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要吃药吗
【千问解读】
低血压是一种还比较严重的疾病,因为患上低血压后是有巨大可能性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所以在患低血压时是需要及时进行医治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便来了解一下低血压要吃药吗?低血压要打针吗?
低血压要吃药吗低血压是否需要吃药重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压如果只是稍微的偏低,或是未出现不良症状,那么是不需要吃药的,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等方法来进行改善,可多吃富含营养物质较高的食品,并且平时需要适当的进行锻炼,而且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平时尽量防止过度疲劳,但是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用药医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有效的药物。
同时平常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可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或者是维生素比较多的食物。
低血压可以打点滴。
低血压一般是由于各种真相导致的脱水,血容量不足,或者使用降压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通过及时的输液医治,可以补充液体,补充血容量,,从而引使血压恢复正常。
如果是降压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需要先停掉降压药物,或者将药物减量,然后再观察血压的变化。
打点滴重要是用于明显的血压下降,血压轻微改变的,一般通过多喝水,口服补液的方法,就可以使症状缓解。
低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偏食挑食,可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
理论上讲,发生低血压的时候吃糖没有用,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适当高盐饮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压。
除此之外,要加强营养,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有助于改善低血压。
要查明导致低血压的真相是什么,针对原发疾病医治才可以更好地预防低血压现象。
如果患者是由于贫血所导致的低血压,就要适当纠正贫血,补充铁或者叶酸、维生素B12,这些成分有助于更好的改善低血压现象。
在饮食当中建议患者可以喝淡盐水或者吃红色的牛肉、羊肉,坚果类食品也有助于提高血压,比如生脉饮、黄芪、人参,也有助于改善低血压。
血压患者应该注意多休息,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并且要做到高营养饮食。
低血压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重要是指血液内的压力低于正常的水平值。
病人患病厚度重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身体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
单纯的低血压是不需要进行特殊医治的,通过饮食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如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消耗性疾病,心脏瓣膜疾病,甚至一些血管疾病都可能引起低血压。
临床上,必须重视原发性疾病的积极医治,控制血压,在正常状态下控制血压,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日常准备一些糖果。
低血压最怕哪三种水果?血压低不能吃什么水果?
因此低血压疾病也是不能忽视的。
尤其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有些水果具有降压的效果,这些都是低血压患者不能食用的。
那么低血压最怕的三种水果是什么呢? 低血压最怕三种水果 1、西瓜 虽然西瓜的营养价值很高,还有很好的利尿作用,高血压患者食用后有一定的降血压效果。
但是西瓜并不适合低血压的朋友食用,食用后会促进钠离子的排出,导致患者血压进一步降低,影响大家身体健康。
2、柚子 柚子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但是并不适合低血压的患者食用。
柚子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低血压患者食用后会引起血压过低,引起头晕、心悸,甚至是昏迷,严重损害身体。
3、山楂 山楂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食用后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的作用,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但是低血压患者食用后很容易加重病情,不建议大家吃山楂。
低血压怎么调理 1、补充水分。
脱水也是会导致血压降低的,身体缺水会引起内循环血量下降,容易产生低血压。
所以平时要注意补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可以喝一些电解质水,有利于改善症状。
2、补充营养。
日常饮食要注意补充蛋白和维生素,多吃苹果、香蕉、菠菜和牛奶等食物,可以改善症状。
3、多锻炼。
平时多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大家可以选择跑步、打羽毛球、游泳这种强度较低的运动。
低血压的患者在平时选择水果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帮助稳定血压的水鬼,像苹果、梨子、葡萄等。
还要注意饮食均衡,饮食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注意补充营养。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血压升高就吃药?——说说高血压那点事
据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约为18.8%,患病人数约1.6亿。
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但没有症状,自认为是没有问题,其实只要血压升高就有损害。
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当中,约有50%是无症状的,或者偶尔出现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高血压。
不知晓、不重视,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常常到了病情恶化时才就医。
但这时往往已经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甚至中风、心梗,导致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所以血压升高要重视。
平时经常会听到高血压病人之间交流控制血压的心得,说自己吃什么什么药,建议别人也吃同样的药。
不可以。
高血压病在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特点,年龄、体质、高血压类型、合并疾病不一样,血压控制的要求、服用的药物、服药方法及时间也就各不相同。
还有一部分人的高血压是被误诊了,根本不需要吃药。
今天就来聊聊高血压那点事。
1、什么是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2、什么是假的高血压?不是一测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就一定是高血压。
有许多因素会使血压波动或升高,有的血压升高只是暂时的,还有的血压升高是假的,并不需要服用降压药。
假的,真的吗?是的。
那常见的假高血压有哪些呢? (1)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指的是未经过治疗的病人,诊室血压(医生测的血压)达到或高于 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病人自己在家里测的血压)未达到高血压标准。
