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王的“最爱”为什么是廷杖?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9 点击数:
简介:皇帝的“最爱”为什么是廷杖?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电视剧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是官员打老百姓屁股,动不动就要拖出去痛打几十打板,板子的服务对象是老

【千问解读】

皇帝的“最爱”为什么是廷杖?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在电视剧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是官员打老百姓屁股,动不动就要拖出去痛打几十打板,板子的服务对象是老百姓,有时候板子的服务对象也会是官员,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打官员屁股最多的朝代肯定是明朝拉,虽然这种打官员屁股的惩罚不是在明朝才有的,但却被明朝发扬光大了,同时也给这种惩罚官员的方式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廷杖。

一看这“霸气”的名字,就知道是在朝堂之上打官员的屁股,如果受罚官员是穿着裤子被打,场面也许不“鲜活”,要是脱了裤子打,先把疼不疼放一边,这么多人监督下脱裤子,岂不是“走光”了?也就是说,廷杖不只是肉体上的惩罚,还有心理上的惩罚,这就是所谓的杀人诛心啊!明朝的法律是很健全的,为何皇帝还要再弄一套打官员屁股的廷杖出来?廷杖是不是随便就可以实施?官员对此的态度又是如何?那么我们就从明朝廷杖产生开始,一点点抽丝剥茧的分析一下。

明初,开国功臣朱亮祖因自持有功,贪赃枉法,被召回京城一顿鞭子乱打,结果与其子朱暹被一同鞭死。

这里解释一下,廷杖不一定是用棍子打屁股,有时候也会用鞭子,但主要还是棍子。

朱元璋一看这么惩罚人很爽,时不时就用一下廷杖。

不料,朱元璋的子孙也是觉得廷杖官员很爽,就延续了老朱的这一癖好,当然也是朱元璋的子孙将廷杖“发扬光大”的。

据史料记载,即便是当了十个月皇帝的也体验过廷杖的“激情”,更别说其他皇帝了。

朱高炽廷杖官员只不过是小场面,(爱养狮子、豹子的)与(修仙练丹的)廷杖官员场面才是大场面。

1519年朱厚照要到江南游玩,群臣纷纷上书劝阻,惹得皇帝大怒,一次性打了146 位大臣的屁股,由于打的狠了些,有11名官员被当场打死;1524年朱厚熜(他是走的王爷当皇帝的路线,因此他父亲不是皇帝)想要把自己死去的老爹兴献王也封为皇帝,满朝文臣认为不符合礼仪,极力劝谏,100 多名官员跪在左顺门前日夜哭谏,大晚上“瞎哭”,害的皇帝也睡不好,毕竟嘉靖皇帝第二天还要忙着炼丹,天天这样,谁受得了,因此他下令施廷杖惩罚,当场打死17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据不完全统计,明朝将近300来年,廷杖大臣有500多次,这里面朱厚照与朱厚熜就贡献了近二分之一。

明朝皇帝岂不是可以任意打官员的屁股了?不用走任何手续? 明朝前期的廷杖也许手续简单了些,但随着明朝各位皇帝都有这样的“癖好”,使得廷杖有了一套完整的程序,即便是廷杖不列入明朝法律范围之内,但必须走程序,否则朝廷也会乱套。

皇帝权力至上,但也不能一不高兴就打屁股,这谁受得了,所以皇帝要先礼部复议之后方能下令廷杖。

明朝廷杖的一般程序是这样的,首先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某位大臣惹皇帝不高兴了,当然这位大臣也有级别限制,以四品以下、品级低的京官(尤其是言官)占绝大部分,因为他们是惹皇帝不高兴的主体,在外官员常年见不到皇帝,很难惹皇帝生气,而高级官员呢?他一般不轻易出头,除非是国家大事,只有这些级别低的,管理每天朝廷琐碎之事的官员,才容易“看不惯”皇帝的作为,上书而惹怒皇帝。

