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25 点击数:
简介: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

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

【千问解读】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

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58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约33.8万人。

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1916年6月至11月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

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

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

1916年初,根据协约国确定的战略方针,英法联军计划在索姆河及其支流昂克尔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彻底击溃法国北部德军。

索姆河地区属丘陵地带,地形起伏不平,森林和村庄星罗棋布。

德军在该地区构筑有三道阵地,主阵地为阶梯式堑壕和坑道工事,前沿阵地敷设多道铁丝网。

守军是F.von贝洛将军指挥的德第2集团军13个师,防御纵深 7~8公里。

英法联军投入39个师、3500门火炮和300多架飞机。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7月1日晨,经7天炮火准备后,英第4集团军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采取保障行动;法第6集团军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坑道工事所阻。

英军采用密集队形冲击,遭敌枪炮火力杀伤,损失近6万人。

2~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

因联军为离心方向进攻,且组织协同不力,进展迟缓,使德军得以迅速调集援兵,并于7月19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比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M.加尔维茨指挥的第2集团军,加强索姆河上游地区的防御。

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突破。

此后,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兵器,作战行动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9月3日,英法联军以56个师的兵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深入德军防御纵深2~4公里。

9月15日,英军使用49辆坦克配合步兵进攻,占领德军第三道阵地的若干重要支撑点。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

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联军步坦协同发动两次进攻,均未取得决定性突破。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此役, 联军以损失79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损失33.8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

此役表明,进攻一方即使兵力兵器占优势,但若逐次投入兵力,仍难以达到突破对方纵深防御的战役目的。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在五个月时间内英法联军与德军在15英里宽的前线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索姆河战役的目的是减轻法军在凡尔登的压力并削弱德军。

战役共造成各方超过100万人伤亡,其中包括52万英国人,大约20万法国人和大约36.5万德国人。

战役第一天,英军以57470人伤亡的代价推进了仅仅3英里,这是英国陆军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

不过法军战果更为丰硕,让德军蒙受了很大损失。

战役持续了141天,随着冬天的到来,英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决定在次年2月再次发起进攻。

在战役末尾英军仅仅推进了7英里,他们也没有突破德军的防线。

然而,德军在1917年3月向兴登堡进行战略撤退,他们最终没有让索姆河战役再度打响。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有134万人丧生,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一场战役。

直到现在,成千上万死去的士兵仍埋在索姆河流域附近的土地下。

这些骨头记录了索姆战役的历史,警告人们远离历史,珍惜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与土耳其为什么要在巴库开战?最后谁赢了

面积38.6万平方公里的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

里海最大城市,无疑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石油工业是巴库的支柱产业,所以,巴库有个响当当的称号——石油之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石油已成为重要能源,列强都在到处挖油。

上世纪初,中东的石油还没有大规模开采,而巴库早在1873年就开始钻井挖油。

1901年,在世界石油产量中,巴库就占了一半。

二战时,苏联的全国产油量,巴库占了七成!可以说,巴库不仅是高加索的石油之城,更是全世界的石油之城。

当时的巴库(含附近产油区)属沙俄帝国。

问题在于,1917年,沙俄发生了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两个俄国正处在新旧交替中,距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非常遥远的巴库,成了“无主之地”。

无论是协约国的英国,还是同盟国的德国、土耳其,都盯着这座黑金四溢且“无主”的石油之城,其中英国最为着急。

英国和沙俄本是协约国盟友,沙俄变天之后,德国和土耳其很有可能控制巴库的石油。

新生的苏联为稳固局势,已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德国西线无忧。

更让英国坐立不安的是,根据情报,苏联准备同意德国在巴库挖油…… 而土耳其距离巴库最近,他们的想法比德国更直接:吞并巴库。

土耳其和沙俄有陆地边境。

1917年后,沙俄军成了无头苍蝇,乱成一锅粥。

土耳其的国防部长要求土军在最短的时间集结,然后杀向巴库,让土耳其的西部拥有海岸线(也有说法认为里海是海不是湖)。

英国绝不让能土耳其占便宜,但从英国本土调兵肯定来不及了,只能从驻伊拉克的英军抽调一部分北上巴库。

由一千名士兵组成的英军,在少将邓斯特威勒率领下,以最快速度开赴巴库。

快到巴库东郊时,邓斯特威勒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对手——由1.4万人组成的土耳其军队。