也就是说你在家里测的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均没有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只是每次到医院来医生测的血压都达到了高血压诊断标准。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太清楚,可能与医务人员测压对患者的加压刺激有关,比如说在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的语气、情绪均能影响测得的血压值,或者某些患者本身对于应激有增强的反应。
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增高。
其次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具有与应激相关的压力反应的遗传特性,也就是说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高血压的前期表现,需要观注血压值的变化,做好监测。
白大衣高血压暂时不需要服药,做好监测就可以了。
(2)假性高血压血压是血液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目前常用的测血压的方法是袖带加压法,但对于某些特殊病人,比如血管严重硬化的病人,袖带加压法测血压就存在一定的弊端。
对于一位血管严重硬化的病人,即使真实血压不高,测量血压时袖带需要增加到更高的压力使血管闭塞,这就是所谓的假性高血压,并不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近期一项中国的研究通过对比冠脉造影时肱动脉内压和袖带压的区别,发现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假性高血压的发病率竟高达 57.6%。
有研究发现,如果与血管内压相比,袖带充气时血压平均升高 6.9 6.3/4.5 4.3 mmHg,而最明显者可升高 17.4/8.4 mmHg,可见这足以改变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
所以对于老年病人如果发现缺乏心、脑、肾、眼等重要靶器官损害、影像学检查发现肱动脉钙化、肱动脉血压显著高于下肢血压、严重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重血管钙化危险因素等的病人,应警惕是否存在假性高血压的可能,必要时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来确定是否真的是高血压。
(3)仰卧位高血压可能一般人比较熟悉的是仰卧位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不知道什么是仰卧位高血压。
所谓的仰卧位高血压指的是有明确直立性低血压的人群,在平躺 5 min 之后血压高于 140/90 mmHg。
这是一种真实的高血压,其机制是心血管自主神经衰竭导致的神经源性高血压,有一半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同时合并仰卧位高血压。
帕金森患者约 34-46% 有仰卧位高血压。
仰卧位高血压患者不建议服用降压药物,因为服降压药有增加直立性低血压晕倒的风险,建议夜间睡眠床头抬高 15。
(4)测量错误的高血压因为测量血压方法的错误或者测量时不注意细节,则会出现测量结果的错误,导致临床误诊误治。
如测血压时膀胱充盈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10-15 mmHg;坐位时支撑不良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6-10 mmHg;手臂悬空或者测量过程中举起手臂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10 mmHg;测血压袖带套在衣服上依据衣服厚薄不同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5-50 mmHg;测血压的袖带太小太紧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偏高约 2-10 mmHg;测血压时如交叉双腿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2-8 mmHg;测量时交谈则血压测得值较实际血压值增加 10 mmHg。
所以测量血压不是小事,要认真对待,才能正确诊断、正确治疗。
3、什么是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高血压?许多人到医院看高血压,特别是初诊高血压病人,医生会让你去做一个动态血压监测,那是必须的。
动态血压监测有多种用途。
一、可以确定早期高血压病;二、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三、指导合理用药,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四、预测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确定你是杓型高血压、非杓型高血压、超杓型高血压还是反杓型高血压,医生会根据你的血压类型指导你服药的方法及时间,所以动态血压监测对初诊高血压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具体的说,如果夜间血压下降超过白天血压的10-20%,是杓型高血压;如果夜间血压下降小于白天血压的10%,是非杓型高血压;如果夜间血压下降超过白天血压的20%,是超杓型高血压;如果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的5%,是反杓型高血压。
请注意,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人的服药时间可不一样哦。
4、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人如何服药一般来说,一峰一谷杓型、深杓型病人宜清晨给药;非杓型为少部分人,宜睡前给药;血压双峰一谷反杓型,除清晨给药外,下午补服短效药物。
临床实践表明,对于非杓型高血压病人睡前给培哚普利,不仅降压效果好,还有可能将非杓型高血压转变为杓型高血压。
5、有合并症的高血压病人怎么用药高血压病人不能仅靠吃药来控制血压,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样重要。
如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
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根据个体差异及基础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用药剂量及服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五大类,即利尿剂、钙拮抗剂、ß-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一般情况下,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者不宜使用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有心衰、哮喘、传导阻滞不宜选用ß-受体阻滞剂;有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有糖尿病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加钙拮抗剂;有左心室肥厚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单一用药的降压率约为60%,很多患者需要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才能使血压达标。
所以,血压升高不是小事。
你是不是高血压病、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病、需不需要用药、用什么药、什么时间服药、怎么监测血压变化,请及时就诊,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控制好血压,减少心脑血管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健康生活。
特别注意,如果诊断为高血压病并且已经服药治疗的病人,不能随意停药,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作者:董琼芬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诊治心、脑、肺内科急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肺心病、中风、眩晕、咳喘等疾病。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