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削皮后怎样不变色?梨子能空腹吃

梨子削皮后怎样不变色 梨子削皮后会变色是因为被氧化,原理和苹果差不多,只要隔绝氧气都不会变色。
方法有:
【千问解读】
说到梨子,相信很多人都吃过,梨子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梨子皮的营养比梨肉要高许多,很多人吃梨子都会削皮,那么梨子削皮后怎样不变色?梨子能空腹吃。
梨子削皮后怎样不变色梨子削皮后会变色是因为被氧化,原理和苹果差不多,只要隔绝氧气都不会变色。
方法有:浸泡在凉开水里、用保鲜膜包裹或者吃到肚子里等等。
梨子能空腹吃。
梨子中的纤维素、果胶含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富含糖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空腹时吃梨子能帮助补充能量;而且空腹吃梨子,含有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出宿便,有效的防治便秘。
梨子什么时候吃最好
饭前半小时或是饭后1小时吃。
梨子是低热量的食物,含有一定糖分,在饭前半小时吃梨子,能帮助缓解饥饿感,降低食欲,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帮助减肥;而饭后1小时吃梨子,能促进食物消化,帮助预防便秘和消化性疾病。
虽然说空腹时能吃梨子,也能给身体带来一些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
梨子中是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空腹食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肠胃不适;再加上梨子性凉,一些肠胃虚弱的人群空腹吃梨子的话,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哪些人不适宜空腹吃梨子
梨子性凉,脾胃虚寒的人群、有胃病的人群、肠胃不好的人群都是不宜空腹吃梨子的,容易伤害脾胃,导致腹泻的现象发生,建议可以先吃点其他食物后,再来吃梨子。
高考地理:模拟题及真题是怎样考辐射概念的?
下表为该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辐射收支平均值(单位:W/m2),其中,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
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期内,该地白天 A.28日天气晴朗无云 B.29日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 C.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 D.31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 2.该河谷30日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 B.太阳辐射强 C.焚风效应增强 D.冷空气下沉 参考答案 1.D 2.D 试题分析 1.28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是四天中最少的,应该是天空多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导致的,A错误。
白天大气透明度高,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B错误。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入射辐射量应该是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和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之和,31日地面反射率最低,C错误。
31日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最多,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减去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差值最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D正确。
故选D。
2.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温度降低和大气逆辐射减弱。
冷空气下沉利于地面降温,D正确。
夜间、白天植被覆盖率基本相同,A错误。
夜间没有太阳辐射,B错误。
焚风效应增强,应该是增温,C错误。
故选D。
二、(2024·广东·高考真题)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 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参考答案 1.B 2.D 试题分析 1.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植被带对应热带季风气候,7-9月降水量远大于2-4月,2-4月由于降水较少,云雾日数少,天气以晴朗为主,故此林冠之上的大气逆辐射较弱,B正确,A错误;热带季雨林的植被覆盖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C;2-4月相比于7-9月西双版纳更远离太阳直射点,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D错误。
故选B。
2.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当地热带季雨林林冠层表面温度也会出现季节变化,夏季高于冬季,A错误;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总是高于大气逆辐射,因此林冠层有效辐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是正值,这表明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始终是大气的一个热源,是林冠层向大气提供热源,B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林冠层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差值在夏季较冬季小,说明林冠层有效辐射夏季小于冬季,林冠层对大气的加热效果夏季小于冬季,D正确。
故选D。
三、(2024·安徽·高考真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2.观测期间该地①第1天晴朗无云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 参考答案 1.B 2.D 3.B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
答案选择B。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且太阳辐射出现两个峰值,说明有云层遮挡阳光,所以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3.结合第二小题结论,四天内趋于可能经历降雨过程,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降水集中在5-6月,主要是5月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蒸发量大,阴雨天气较多,因此可能出现在6月1日前后,故B正确;4月气温尚未回升,阴雨天气可能性较小,故A错误;冬半年新疆地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故CD错误。
答案选择B。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削皮后的菠萝如何保存
菠萝(学名:Ananascomosus(Linn.)Merr.),茎短。
叶多数,莲座式排列,剑形,顶端渐尖,全缘或有锐齿,腹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边缘和顶端常带褐红色,生于花序顶部的叶变小,常呈红色。
②菠萝怎么保存1、如果是完整的菠萝,可以把菠萝放在阴凉通风的容器里面,在容器里最好再铺点碎纸,然后温度控制住11度到13度左右。
2、如果是已经切好的菠萝,可以考虑把菠萝泡在盐水中,这样可以让菠萝的果肉和空气隔绝,还可以增强菠萝的味道和口感。
③泡过盐水的菠萝怎么保存泡过盐水的菠萝可以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
菠萝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
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被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
叶的纤维甚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
④切过的菠萝怎么保存切过的菠萝可以保存在一个比菠萝大的器皿里,然后加入适量水,并在水里加2小勺盐,水应没过菠萝。
也可以将切开的菠萝用保鲜膜包好,放在置于7摄氏度以上的蔬果槽中(菠萝在6℃—10℃下保存,不仅果皮会变色,果肉也会呈水浸状),冷藏的话可以保存2天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