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乐果所含维生素 C 是苹果的21倍春天吃好处多多
【千问解读】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水果纷纷进入丰收季节,其中一种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的水果——芭乐(又称番石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适当食用芭乐不仅可以为身体注入活力,还能帮助改善肠道功能,但同时也有一些食用上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一、春天吃芭乐的好处
1、维生素C宝库
芭乐的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某些数据来源显示其含量甚至是苹果的21倍以上。
维生素C作为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铁质吸收、维护皮肤健康、加速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人们易受病毒侵袭,此时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感冒和抵抗其他疾病的侵害。
2、膳食纤维助力通便
芭乐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这些成分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增加饱腹感,并能有效防止便秘。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适时摄取芭乐可以协助清理肠道垃圾,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3、其他健康益处
除了上述优点,芭乐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钾、磷、铁等,以及维生素A等其他维生素群,能够整体提升身体健康状况,有利于心脏健康、增强记忆力、改善视力,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管理。
二、食用芭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尽管芭乐有着诸多益处,但在食用过程中仍需遵循以下几点:
1、适量原则:
尽管芭乐有益健康,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特别是对于肠胃较弱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来说,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
2、糖尿病患者注意:
虽然芭乐本身的糖分相对较低,但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果糖,糖尿病患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3、过敏反应:
如同其他食物一样,有些人可能对芭乐过敏,初次尝试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瘙痒或其他过敏症状,若有过敏史则应谨慎食用。
4、药物相互作用:
芭乐中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可能与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产生交互作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5、储存方式:
芭乐最好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切开后的芭乐要及时食用,以免维生素C流失或滋生细菌。
总结起来,春天食用芭乐不仅能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维生素C来强化免疫系统,通过高纤维含量促进肠道健康,但也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的饮食需求,科学合理地享用这一水果界的瑰宝。
吃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该如何食用才正确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生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味增香,更有深厚的药膳价值。
然而,民间流传着 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的说法,这不禁让人疑惑:生姜到底要不要去皮?本文将深入剖析生姜的功效、去皮与否...
2024-03-15 15:09阅读全文 >>
服用不到一周竟然减重7斤炒米水有哪些神奇功效
近期, 炒米水这一古老而传统的饮品再度引发热议,不少人在短短一周内声称仅通过饮用炒米水就成功减重达 7 斤,这样的显著效果令人惊叹不已。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炒米水与减肥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可能带来的神奇瘦身效果,并...
2024-03-14 11:54阅读全文 >>
火锅餐桌上的明星食材贡菜究竟是什么菜
火锅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其丰富多样的食材中,有一款名为 贡菜的独特蔬菜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贡菜不仅口感鲜美,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在尽情享用的同时,了解其属性与食用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一、什...
2024-03-14 11:45阅读全文 >>
白菜与某些食物同食需谨慎避免无病找病
白菜作为我国餐桌上的常客,以其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喜爱。
然而,如同许多食材一样,白菜在搭配食用时也存在一定的禁忌。
本文将揭示白菜的 死对头,提醒大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避开这些不适宜的组合,以免对健康产生...
2024-03-13 15:13阅读全文 >>
凉粉果不仅仅是可以做凉粉还有这3种吃法
薜荔果,又称凉粉果、木馒头,是桑科植物薜荔的果实,因富含果胶而常被用来制作美味可口的凉粉。
然而,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远不止于此,除了制作清凉解暑的凉粉之外,薜荔果还有多种创新吃法,且对身体有着诸多健康益...
2024-03-12 13:18阅读全文 >>
自加热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该如何安全食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市面上的自加热饮食产品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
这类产品以其快速加热、无需外源热源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人追求便利快捷的生活需求。
然而,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自加...
2024-03-11 13:08阅读全文 >>
春季采摘野菜该如何辨识与避免有毒品种确保餐桌安全
春天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阿姨们热衷于采摘野菜的好时光。
绿意盎然的田野间,各种野菜纷纷破土而出,成为餐桌上的一抹自然鲜香。
然而,在享受这份大自然恩赐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那些隐藏在繁花嫩叶间的...
