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么样的?对古代有着什么影响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天门岭之战,有两处事件,其一是698年武周的契丹族将领李楷固和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天门岭的战役。

结果是粟末靺鞨胜利。

血战天门岭

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

据《北蕃习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

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 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 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

唐初武德年间粟沫靺鞨乌素古部内迁辽西慎州今辽宁省建昌。

628年又有粟沫靺鞨愁思岭部内迁辽西黎州今河北省抚宁。

唐灭高句丽后大搞强制移民,因此又有大量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粟沫靺鞨、白山靺鞨被驱至营州一带,而渤海大氏即在其中。

营州之乱中,乞乞仲象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逃,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

营州之乱被平定后,乞乞仲相与乞斯比羽表向唐廷请罪希望得到宽恕,武则天封乞乞仲相为震国公,封乞斯比羽为许国公。

然而武懿宗等人对本已放下武器的契丹降兵大开杀界“皆以为反,生剐取其胆”,“奏河北百姓从贼者尽诛之”。

697年中秋降唐的契丹将领李楷固为表忠心特向武则天请命清剿曾依附叛军的靺鞨部落,武则天大喜“授其官爵,委以专征”。

李楷固果然不负圣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乞斯比羽部击败,酋长乞斯比羽为唐军俘获后处死,,首级献于唐廷。

乞乞仲相病逝,乞乞仲相之子祚荣率部逃遁。

李楷固率军追击,过天门岭时,祚荣用高丽、靺鞨兵抵抗李楷固,李楷固失败逃回。

战役结果

天门岭之战,祚荣取胜。

由于这次战役是发生在大祚荣东逃过程中取道天门岭之后不久。

因此,古代上既称其为“天门岭之役”。

影响与后续

天门岭之战祚荣部击溃唐廷追兵,依附于突厥,突厥挡住了王师征讨的道路,武则天无法征讨祚荣。

祚荣凭借地方荒远难以征讨,建立政权,自称震国王,遣使交好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

中宗时,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祚荣遣子入侍唐朝。

睿宗先天中,祚荣接受唐朝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

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

巴比伦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最后成功了吗

鸷鸟将击,先藏其形 以色列终于行动起来了,内阁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

使用军事力量解决自然也是一种方案,当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

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自己的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

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的阴影中爬了起来,随着F-15“鹰”式战斗机的到来,以色列空军在空中已经基本无敌手,而且一套全新的空中指挥、预警、作战体制开始逐步完善。

不过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秘密进行,空军司令伊夫里将这个任务交给作战署署长希拉,让他评估各种可能的方案。

希拉在不透露作战目标的情况下挑选了一些部队进行尝试性飞行。

空袭“欧西瑞斯”核工厂的难度在于距离太远,以色列的主力战机F-4和A-4都不足以一次飞那么远,因此行动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

但是在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至少要飞越两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如何才能让加油机给攻击机群加油并且不被发现呢。

就在伊夫里开始详细筹划空中加油方案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伊朗新领袖霍梅尼决定不买美帝国主义的F-16战斗机了,于是美国通知以色列他们或许可以提前得到定购的F-16。

F-16的航程很有可能使飞机无需空中加油便往返巴格达,于是他们立刻开始研究用F-16作为攻击机的可能性。

希拉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整个作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他要了解的事情极其广泛,包括中东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巴格达一天的光照条件变化、空袭的最佳进入角度、适合的投弹高度、每架飞机的投弹间隔、炸弹可能激起的烟尘高度和扩散时间、安装不同的延时引信后炸弹的侵彻能力、伊拉克核工厂的结构、伊拉克的核计划进度、防空阵地的部署……所有的这些均被记录在案。

以色列人碰到了一个问题:F-16战斗机携带2个1 300升机翼副油箱和1个800升机腹副油箱后的确可以不加油往返巴格达,但是根据美国的F-16使用规范,携带机翼副油箱后就不能携带炸弹,以避免投放副油箱时与炸弹碰撞导致事故。

经过再三考虑以色列人决定不理睬飞行规范,同时携带副油箱和2枚1000公斤炸弹。

经过试飞以色列人发现挂着炸弹投放副油箱并没有造成什么危险,于是确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且在训练中进行推广。