土军在与英军相遇之前,就已打败了由谢拉科夫率领的哥萨克骑兵。

谢拉科夫曾对邓斯特威勒表示:绝不让土军进巴库,但事实证明,他在吹牛。

邓斯特威勒手下不过1千人,根本不是1.4万土军的对手。

邓斯特威勒先派一小股部队潜入巴库,进城联系当地的反土派。

巴库“无主”,城中不同派别的人们都在观望混乱的局势。

土耳其、英国、德国,以及苏联,在巴库城内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在争吵中,英国支持者占了上风,大家决定站在英国这边,拒绝土军进城。

另外,土耳其军准备进攻巴库时,不知道从哪冒出一个传言,说德国派大军偷袭土军,然后占领巴库。

这个假消息让率领土军的土耳其防长非常吃惊,忙让部队停下来,一方面做应战准备,一方面调查实情。

这个时间差对英军来说极为宝贵,英军在巴库城中进行布防。

从谁获利谁嫌疑最大的角度看,这个假消息极有可能就是英军少将邓斯特威勒放出来的。

图-阿塞拜疆的巴库市 等确定德军是偷袭是假消息时,气急败坏地土军在1918年8月26日,正式发起对巴库的进攻。

英军武器先进,但土军人多啊,前排士兵倒下,后排接着上。

何况土耳其本部就在不远处,可以源源不断调兵过来。

在土军的人海攻势下,英军在战死了八十多名士兵,丢掉了西郊阵地。

这个阵地是英军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丢掉之后,邓斯特威勒意识到自己手上没多少牌了。

9月14日,土军总攻巴库,邓斯特威勒非常睿智地放弃战斗,下令所有部队和军舰撤离巴库,土耳其终于占领了巴库。

好笑的是,一支远征军正风尘仆仆地杀向巴库。

不是英军,也不是苏军,而是上次谣言中根本不存在的德军。

图-巴库的油井 德国缺油,自然不想放过控制巴库的机会,何况苏联已答应愿意把巴库产油区25%的原油送给德国。

3千名德军舟车劳顿赶到巴库城外,德军少将克莱斯坦因要求土耳其放弃巴库,但这怎么可能呢? 德军准备和土军决战。

但一战快结束了,德国战败不可避免,影响到德国远征军的士气。

大家只想回家,调个头回去了。

土耳其人面面相觑(脑补乌鸦飞过的画画)之后,大肆庆祝。

更可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中,不仅有德国,也有土耳其。

土耳其和协约国签了战败协议后,下令让巴库的土军全部撤回。

英国、土耳其、德国围绕石油之城,一通操作猛如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全是二百五。

图-巴库街头美女 局势稳定下来的苏联则哈哈大笑,三个蠢货互相算计,最终巴库还是苏联的。

随机文章寻找成吉思汗的传说及蒙古人秘葬戊戌变法的目的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科学推算太阳的寿命100亿年(剩50亿年)时间漏洞是真的存在吗?科学家已经找到停滞时间的方法(操控时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强,为什么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英国到底有多强

