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6-09 点击数: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黄老道家是崇拜轩辕黄帝与老子的,这也就说明黄老道家的起源实在黄帝时期或是商周时期。

但说黄帝、吕尚、伊尹、辛甲、鬻子等人的思想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另外,有些学者还注意到,商周文化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周文化直接肇启了儒家思想,那么殷商文化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之一。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春秋末期,老子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写成了《道德经》一书,标志着道家学派从此诞生。

而他的思想传人,有的继承了他批判和超越的精神,形成了老庄学派;有的继承了他贵生重生的思想,形成了杨朱学派;有的继承了他经世致用的理念,形成了黄老学派。

其中黄老学派契合了治国安邦的时代潮流,受到了诸侯们的青睐,逐渐成为了当时道家思想的主流。

就在《道德经》诞生前后,发生吴越争霸的事件,本来弱小的越国,在范蠡等人的帮助下,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十年生聚最后取得了全胜。

在此基础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黄老帛书》出现,成为了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

此后,黄老道家分别以齐楚为中心,形成了南北两个关系紧密相互影响的支系。

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稷下黄老道家。

它与齐国的稷下学宫有密切的关系。

田氏代齐后,为了摆脱篡逆的指责,也为了笼络人才、巩固政权,便创立了稷下学宫,并四处延揽人才,不久就出现了诸子驰说、百家争鸣的盛况。

而在稷下学宫诸子百家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著作最丰、影响最大的当属稷下黄老道家,可以说是“黄老独盛,压倒百家”。

其代表人物是彭蒙、慎到、田骈、捷子、环渊、宋钘、尹文等,其代表作除了已经佚失的《田子》、《蜎子》、《宋子》之外,还有留存至今的《慎子》、《尹文子》、以及与黄老道家关系密切的鸿篇巨制——《管子》。

齐国统治者也基本上按照黄老道家思想治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到了战国晚期,齐愍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稷下学宫衰落,稷下黄老学派的传人也逐渐散去。

不久,时任秦相的吕不韦大力召集门客,他们便纷纷投奔吕不韦,成为吕不韦的谋士和助手,并在编撰《吕氏春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吕不韦也在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秦国推行黄老政治,使得秦国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诞生在楚地的《鹖冠子》,也是黄老道家的重要作品。

它和《吕氏春秋》一起,集中展示了战国末期黄老思想的风貌。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秦始皇执政后,废除了吕不韦的大多数措施,重新启用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将其意志推行到了全国,不久又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使得包括黄老道家在内的百家思想遭到了沉重打击。

但黄老思想在民间的余脉还在。

汉朝取代秦朝以后,当时的丞相曹参在稷下黄老学派的策源地——齐国学到了黄老思想的治国精髓,并将其变为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

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有了这样雄厚的现实背景,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总结,首次提出了道家的概念。

他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

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另外,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还组织门客编撰了《淮南子》,成为了黄老道家巅峰性的著作。

司马迁受其父的影响,其著作《史记》处处流露出黄老道家的思想,而且因为道家治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司马迁还探讨了经济运行规律和企业家精神,成了以后中国古代学术绝无仅有的现象。

不过,当时黄老思想成为主流,是建立在天子、诸侯和军功阶层三权分立、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的基础上的。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势力大大削弱、军功阶层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权力膨胀起来的皇帝,再也无法容忍黄老道家“清静自然”的约束,于是,主张尊君隆礼的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

这样的局面此后延续了将近两千年。

在这两千年里,黄老道家的大多数著作逐渐佚失,黄老道家曾经的辉煌逐渐被人遗忘,直到近几十年,因为大量古代简牍的出土,才使人们逐渐了解了战国秦汉时期黄老道家的盛况。

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黄老道家思想并没有完全消失。

大多数时候,统治者像汉宣帝说的那样,是“霸王道杂用之”。

即有时是“外儒内法”,有时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每当君权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部分限制时,黄老道家就会复活,并带来经济文化上的繁荣(因为统治者的无为而治仅限于经济和文化),像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这样的明君,都曾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熙盛世”,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学派关系

司马谈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黄老道家对儒墨名法百家采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态度,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对其他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事实也说明,凡是采用黄老道家治国的时期,大多是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时期。

1、和道家的关系

黄老道家是道家的两大分支之一。

在战国秦汉时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形式。

魏晋玄学崛起后,它的地位才被老庄派取代。

而且它与老庄派关系非常密切。

今本《道德经》就是老子原始思想和黄老思想共同融合的结果,即使是老庄派的代表作——《庄子》,也深深的打上了黄老思想的烙印,

2、和法家的关系

如果从学术渊源上来说,法家是黄老道家派生出来的。

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黄老思想有继承和发展。

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

所以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

但是,黄老道家坚持“道本清静、以道生法”的原则,和法家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而法家主张禁绝百家,所以重用法家思想的暴秦灭亡之后,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的重要原因。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3、和儒家的关系

黄老道家对儒家等级思想和仁义礼治思想多有吸收,同时,黄老道家的大一统思想、刑德并用的思想,对儒家也有深刻的影响。

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

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4、和杂家的关系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

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代表人物

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公认的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身世还没有确定的说法,大约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楚国人,代表作是《道德经》。

2、文子:老子的弟子,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

现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认为是汉以后的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所以确证是先秦著作无疑。

3、田骈:战国时思想家。

又称陈骈,齐国宗室。

曾在稷下讲学,因能言善辩,人称“天口骈”。

主张“贵齐”、“顺道”、“明分”、“立公”,其著作已经佚失。

4、慎到(约公元前395~前315年):战国时期赵国人。

早年学黄老之术,曾在齐国的稷下讲学,负有盛名,后离齐至韩。

主张“因循”、“尚法”和“重势”。

《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42篇,列法家,现存残本仅7篇。

他的名言是:“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者。

5、宋钘(约公元前370年至前291年):宋国人,主张“崇俭”、“非斗”、“别宥”。

曾有《宋子》十八篇,今亦亡失,仅存辑本。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6、尹文(约公元前360—前280年),齐国人。

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

认为“道”即是“气”,明确提出了精气说。

并对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行了论证。

其他主张与宋钘类似。

现存《尹文子》一卷,分《大道》上下两篇,上篇论述形名理论,下篇论述治国之道。

7、环渊:战国时思想家。

楚国人。

学黄老道德之术(一说环渊即关尹,与老聃同时)。

曾讲学稷下,著有《蜎子》十三篇,早佚。

8、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中国战国时代卫国商人,后通过政治投机任秦相,成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

并召集门客编撰《吕氏春秋》。

9、曹参(?一公元前190年):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

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刘邦称帝后,曹参被封为平阳侯。

他在担任齐相的时候,从胶西盖公处接触到黄老道家思想,并应用于实际当中,使齐国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

成就了“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

10、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刘邦之孙,当时被封为淮南王。

是豆腐的发明者之一。

汉武帝时因谋反之事自杀。

曾招宾客共同撰写《淮南子》。

11、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

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为官清正,经常直谏犯颜。

黄老之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代表作

1、《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有多个版本,最常见的是《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

2、《黄老帛书》:1973年末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发现的四篇古佚书,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

原来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的。

和《道德经》一起并称为黄老道家的两大经典。

其名言是: “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

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又名《吕览》。

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但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为现实社会服务。

《吕氏春秋》的名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

《汉书·艺文志》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汉初黄老道家的代表作。

《淮南子》的名言:“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

5、《黄帝内经》: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建立在我国古代黄老道家的哲学观上。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