为了更加逼真的模拟轰炸环境,伊夫里找人根据美国提供的卫星照片和“”的情报,在沙漠中建造了一个类似伊拉克核工厂的建筑,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携带炸弹进行实战演练,并且检验轰炸的效果了。

日复一日,整个攻击计划日臻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F-16来到以色列,经过挑选的飞行员都训练的差不多了,攻击编队的协同飞行、轰炸都已经近乎完美。

1980年10月29日伊夫里得到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艾丹的消息,内阁已经基本同意空袭计划,艾丹打算挑个礼拜天行动,他认为星期天法国的基督徒专家们会离开核工厂去做礼拜,这样就不会因炸死他们而引起麻烦了。

到这一年年底,“摩萨德”传来的消息是伊拉克的进度很快,如果不出意外,次年7月至9月间核反应堆就要热起来了。

此时空袭计划顺利进行。

艾丹和希拉在一次预演攻击中分别坐进两架F-16B战斗机的后座,观看了整个空袭过程。

如他们所愿,整个攻击过程快速而流畅,飞行员们投弹精准,一切都同计划中的一样。

演习后根据演习结果计算出最少需要6架F-16战斗机执行空袭计划,再算上预备兵力,最终决定准备10架F-16战斗机和12个飞行员,其中8架出击,2架随时待命。

1981年5月10日凌晨,总参谋长艾丹、空军司令伊夫里带领一群空军高级官员悄悄来到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左恩空军基地,这是距离伊拉克最近的一个机场, “伊拉克小组”的其他成员和一群以色列空军最精干的飞行员早已在此等候。

伊夫里看着面前这群飞行员,尽量平息激动的心情。

他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曾经为了以色列在蓝天上鏖战,此刻他能体会到飞行员们的心情,也明白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危险。

伊夫里开始向大家部署这次任务,包括航线、飞行高度、攻击细节。

由于航程太远,目标又极为危险,因此整个攻击机群在目标上空的时间只有3分钟,也就是说,每架F-16只有不到30秒的时间进行投弹。

每架飞机只有一次攻击机会,如果攻击不成则必须返航,否则将拖累整个机组。

另外,攻击机群必须避免同约旦空军交火,一旦受到干扰无法解决,则应该放弃任务返航。

作战部署结束后,伊夫里又告诉所有的飞行员,此次行动由第一个从美国接受F-16的飞行员雷兹负责,在空中大家均要以雷兹的命令为准。

伊夫里此举倒不是多余,这次行动中的飞行员大都身居高位,有不少和雷兹的军衔相等,甚至还有比雷兹军衔更高的。

更有甚者,有一个某基地的总指挥官,听说这事儿后找到伊夫里软磨硬泡一定要参加,伊夫里没办法,就说你要参加可以,但你必须把自己的官位扔掉,当一个普通飞行员,谁知这个家伙立刻就答应了。

接下来艾丹的对大家进行了战前鼓气,首先告诉他们如果不行就回来,反正机会还多着呢;然后又告知他们一定要小心,如果不幸中弹就要尽量飞回以色列境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他们救回来。

出击时间定为下午,这样飞到巴格达时正好是傍晚,此时伊拉克的部队都在准备吃晚饭,防空火力相对最薄弱。

担任护航任务的F- 15已经先行升空,E-2C和直升机也准备起飞,前往预定的空域准备空中指挥和抢救飞行员。

攻击小组的队员们坐在加满油、挂好弹的F-16座舱里,随时待命准备起飞。

就在伊夫里准备发出允许起飞的命令时,贝京总理来电话,艾丹去接电话。

几分钟后他满脸沮丧的过来告诉伊夫里,攻击计划被暂停了。

这一事件的根由是贝京总理收到消息,说这次行动可能泄密了,他担心飞行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下令暂缓行动。

事后发现行动暂缓并不是个坏主意,好几枚炸弹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错误,真的投下去就有可能无法彻底炸毁目标。

看来老天还是在帮助以色列的。

1981年6月7日下午2点,西奈半岛埃左恩空军基地。

飞行员们已经坐进了座舱,地勤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共有8架F-16战斗机,其中6架F- 16A、2架F-16B;8架F-16分成两组。