先决条件有,在某一天这位低阶言官看着皇帝某些行为不合适,站出来开始指出皇帝的错误,碰巧赶上皇帝心情不好,龙颜大怒,然后就拖出去打屁股。

不,这样的话,程序进展就有些快,为展有些快呢?即便是打官员屁股,也不能是皇帝亲自动手,朝廷之上也不可能随时站着准备廷杖的人员吧!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伤大雅,所以廷杖的程序是在皇帝生气与开始打屁股之间还有一些步骤,那就是当皇帝生气以后,应该是司礼监草拟“驾贴”(相当于证明信一类的文件),临走不能忘了盖上司礼监的印章,然后交锦衣卫,锦衣卫然后派人将该官员拖到无门之外行刑,司礼监还需派人负责监工。

这里也许大家有个疑问,廷杖不应该是在朝堂之上吗?怎么跑到午门去了?一次性廷杖多人的话,朝堂之上的地方也不够,而且那种痛苦喊叫的声音或者直接打死了,这样的场面万一惊吓到皇帝,未免就有些得不偿失。

上文我们说过,廷杖不只是惩罚,还有一些羞辱的意思在里面,在午门执行廷杖,官员、普通百可以去围观,这样羞辱的效果就被扩大了。

更搞笑的是,后期,由于被廷杖官员众多,出现过行刑人员短缺的现象。

当然,廷杖这也是技术活,行刑之人要经过训练,在行刑之时要“打出感觉、打出节奏”来。

有时候被打屁股的官员不在朝堂之上,那么廷杖手续就多了一步先逮捕,然后再按照相应的手续进行。

还有一点要说明,不只是明朝皇帝喜欢打官员屁股,有些宦官、首辅也喜欢,但打官员屁股是皇帝特权,其他人是怎么办到呢? 明朝有些“硬核”的皇帝,也有些“硬核”的首辅、宦官,比如宦官的代表、、等等,这些人可以借助皇帝的名义,说白了就是他们很会“哄”皇帝,使得他们的意思皇帝一般都会应允,这样以来一些言官上书弹劾宦官,结果是触怒宦官,被拖到午门打屁股。

宦官有牛人,首辅也有牛人,、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这些权臣可以利用廷杖打击政敌,当然这样存在的人物毕竟是少数。

我们也要知道,明初与明朝中后期廷杖的意义也有所改变,从起初的“杀一儆百”到后期的皇帝与大臣斗气,大臣们“文死谏”的高尚想法,勇于批评皇帝违背纲常的举动,不给皇帝留一点面子;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脸面既代表国家,经常受得了群臣之间相互攻讦可以忍受,毕竟是为了国家大事,但有些大臣们还干涉皇帝私生活,管到皇帝头上来了。

明朝后期以言官为代表的文臣势力强大,他们控制着舆论的导向,而且一旦皇帝廷杖了某位大臣,被廷杖之人往往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

我们上面也提到过,明朝有些宦官或者大臣也能够廷杖大臣,一旦这些人倒台,这些被廷杖的大臣就会成为“奸佞”的对立面被抬高身价,在世的人得到复职擢升,被打死的被追赠荣誉官职,子弟享受荣荫入读书,这也使得一批批文臣前赴后继的往廷杖的打板子下冲,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朝廷形势。

到了明朝后期,皇帝越是想通过廷杖来惩戒文官,群体的反弹就越厉害。

一些文臣为了出名(这是一种畸形的想法)将、批评皇帝,视为一种捷径手段,一方面能够树立自己直言进谏的美名,一方面还能提高自己的名气,就是看自己运气好不好了,好的话,不会被打死,还能出名;不好的话,也能够落下一个千古好名声。

廷杖,对于官员来说肯定还是不愿意板子打在自己屁股之上了,从朱元璋开始喜欢廷杖,朝廷官员(特别是言官)就努力阻止廷杖的发生,伴君如伴虎,说不定哪一天惹得皇帝不高兴,廷杖就可能用在自己屁股上,但明朝皇帝好像对打屁股的癖好上瘾,所以朝臣们未能阻止廷杖的延续。

