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原文及赏析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版
【千问解读】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版本二) 译文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
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
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注释 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
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木叶:树叶。
“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
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
委婉自然外,还有另一特点,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
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
“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同。
这首词和纳兰的其他词比起来,风格相同,仍然是婉约细致。
这首词几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晓风残月何处”一作“展粉衣香何处”,“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
且不谈哪一句是纳兰的原句,这考据,现下还难以确定出结果来,但这恰好给读者增加艺术对比的空间。
比较各个版本,就“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两句来看,“黄叶”和“木叶”二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都是常见的,然就两句整体来看“木叶纷纷”与“黄叶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围上看,显然前者更为强烈一些,后者增加了一个意象“青苔”,反而导致悲秋情氛的减弱。
“晓风残月何处”与“展粉衣香何处”则可谓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词句,在营造意境上比后者更有亲和力,词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迹象;“展粉衣香何处”则可以在对比下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强词的情感程度。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清朝推出的迁海令指的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和顺治朝海禁令分别在什么地方
自宋明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的航海贸易相当发达,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
而清朝的迁海令却使得数百年来的航海成就。
迁海令又名迁界令,是中国清朝政府为对付明朝遗臣郑成功在台湾的郑氏王朝,以断绝中国大陆沿海居民对其之接济的政策。
自宋明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的航海贸易相当发达,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
而清朝的迁海令却使得数百年来的航海成就毁于一旦,沿海地区千里无鸡鸣,航海贸易一落千丈,迟迟都不能恢复。
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航海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最终让西方的军舰横行于中国海上。
朝海禁令和迁海令的区别 《禁海令》和《迁海令》都是针对当时台湾郑氏政权的行动.禁止对台湾贸易进而令台湾得不到生活、军事等物资的补充.《迁海令》是《禁海令》的延伸,《禁海令》内容只是从派兵把守沿岸,严查走私;而《迁海令》是将所有的沿岸居民迁入内陆,彻底断绝走私。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颁布了《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而迁界之事在《实录》中有详细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清军厦门战役失利之后不久,浙江监察御史季振宜旧事重提,又上书分析征伐郑军的形势,建议在禁海的基础上实行迁界.他认为,东南之地本是天下最为富庶之地,全国的赋税大半出于东南,但近年来由于郑军成为闽、浙、江南三省之重患,朝廷屡次用兵,以至各地饱受战火蹂躏,民生凋敝.要想从根本上扫平郑成功,朝廷须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船,不习水战的子弟还须冒风波之险前去征战.因此,季振宜建议:闽、浙、江南等地应首先注重防御,而后才行征剿之策.防御之法应以断绝郑军物资来源为主,福建的漳州、泉州、兴化、福州,浙江的温州、台州、宁波、杭州、嘉兴,江南的崇明、江阴、通州、镇江等处,应由督抚镇、都统、章京等官员驻防,各率精兵,严密防守,可使三省之兵声讯相通,互相支援,如此一来,郑军无处可补给,只能。
顺治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传旨“此奏内事情关系重大,着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详察议奏.”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清廷下达《迁海令》,以保证《禁海令》的施行.《迁海令》亦称《迁界令》,是《禁海令》的扩大和补充,是更为严厉的政令,具体内容是: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六省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居民官兵全部迁移到界线以内,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沿海滨向内若干里界线由各地官兵划出,并严令军民人等不得私出境外,违者处斩.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令》开始实行,清政府勒令东南沿海五省滨海三十里的边民迁离故土,并沿内迁三十里处开挖两丈、两丈余宽的壕沟,临沟筑起四尺余厚、八尺余高的城墙,每五里设一个炮台、二个烟墩、三十里屯兵.秦汉时期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修筑在草原与田园之间的“长城”,如今修筑到了内陆与海洋之间。
随机文章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出处,英格兰修士提出的理论引发文艺复兴疾病恶魔别西卜,地狱的宰相古希腊人严重的苍蝇之王石头鱼有毒为什么能吃,让人致命的毒在哪里/怎么祛除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海拔更高/热量交换少/平均气温低20℃以上科学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十大世界重大科学发现(颠覆人的三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司马令姬6岁当皇后,一生经历三朝五帝
我们都知道,帝是一个荒淫无度之人,他18岁即位,在位仅一年就不想干了,于是把之位让给了自己6岁的大儿子。
宇文阐于公元579年即位称帝,是为北周静帝。
皇帝立后是一项封建礼制,周静帝宇文阐虽然年幼,但是当了皇帝就要按照祖上的礼制来,所以登基后没多久,太上皇宇文赟就张罗着为自己的皇帝儿子找一个媳妇儿,荥阳公司马消难的女儿司马令姬因身世、年龄、长相等都符合标准,所以成了最佳人选。
就这样,年仅六岁的宇文阐和年龄相仿的司马令姬成了亲。
但是二人在一起不到两年,司马令姬就受父亲司马消难的牵连被贬为平民,二人的结合本来就是大人一手操办的,所以最终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无非还是一场政治斗争,宇文赟让位给自己儿子宇文阐后,因为担心儿子年幼无力理政,所以任命作为辅政大臣。
只知道,儿子又年幼不懂事,北周的实际权力自然牢牢掌握在了丞相杨坚的手中。
司马令姬嫁给宇文阐后,司马消难成了国丈大人,但是身为丞相的杨坚却把他架空了,这让司马消难很是不满,于是司马消难联合尉迟迥打起了反对外戚杨坚的旗号起兵造反。
杨坚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以重兵击败了司马消难的反叛军,司马消难兵败后逃到了南陈国。
受此影响,仅当了两年皇后的司马令姬便被杨坚贬为庶民。
无依无靠的司马令姬在民间生活了几年,没过多久杨坚就杀了宇文阐,取北周而代之建立了,司马令姬对宇文阐的幻想已经破门,年幼的她为了生存下去,最终改嫁给了隋朝的司州刺史李丹为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没了一国之后的荣耀,但是司马令姬却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她衣食无忧,而且丈夫对她很好,对于一个经历过苦难的女子来说,这或许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吧。
据说,司马令姬一直活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才离世,和历史上的其她妃嫔相比,司马令姬应该说是及其幸运的。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杰里科3弹道导弹简析,射程5000公里可打击中东所有国家南风法则的作用,对下属给予的温暖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