每架F-16的机翼下携带两枚装有延时引信的1 000公斤炸弹和两个1 300升油箱,机腹下携带一个800升油箱。

每一滴油都是宝贵的,往返距离一共2 500千米,而且很长一段路程机群必须低空飞行,这已经是F-16战斗机的性能极限了。

和上次一样,担任护航任务的6架F-15战斗机先行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然后是E-2C和直升机,接着,F-16机群起飞了。

“巴比伦”行动开始了。

以色列以后又从美国引进了更加先进的F-16C/D,使得其空军实力在中东地区更加突显。

然而这次行动似乎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由于突然刮起的强烈西北风,机群采用自北向南的起飞方向。

这阵大风使得整个计划受到了影响,机群必须做一个大盘旋,这样就要绕过原先计划避开的亚喀巴湾。

亚喀巴湾是一个旅游胜地,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于是所有的游客都看到了头顶上飞过的以色列机群。

糟糕的是约旦国王侯赛因此时正好在他的游艇上欣赏美丽的海湾风光,他看到以色列的战斗机从自己头顶飞过,飞向西南方向的沙特阿拉伯。

于是他本着阿拉伯共同防御联盟的原则给阿曼国防部打了个电话,让他们赶紧提醒萨达姆。

不过萨达姆当时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向伊朗进攻,总之攻击机群从始至终没有受到任何伊拉克空军的威胁。

攻击机群的航线是沿着约旦、沙特的边境飞行,直抵伊拉克,预计来回共要飞行3个小时。

机群越过艾特拉湾。

似乎整个约旦、沙特和伊拉克的防空网都睡着了,机群没有收到任何电子告警信号,但是机群不敢有任何怠慢。

整个编队共14架飞机,以密集编队飞行,以色列人将飞行高度控制在100米左右的超低空,速度为 750千米/小时,编队保持严格的电子静默,连飞机间的无线电通话都被完全禁止。

此时他们得不到任何支援,只有依靠飞机自身的导航设备飞向目标。

在经过预期的沙尘暴时,编队将飞行高度升至180米左右,从上面越过了风暴,然后再次下降高度,避免被雷达探测。

大约飞行1小时后,仪表显示机翼副油箱的燃油已经耗尽,应该扔掉副油箱了。

几分钟内,F-16群扔掉了副油箱,卸去了负载的飞机机身突然一轻,变得好操纵起来。

飞机加速至800千米/小时,面前已经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绿洲。

机翼下方伊拉克的农田和果园飞速的掠过,人们抬头看着这群不速之客如同闪电般划破天空,但却不知它们将飞往何方。

让以色列人感到迷惑的是伊拉克的防空导弹毫无动静,天上也没有出现拦截的敌机。

此时机群已经深入伊拉克腹地,雷兹指挥编队爬升高度,巡航速度增至900千米 /小时。

攻击编队已经飞到了底格里斯河上空,前面就是巴格达市郊。

“欧西瑞斯”核工厂位于巴格达西边17千米的艾它维塔镇,按照计划,攻击机群应当从西边绕过去,不让城里的居民发现他们,然后以一个大湖的湖心岛为拉起点爬升,从2 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东俯冲攻击。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算顺利,雷兹开始向城西边飞,F-15战斗机则爬升高度准备空战。

然而雷兹眼前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大湖就在眼前,但是湖心岛却消失了!(事后得知前一天由于底格里斯河水位上涨,湖心岛被淹没了。

)雷兹顾不上去研究这一奇怪的现象,他是整个攻击编队的长机,他必须第一个准确投弹。

向东看,在照片中看过无数次的核工厂就在不远处,同沙漠中的模型相比,这个目标显得好看多了,工厂中间最高的圆顶就是核反应堆。

雷兹将火控转为空地模式,开加力,将飞机增速至1 000千米/小时,接着滚转180度调整飞机进入俯冲,然后滚转回来,保持以35度倾角正对着核工厂俯冲。

在1 200米高度,平显上的投弹光环准确的套住了目标,耳机中传来“滴滴”的投弹提示声,雷兹按下投弹按钮,两枚1 000公斤炸弹摇摆着脱离了机身,直冲核反应堆而去。

