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最信任的戴康二公,指的都是谁?为何最终有一人被弃用
【千问解读】
说到蒋介石最信任的特务头子,众所周知是戴笠,然而但是和他并肩的还有一位,甚至在国民党内部称为戴康二公,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蒋介石最信任的戴康二公,指的都是谁?为何最终有一人被弃用。
其中的“戴”,自然就是戴笠。
戴笠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希姆莱”,被美国杂志称为“中国近代最神秘的人物”,他是黄埔学生,可与在战场上迅速崛起的黄埔将领不同的是,戴笠30岁考入黄埔六期,但是最后却没有毕业,所以他想要崛起的话必须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路。
1927年蒋介石被逼通电下野后,寓居上海,准备携宋美龄去日本。
戴笠听说蒋介石下野的消息后,急得奔赴上海,虽然想要给蒋当警卫的计划没成功,但是却被蒋的侍从室副官胡靖安招揽,开始了情报工作,蒋介石复出后没多久,胡靖安被派出国学习,戴笠成了无根浮萍,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拦住了蒋介石的车,险些被枪毙,但是他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此后,他见蒋介石畅通无阻。
戴笠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创办了军统,让军统在二战中成为和英国军情六处、德国党卫军、美国中情局和日本特高科齐名的全球特务组织。
蒋介石还是比较有用人眼光的。
戴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并没有去部队里面担任军官,而是被蒋介石派到了北洋军阀的地盘去做情报搜集工作。
军统局,在抗日战争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41年军统局截下日本的密电,提前知道了日军准备要袭击美国珍珠港。
当时老蒋想要和美方打好关系,将密电传给美方,但是美方并没有重视。
戴笠控制部下是恩威并济。
就是给部下金钱、官职,也给部下坐牢,他绝不允许部下走权贵之门,去钻营做官,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和沈醉,又称“军统四凶”。
而他们对戴笠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那么又是什么让蒋介石如此信任戴笠呢?
首先戴笠这个人善于观察,他发现蒋介石每次发号施令都会用到“手令”,但是这种明面上的东西对特务们来说是非常忌讳的,他们往往是要做到不留一丝把柄的,戴笠也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凡是谈非常敏感的话题,戴笠从来不用什么文件,全都是亲自去见蒋介石进行口述,而且这一点蒋介石也是看在眼里,还有一点就是蒋介石非常注重外在的仪表,戴笠也抓住了这一点,每次去见蒋时都会将自己打扮的体面一点,一来二去,蒋介石也发现了戴笠这个人粗中有细,行事小心却又不失大度,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所以蒋介石对他这个“第一印象”是不错的。
而蒋介石这个人用人也是有两点要求的,第一点看看这个人的出身,首先是不是黄埔军校毕业或者是不是浙江人,其次看他的推荐人,第二点就是他最讨厌那些结党成派贪污舞弊的小人,但是这两点戴笠都能把控好。
这是蒋介石一方面的用人之道,而戴笠之所以能深得老蒋的信任,其实靠的是自己,主要靠三点,缺一不可。
第一点就是表达自己的衷心,蒋介石在来到西安考察之时,戴笠时刻以随从的身份紧跟其后,更是为蒋介石的安全做足了保障,这一点蒋介石当时感觉非常满意。