德国是后起强国,但德国的海岸线却是个悲剧。

以日德兰半岛德国与丹麦的边界为界,东海岸是波罗的海,属于战略价值不大的内海。

只有西海岸能让德国勉强能嗅到来自大西洋的气息。

但是,德国西海岸也是半个内海,西海岸和大西洋之间隔着一个面积巨大的北海。

更要命的是,北海的控制权并不在德国人手上,而是被英国控制。

德国的西海岸并不长,往北是丹麦,再往北是挪威;往西是荷兰,再往西是英国。

而德国要从西海岸进入大西洋,要么走北海,要么走英吉利海峡。

可走哪条海路,都置于英国的严密监视之下。

这种灾难性的战略劣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让德国吃够了苦头。

英国是个地理呈开放性的岛国,又是全球殖民大国。

所以,德国封锁不了英国,而英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德国。

英国和德国开火后,英国在第一时间派大量驱逐舰游弋在北海。

北海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以及英吉利海峡,到处都是英国舰队,目的就是拦截。

拦谁呢?所有从海外开向德国港口的船只,不管军用还是民用,全部拦截,一条不放过。

很多去德国的船只是非交战国的,也就是中立国的。

这些国家指责英国,你们和德国打仗,凭什么断我们的财路?英国强硬的说:你们在物资上帮助德国,就是与英国为敌!要与德国做生意,必须先把船只驶到英国,接受英国的检查。

有些国家不乐意了,英国也不想得罪太多人,说你们不是要卖给德国民用产品吗?OK,英国全买了…… 这下,这些中立国无话可说。

德国跳脚大骂英国无耻阴险至极,我们德国和英国作战,关老人孩子什么事?凭什么断他们的口粮!英国还是那句话:只要支持德国作战,孩子也是英国的敌人,必须饿死他们!英国的战略非常简单:把德国人饿到必须投降英国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德国被逼急了,也有办法。

英国是个岛国,人多地少,所需要的生活物资,有60%以上需要进口。

德国派出军舰,打扮成商船的模样,进入英国附近海域,袭击中立国运向英国的船只,也让英国人尝尝饥饿的滋味。

可是,英国的海军太强大了,这些伪装商船刚出海就被英国军舰拦截下来。

德国有个叫霍尔岑多夫的海军上将出了个主意:海上咱们斗不过英国,那就在海下。

海下怎么玩?就是派出大量潜水艇游到英国沿海,吓死那些把物资运到英国的中立国船只。

英国海军再强,对潜水艇也是没多少办法的。

果然,面对德国宣称的无限制潜艇战,英国害怕了。

德国潜水艇神出鬼没,中立国船只都不来英国了,英国物资开始短缺。

英军要求海军部赶紧想办法对付讨厌的德国潜水艇。

说来还是德国有些“心软”。

德国要求潜水艇只攻击武装商船,对于非武装船只,则在非武装船只上的人跳进救生艇之前,不进行攻击。

英国海军部就利用这一点,把军用船只伪装成非武装船只,然后诱骗德国潜水艇出水,一举击之。

表面上看,德国吃过几次亏后,就不再放过中立国的船只,所有船只都进行攻击。

但英国人还是非常开心的说,我们的计划胜利了。

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英国把中立国给拖下了水。

这个中立国就是美国。

由于德国宣布在北海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谁进来就炸谁。

1916年的3月,一艘包括3名美国死者在内的法国船只被炸沉。

美国总统威尔逊大骂德国无耻,威胁要和德国断绝关系。

一个英国已经让德国疲于应付,更强大的美国站在英国一边,更是吃不消。

何况美国一直在拉偏架。

同样是封锁,英国对德国的封锁是真正无限制的,美国装看不见。

而德国对英国的反封锁,在美国介入之后,实际上有限制的,美国却扯起大喇叭警告德国。

德国自知得罪不起美国,向美国保证:以后绝不针对有任何美国人在的船只。

但这样的检查无疑太费周章,德国干脆终止已损失200艘潜水艇的无限制潜艇战,实际上默认英国对德国的封锁。

随机文章成语披荆斩棘的主人公是谁?披荆斩棘的故事简介销售28法则是什么意思,8成的利润来自2成的客户巨型管水母爆炸图片,巨型管水母长什么样/海底压力太小会爆炸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世界各国争相推进破解进度(生命钥匙)马尔代夫属于哪个国家,马尔代夫共和国/索尼娃贾尼岛网红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一次战役 造成了上百万人伤亡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