既然阻止不了皇帝的癖好,那么怎么才能少被打屁股呢?朝臣们也是非常聪明,试图将皇帝这一特权法律化,有法律限制皇帝的特权,皇帝就不能随便签发“驾贴”,说打谁的屁股就打谁的屁股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廷杖也是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一种破坏,无论任何人犯了罪,有国家法律来处置,不应用廷杖这种个人泄私愤的工具来报复打击官员,毕竟官员出于国家层面考虑,来提醒皇帝的“过错”,即便是冒犯皇帝,也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入手,不能擅自用私权惩罚,否则,上书的言路被堵塞,皇帝有可能成为“睁眼瞎”,听不到任何官员的实话了。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故意“挑刺”,看皇帝任何行为都不顺眼,但这毕竟是少数。

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于廷杖法律化之路的努力注定是失败的。

廷杖虽只是一个惩罚官员的制度,但却是皇权的体现,即便是到了,廷杖已被放弃,但还有别的超家法律体制惩罚官员的方式,也就是说封建社会,皇权永远大于法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施特劳斯家族有多少人?全部都是拉小提琴的吗

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是绝对的主角。

可是,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这些你都分的清楚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我不认识约翰他们 首先要分清楚的一个人是理查·施特劳斯,他是德国人,他和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他比施特劳斯家族最小的成员差不多晚了四十年,他和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同时代的作曲家指挥家,风格也比较相似,喜欢大编制的乐队,喜欢写漫长的旋律线条。

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有《唐璜》、《英雄生涯》等等。

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部分,被许多电影引用。

但理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他既写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同时也会写一些自然到庸俗的曲子,比如《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蒂尔的》。

《蒂尔的恶作剧》是一首比较具体的曲子,音乐里面充满了各种活泼的节奏,起伏的音阶,描绘蒂尔在集市上一会牵走了谁的马,一会打翻了谁的小摊子,所以就比较好理解,成为了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之一。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我们都爱圆舞曲 说完了理查·施特劳斯,再来说说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一张家谱。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圆舞曲之父”老约翰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他们是重名的两父子,后人为了区分,加了老和小的称谓。

左一是老爸 在维也纳,每逢新年人们都要以音乐会来庆祝,据说最早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847年,开创者正是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在一个露天舞台上,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指挥着乐队,先是演奏了海顿的作品,接着开始演奏舞曲。

那时候的舞曲有波尔卡,圆舞曲,加洛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音乐里跳个通宵。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的作品,一般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我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里的长子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1873年落成,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为了庆祝这个仪式,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在金色大厅演奏,大获成功。

在过去,人们跳的是端庄的小步舞曲,而华尔兹让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的作品,目前也是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传说中,老约翰自己的童年绝对称不上幸福,是小提琴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后来,老约翰生了小约翰,但是沉迷演出不能自拔,而且对小约翰可不怎么好,甚至有一段时间相当畏惧小约翰的才华。

至于他俩谁比较厉害,也许维也纳的小金人雕像能说明一点问题,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无论如何,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成为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他们整个家族努力的结果。

除了上面说过的两位,还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据说前者把贝多芬的音乐写作手法融入了圆舞曲里,后者带着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圆舞曲带给了全世界的爱好者。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从月亮上看地球好恐怖,能够弄瞎你的双眼(地球亮闪闪)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1所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新疆和田学院、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02分可以上的师范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1所。

一、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历史类202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师范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02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安徽高考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1所,包含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在广西高考,历史类202分能上的师范大学有: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新疆和田学院003组202135073广西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1专业组202128066二、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1所。

其中,在黑龙江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的师范大学有1所,分别是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黑龙江新疆和田学院第019组202121445

加入收藏
               

明朝帝王的“最爱”为什么是廷杖?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