作为一代大文豪,做官期间,以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身份,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留下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
可是,他对包拯的看法却有失偏颇,他觉得包拯弹劾那些犯了错的官员,就是觊觎别人的肥缺,包拯为此不得不躲在家中,长达三年,就是为了躲避代理三司使的任命。
试问,素以廉洁著称的包拯,真的会贪图肥缺吗? 端州素以产砚著名,端砚历来是文人寻觅的珍品,包拯曾出任端州知府。
按历来潜规则,前任知府等官员都是大肆收敛端砚为己用。
使得每年进贡的砚台实际数额都达到了要求的几十倍数量,都是地方官员为了赠送给当朝权贵之用。
而包拯在职期间,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品所需之数,在任期间,没有拿一方砚台回家,有“岁满不持一砚归”的美名。
这个美名在千年后得到了证实,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时,在包拯及其子孙墓中仅发现一方普通砚台,并无端砚,足可证实包拯之清誉。
包拯原来有一个妻子,死得比较早,后来续弦娶了,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包繶,包繶在包拯55岁那年早逝,留下一个幼子,5岁夭折。
包公与董氏先后失去长子与幼孙,心如刀绞,但是他们都是开明之人,不希望儿媳妇崔氏年纪轻轻为儿子守节,于是劝其再嫁。
但是崔氏执意不肯,她觉得公婆失去独子已经够悲伤,自己再离开,岂不是让两位老人孤老无依,更加痛苦?便说:“公公是天下人尽皆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养公婆,心满意足矣。
” 包拯60大寿这天,独孙刚夭折不久,面对妻子和儿媳,他不禁悲从心来,不顾这大喜日子,感叹道:“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老年丧子,可我不仅经历了丧子之痛,更是连幼孙也离我而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上天待我何其薄也!”没想到,这时候,他的儿媳突然抱过来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对包公说:“公公,您放心,您还有一个儿子!” 原来,包公原本有一个滕妾,,在一年以前被包公打发回了娘家。
而崔氏心善,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衣物等到孙家,得知竟然有孕在身。
不久之后,孙氏生下一个男孩,崔氏就将这个孩子偷偷接回家中,抱养在自家房中,名为长嫂,实则为养母。
包公60大寿这天,崔氏将孩子抱给包公面前,包公与董夫人心怀大畅,包公将孩子取幼名包綖 ,长大后改名包绶。
包公过世之时,包绶年仅5岁,亲自前来吊唁,当仁宗看到这个年仅5岁的娃娃衣着打扮极其一般,环顾包家的摆设也与包公的身份相去甚远,禁不住一阵鼻酸,当场赐予包家许多财务,并钦封包绶为太常寺太祝。
包绶5岁就被授官,又掌管大内,47岁在赴任潭州的途中病逝,任命打开他的行李,发现除了任命状、书籍、文具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件之前的东西,时衣袋里只找出46枚铜钱。
民间有谚语“关节不到, 有阎罗包老”,意思是通过行贿、打通关节这样的行为到不了的地方,只有阎罗王和包公。
自古以来,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官员有很多,包公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也是人们心中永远的“青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