雷兹立刻向左压杆然后猛拉,以8个g的过载盘旋,做出规避导弹的机动,同时抛出热干扰弹和箔条干扰。

不过没有导弹的告警声,只能听见下方传来零星的高炮射击声,由于伊拉克士兵必须逆光射击,因此炮弹根本没有准头。

剩余的F-16以5秒为间隔开始俯冲,一切都如同计划中那样,当第二小队进入时,整个目标区已经烟雾弥漫,不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们依然准确的投弹。

那个基地指挥官是最后一个投弹的,他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他还是根据前面的弹着点判断了攻击位置,他的炸弹没有命中反应堆,但却准确的把周边的工厂给摧毁了。

每架飞机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都不一样,以保证将反应堆从里到外彻底摧毁。

根据事先的计算,命中8枚炸弹即可达到摧毁目的,但是他们一共投下了16枚炸弹,仅仅3分钟内,整个核工厂混凝土墙壁倒塌,反应堆被彻底摧毁。

事后据伊拉克的记者报道,有两枚炸弹穿过了墙壁直达地下室,却没有爆炸,看来做好备份工作多派几架飞机是必要的。

“碳棒,我是凿子1号,凿子和串子全部查理。

”“查理”是任务完成的,希拉此时坐在指挥机里,对这个好消息简直难以置信。

“全部查理?”希拉决定再次验证一下。

“正确,全部查理!正确!”雷兹再次肯定。

“全部查理!”希拉立刻将好消息传给国防部,艾丹、伊夫里和一群空军高级官员眼巴巴的守在地图面前已经一个半小时多,此刻终于安心了。

艾丹拿起电话,给闷在家里等消息的贝京总理打电话。

从行动一开始,舞台上的主角就是那群无畏的飞行员了,这些高官们都只能像观众一样在台下看。

编队已经重新集结好,按原路返航。

护航的F-15战斗机也加入编队,14架飞机爬升至10 000米高空,将巴格达和燃烧的核工厂扔在身后。

伊拉克空军依然毫无动静,或许直至此时萨达姆还没有得到消息。

“凿子1号,我是碳棒。

战果如何?”希拉问道。

“良好。

一切按计划进行。

”雷兹答道。

“伤亡?” “可能有炮弹擦伤,无飞机损失。

” “好吧,祝你们好运!” 机群飞越幼发拉底河,高度上升至14 000米,速度增至1马赫,沿着约旦、沙特边境向以色列返航。

约旦防空网紧张的监视着攻击机群,战斗机也已经起飞,但是最终没有对其进行拦截,虽然此时的 F-16是脆弱的,但是F-15战斗机依然杀气腾腾。

终于进入了以色列领空,14架飞机依次降落在跑道上,此时F-16战斗机基本上都烧光了最后一滴油。

地勤们,纷纷察看自己保养的飞机,不过所有的飞机都完好无损,连一块弹片都没有沾上。

伊夫里按捺不住激动,抓起桌上的麦克风大声向飞行员们贺喜,并且命令他们立刻升空以空军的传统来一次着陆。

于是机群在加满油后再次升空,开加力超音速通场,以喧嚣的音爆结束了这次传奇般的空袭。

这次行动后不久,埃左恩机场便关闭了。

根据谈判的结果,它将跟随西奈半岛一起归还给埃及,“巴比伦”行动将成为它永远的荣耀。

如同事先所预料的,多个国家对以色列表示谴责,而伊拉克更是表现的。

不过萨达姆心里明白,拳头不硬叫的声音再大也没用,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美国在空袭后曾经一度暂停给以色列交付F-16战斗机,但也仅是走走形式。

对美国空军和通用动力公司来说,以色列的行动让他们感到惊讶,这已经超出了F-16战斗机的性能范围。

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从此F-16战斗机很顺利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推广。

对以色列空军来说,“巴比伦”行动的成功,意味着他们完全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现在,羽翼丰满的新一代以色列空军摩拳擦掌,把目光投向东北方向的贝卡谷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国力如何?拒不割地它在邯郸反杀秦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在的国力如何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战国末期有场“长平之战”,的让赵国损失了45万精锐。

据史书记载,赵国在此战中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青壮年男子,然而就在这样的溃败之后,赵国依然能还是能与秦国匹敌的强国。