第二点就是戴笠拉拢人脉的能力,他看准的不是别人,而是宋美龄和宋子文兄妹,宋子文有一次曾在上海差点被人暗杀,后来针对宋子文的这次经历,戴笠亲自负责起了他的警卫工作,这一点宋子文识从心底的感激他,而且渐渐的两个人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第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戴笠脑子非常清楚,他认为自己只是一名特务,这种工作时间一长名声必臭,所以将来蒋介石也未必会饶过自己,所以他提早向军界发展,所以他花重金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海军情报官来华之时,在蒋介石面前亲自推荐戴笠出任海军司令官。
但蒋介石也是老谋深算啊,为了防止万一,蒋介石成立了五人小组,这是蒋介石最险恶的一招棋,所以尽管戴笠深谋远虑,他终究是逃不过蒋介石的手掌心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戴康二公中康指的是谁?他就是康泽。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戴笠手下有军统,无孔不入,无处不达,康泽手下有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有必要来说一下国民党早期最强有力的特务系统——复兴社。
这个组织全名叫“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宣传口号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简而言之,就是宣扬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维护蒋介石本人权力的私人特务武装。
复兴社的成员,主要是由黄埔军校毕业生组成,主要的领导人包括戴笠、康泽、滕杰、贺衷寒、胡宗南、郑介民等13人,号称“十三太保”。
请注意,戴笠后来掌握的军统,正是由复兴社特务处演化而来的。
起初,整个复兴社实力最强大的并非戴笠,而是康泽和他手下的别动总队,甚至连“复兴社”这个名字,都是康泽参考德意法西斯制度而取的。
请注意康泽的这个“别动总队”,成立于1931年,而且是蒋介石特批成立的,康泽任少将总队长,在土地革命时期,简直就是红军噩梦一般的存在,就连主席都说:“这个康泽,正是当初捣毁瑞金的元凶。
”
国民党军在江西展开连续几次的“围剿”运动中,康泽都表现得非常活跃,由于他手下的那些别动队队员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所以康泽往往会把他们化整为零,遍布各个村落,通过乔装打扮混进老百姓的队伍,来破坏红军的行动,死在他们手上的进步人士不计其数。
别动总队的表现,让蒋介石大为赞赏,所以康泽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一跃成为蒋介石面前的大红人。
康泽为了吹捧蒋介石,还亲自动笔,给别动总队编写了《队歌》,是这么唱的——“大哉中华,代出贤能。
历经变乱,均能复兴。
蒋公中正,今日救星。
我们跟他前进前进!复兴复兴!”
瞧瞧这马屁拍得,老蒋能不喜欢他吗?
那么,既然康泽如此受老蒋的重用,为何后来却被戴笠甩得没了踪影呢?
这主要是因为他野心太大,在和蒋经国的争斗中失败,最后只能是黯然出局。
在康泽当红之际,一度传出他有可能成为蒋介石的接班人的说法,咱不管这种说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反正康泽本人是信了,所以当他听说蒋经国回国后,便开始与蒋经国明争暗斗。
可想而知,你再受重用,那也比不过人家太子啊,所以,就连他起家的别动总队也被瓜分,组成了远征缅甸的远征军,而且康泽本人还没有统兵之权。
就这样,康泽算是彻底被架空了。
虽然没有了以前的势力,但不得不说康泽依然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1947年,康泽又被重新起用,担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并于次年参加了襄樊战役。
在襄樊战役中,国民党军全线溃败,康泽本人也被俘虏了。
有趣的是,当蒋介石听闻襄樊失守的消息后,还信誓旦旦地说:“以康泽的忠诚,他一定不会当俘虏,一定会像张灵甫那样以身殉国的。
”
但是,康泽让蒋介石失望了,不但当了俘虏,而且还积极配合改造,并于1963年被特赦。
以上就是蒋介石最信任的戴康二公,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索额图对康熙帮助很大,为什么康熙却不信任他呢?
钟离昧为什么会失去楚霸王项羽的信任呢?