2024-03-11 12:52阅读全文 >>
中华传统美食花胶究竟是什么东西有哪些养生功效
花胶,又称鱼肚,是中华传统美食中的珍馐佳品,也是中医食疗和药膳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它源自各类大型鱼类的鱼鳔,经过特殊工艺晒干后形成,富含胶原蛋白、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不仅口感醇厚,营养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2024-03-10 10:27阅读全文 >>
春季食用丝瓜的益处及禁忌人群
随着春天的到来,新鲜蔬果纷纷上市,丝瓜便是其中一种富含营养且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
丝瓜不仅口感清爽,其内在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也相当显著。
一、春季吃丝瓜对人体的好处 1 、 利尿消肿: 春季人体易出现湿气过重或...
2024-03-09 18:26阅读全文 >>
黑枸杞与普通枸杞的养生差异及其独特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传统的滋补食材 枸杞在现代养生领域中焕发了新的活力。
其中,黑枸杞作为枸杞家族中的珍贵品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尤为突出。
本文将详细阐述黑枸杞与普通枸杞之间的区别,并深入探讨黑...
熟吃会损失多少维生素
每当人们说起加热食物,总是会说“这样会损失维生素”。
尤其是那些提倡生食的人,幸免因为加热损失维生素更是一个最常见的理由。
更有“保养大师”语出惊人:超过40度维生素就要分解,,所以要生着吃才有用。
古代进展到今天,人类是唯一会把食物做熟了吃的物种。
蔬菜熟吃,到底会损失多少维生素呢?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维生素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大类物质。
每一种维生素的特性各不相同,面对各种条件的稳定性也不一样。
维生素C很容易溶于水,一些B族维生素例如叶酸、B6、B12等也溶于水,那么用水煮的话就比较容易失去。
从保留水溶性维生素的角度来说,蒸是比煮更好的方式。
这几种不稳定的维生素和维生素E、K在光照的条件下也会损失。
此外,它们所处的环境,比如酸碱性也会影响它们的稳定性。
而某些金属,比如铁和钴,能导致维生素E和B12失去活性。
严格说来,维生素“失去活性”也并不是“生”和“死”两种状态,而是损失了多少的问题。
加热对于不同维生素的影响不一样,各种食物“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也不一样,所以“熟吃会损失多少维生素”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
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
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做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损失16%的样子,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
总体而言,把食物做熟,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但是加热对维生素也有积极意义。
有些食物中含有所谓的“反维生素物质”,它们能与维生素结合,而加热会破坏这些物质,从而增加维生素的吸收率。
b-胡萝卜素是另一个例子,它存在于多种蔬菜中,比如胡萝卜、菠菜、红薯、西兰花等等。
到了人体内它能转化成维生素A,是素食者获得这种维生素的重要途径。
但是生的蔬菜中b-胡罗卜素的吸收率很低,而加热就可以使它的吸收率大大增加。
有趣的是,超高温长时间加热的话,它会从有物种活性的反式结构转化成没有活性的顺式结构,所以这些蔬菜做成罐头之后b-胡罗卜素的损失就会比较大。
不过,通常的蒸煮达不到那个温度,所以平常烹饪也就不用担心了。
加热损失的10-25%,不算很多,也不算少。
不过,考虑到生吃蔬菜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致病细菌,以及一些需要加热破坏的毒素,很难简单地说蔬菜应该生吃还是熟吃。
本来对于维生素来说,与其过多地关注“损失”,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来源上。
不同的食物所富含的维生素不同,如果所吃的食物比较多样化,那么各种卫生素的总量就可能都会比较多,损失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毕竟,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各种维生素都达到某个需求量,而不是某一两种越多越好。
维生素c的作用和功效 维生素c的作用和功效和用量
充足的维生素c促进牙龈出血的改善,促进骨骼的生长,对关节痛、腰腿痛等有很强大的改善作用。
2.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合成,能够缓解衰老,增强机体对完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3.可以提高铁、钙、叶酸的吸收利用率,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经常性补充维生素C,可以阻止人体色素的沉着,防止色斑和黑色素的形成,起到美白肌肤的功效,所以很多化妆品中哄含有很多维生素C。
5.维生素c除了可以美白肌肤,还可以收缩毛孔,使得肌肤的纹路更加细腻,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切成片、柠檬切成片等敷在脸上,起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总而言之,维生素C是一种最常见的维生素,对人体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所以积极的补充维生素C,可以起到不错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也可以起到美化肌肤的作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
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