它不仅不遵守停战和约,坚决不割地,还在长平之战过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57年),在邯郸反杀入侵的秦国。

这场战几乎把秦国打废,秦国十年不敢打赵国的心思,一直到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才又一次带兵伐赵。

拒不割地 公元前259年,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损失45万大军。

公元前258年,攻陷赵国武安、皮牢。

长平之战,坑杀赵降卒45万,消息传到赵国,就足以让所有赵国人胆寒。

后来秦军占领上党郡全郡,之后他们并不想就此收手,白起兵分三路继续向赵国逼近,第二年,占领赵国武安、皮牢两地,兵锋甚锐,有直取邯郸、灭赵之意,已经大病一场的赵国,自然是无法抵抗白起的。

应侯怕白起灭赵后,功劳会盖过自己,便成功说服秦王同意与赵国谈和。

条件是割 韩 的垣雍和赵国六座城池。

长平之战时天下形势 然而赵国偏不割地。

长平之战和白起之前直逼赵国的气势,难道还不足以吓破赵王()的胆吗? 实际上,秦国退兵后,赵王就要立刻派人去商议割地事宜,遭到了丞相虞卿的坚决反对。

虞卿认为,长平之战秦国损失半数精锐,国内空耗,所以才愿意撤兵谈和。

现在赵国割地的话,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白拿六座城池,这是助长敌人的力量! 赵王当然被打怕了,虞卿,但他也得思索三分。

此时楼缓来到赵国,赵王将虞卿的意见告诉给了他,请他出主意。

(楼缓是灵王派去秦国的间隙,现在被秦国收买当了反间,而赵国不知此事) 楼缓自然要劝赵王割地,他挑拨合纵国之间的关系,说其他国家准备趁赵国虚弱时来犯。

把地割给秦国,会让其他国家狐疑而不敢轻举妄动。

虞卿听说楼缓之言后,再次觐见赵王,劝他说:“是秦国的仇敌,赵国若非要割地,不如把地割给秦国。

齐国得地,秦国必定怀疑天下再次合纵,必定要送来重礼讨好赵国。

” 赵王听了虞卿的话,派他去送地给齐国,秦国得知此事后果然派使者来送礼、联姻。

公元前259年9月,秦王()再次兴兵攻打邯郸,白起认为时机不佳,拒不担任主帅之职,秦王只好派王龁担任主帅。

最开始,担任主帅的人是,秦军不仅没能围住邯郸,连战场的主动权都无法掌控。

秦王又增兵援助,战况仍然不乐观,王陵得援后出击,损失惨重。

秦王又派王龁担任主帅,此时战局早就不利,赵军占据着主动权,邯郸坚守不下,诸侯们救赵的援军又逐步逼近。

抵抗的同时,赵王派去搬救兵,楚王的态度一直很不明确,在的威胁和窘辱下同意让春申君率十万大军救赵。

魏王也派兵来援,但他遭到了秦王的威胁:“秦军的胜利指日可待,谁敢救赵,我第一个灭谁。

” 于是魏王让军队驻扎在 鄴 不动,有坐山观虎斗之意,窃符救赵,斩杀魏军主将,挑选八万精兵准备与赵国共存亡。

公元前257年,信陵君率领魏、楚、赵联军,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秦将王龁率领军队落荒而逃。

此次胜利史书虽然是一笔带过,但也可以看见其对于赵国的意义。

不仅是秦将郑安平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赵国(以军唯一一次投降),此战还打得秦军十年不敢对赵国有想法,一直到公元前248年,秦国才再次展开了对赵国的侵略。

赵国一直都是唯一一个,能在军事上与秦国为敌的国家,虽然的确比秦国弱,但如果能发挥出赵国全部的实力,是完全不虚秦国的。

邯郸之战,信陵君率领三国联军大败秦军,就足以看出天下若是坚持合纵,若有一个贤能之人做统帅,是在各个方面都不输秦国的。

然而六国包括赵国,总是要自己作死,赵国先是赶走,后又杀死,自损羽翼。

六国表面少合纵,实际上互相勾心斗角,自弃盟友。

如果魏王能重用信陵君,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么样的?对古代有着什么影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