很多人看到这,就认为钟离昧是有多啊,不可否认你也是,但跟韩信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怎么敢说刘邦因为你才不敢打韩信的呢? 钟离昧是手下的大将,四年(公元前203年),楚军把刘邦围困于荥阳,陈平向刘邦献计,离间项羽君臣,钟离昧自此失去项羽的信任。
垓下之围时,钟离昧逃离了项羽的阵营,回到了楚国。
汉五年(前202年),垓下之战后,项羽在东城被杀,刘邦带军队回定陶,在诸侯的怂恿下,于定陶称帝(汉六年前201年二月),收了韩信的兵符,改封韩信为楚王,封地就是以前项羽的封地。
当初,韩信在项羽阵营做执戟的时候,跟钟离昧关系很好,钟离昧多次向项羽引荐韩信,等到韩信被封楚王之后,钟离昧就来投靠韩信。
刘邦听说钟离昧在楚国,就派人来抓他,但是韩信一直派兵保护钟离昧,刘邦无从下手。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向汉高祖刘邦告发楚王韩信要谋反,刘邦就问诸将怎么办?诸将们都想发兵攻打韩信,但是刘邦认为不是好主意, 刘邦就去问陈平,陈平认为,大汉军事实力不如韩信,将领也不如韩信,直接攻打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攻打不如智取,于是对刘邦说,“古代天子经常巡视地方,召见诸侯,你就假装巡游云梦泽,在陈州召见诸侯,这里在楚国的西边,离韩信的地盘很近,你让人召见韩信,韩信肯定会来见你,到时候抓住他,只需要一个武士就够了,” 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依计行事到达云梦,韩信果然来朝见自己。
这里有个常识,诸侯对天子,有三大义务,一,跟随作战,二,交土特产,三,朝见天子。
皇帝让你来朝见,你不能不来,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也是为什么没人支持项羽称帝了,称帝了诸侯王对皇帝就有义务了。
所以,这时候韩信就面临一个问题。
去见刘邦,那是,如果刘邦当场将他杀了,或者把他绑了,怎么办?到时候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不去见刘邦,那不是心虚?就坐实了造反,而且,诸侯拒绝朝见天子,天子可以派兵攻打的,到时候不是名正言顺的攻打你?韩信想发兵抵抗,拒绝前往,但是又怕打不过,即使打赢了,也没办法统一天下,到时候还是死,而且有点侥幸心理,认为刘邦不一定是要抓他的。
这时候就有人对他说,“刘邦一直都想杀了钟离昧,这个时候如果你杀了钟离昧,把他献给刘邦,刘邦肯定很高兴”。
钟离昧听说后,就对韩信说,“刘邦之所以不敢打你,是因为我在这里,如果你杀了我而去讨好刘邦,你今天杀了我,下一个死的就是你自己。
”韩信没有听,钟离昧知道多说无意,于是自杀而亡。
韩信带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刘邦命武士把他绑了,韩信这时候才明白,刘邦是对他不放心,要削藩了,无奈地说:“果若人言,‘;;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把韩信绑上了车,到了洛阳才放了他,削了他的王爵,贬为淮阴侯。
回到问题,钟离昧怎么敢大言不惭的对韩信说,“因为我在这里,所以刘邦不敢对你下手?”。
韩信有多牛,不用我说了吧?人称兵仙、战神,打仗基本没输过,还打败了同样从没输过的项羽,项羽多牛也不用我说吧?而钟离昧呢?只是项羽手下的一个将领而已,也没什么彪炳史册的战绩,(当然,我认可是因为项羽失败了,所以项羽阵营的历史没有记载的),至少他的名气和功劳都不如龙且的。
这样一个钟离昧,敢韩信面前说大话? 后来我明白了,钟离昧代表的是项羽在楚国的势力。
要知道,韩信在打败项羽之后,带着诸侯们回定陶,等到了定陶,刘邦再次进入韩信的军营,把他的兵符偷了,夺了他的兵权,把齐王改封楚王,韩信去做楚王,是没有多少军队的。
而韩信的楚国,跟项羽的楚国,基本重合了。
这是项羽的楚国,这是韩信的楚国。
就是说,韩信统治的是项羽的基本盘,项羽虽死,但是在楚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韩信想统治楚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取得楚国的豪强、富户等旧势力支持他,这也是为什么韩信冒着生命危险收留钟离昧了,绝不是韩信重感情讲信义,而是他需要拉拢原来楚国的旧势力,来协助他统治楚国,钟离昧是楚国旧势力的代表,拉拢钟离昧就是表示跟楚国旧势力合作。
这跟、喜欢娶寡妇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拉拢地方豪强,来完成自己的统治。
如果钟离昧在韩信身边,没有强大军队的韩信,可以跟钟离昧合作,那么他们联合起来的破坏力还是非常大的,而如果钟离昧被杀,韩信虽然是楚王,也很难调动楚国的力量对抗刘邦、 韩信是前201年2月封的楚王,同年就被刘邦擒了,韩信的楚王也就做了几个月,几个月很难在楚国形成影响力的。
正因为如此,钟离昧才敢在韩信年前说话这样的大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