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魏蜀吴,三国还有其他割据政权吗?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除了魏蜀吴,还有其他割据政权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从末年的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后的征伐不断,这一时期带给后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

众所周知,所谓 三国 指的就是蜀汉、曹魏、孙吴三大政权,它们先后建立,统治着华夏大地上绝大部分的地区。

那么,除了魏蜀吴,当时还有其它强大的割据政权吗,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的话,笔者要提到的第一个割据政权毫无疑问应该是士燮建立的交州政权。

东汉永和二年(137),士燮生于苍梧郡广信县,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梧州一带。

因为出身当地豪族,士燮被推举为官,并在东汉末年官至交趾太守。

不久后,交州刺史朱符统治无道被杀,士燮一面向朝廷表忠心,一面推荐自己的族人担任各郡太守,逐渐控制了整个交州。

因为士燮本身就有尊敬贤才之名,在交州又深得人心,许多人才名士都曾经前往交州躲避中原的战乱。

据《》的记载: 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

出入鸣钟磐,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

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

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

也就是说,士燮因为天高远而在交州境内肆无忌惮,出行时大搞排场,又是让人在两旁演奏乐器,又是找来胡人护卫焚香。

此外,他成群的妻妾都坐在有盖子的小车上,同族子弟出行也都有追随,可以说威仪比起皇帝那是丝毫不差。

趁着中原战火不休,士燮在交州当了二十多年的实际统治者,直到建安十五年(210)派步骘前往交州,士燮这才交出了统治权。

因为交州地处偏僻,孙权只是从名义上接受了士燮的归降,而实际上士燮仍然是在南方逍遥自在。

黄武五年(226),士燮于九十岁高龄,其子士徽随后发动叛乱想要自立,但很快被平定。

至此,实际存在了长达四十余年的交州政权宣告灭亡。

如果说交州政权是三国最南方的割据政权,那么辽东可能就是最北的一个了。

东汉末年,生于辽东襄平,也就是今辽宁辽阳一带的公孙度在同乡人徐荣的举荐下被把持朝政的封为了辽东太守。

和士燮类似,自此公孙度便趁着中原的动乱潜心发展辽东,在当地扎下了根。

史书记载,初平元年(190)时,公孙度 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

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除了逾越礼制,当为安抚他封其为永宁乡侯时,他还放出了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的豪言。

公孙度去世后,其位由长子公孙康继承,为了不被曹操消灭,公孙康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谦恭,也成功让辽东没有被北伐的曹操顺势消灭掉。

公孙康去世后,其弟公孙恭成为新任掌权者,但没过多久他又被侄子公孙渊夺位。

公孙渊为人野心极大,他一面和交好一面暗中联系东吴,最终和魏国撕破脸皮宣战,并自立为燕王。

和强大的魏国作对,公孙渊很快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最终,辽东公政权存在近五十年,一度非常强盛和繁荣,如建安十四年(209)时,公孙康就曾经率军攻陷的国都。

看完南方北方,我们再来看看西边。

仍然是汉末,枹罕,也就是今甘肃临夏出了一个宋建,此人先是和韩遂等凉州军阀一同反对曹操,后来又以老家枹罕为据点建立了割据政权,并自封为河首平汉王。

宋建在枹罕当了三十年的王,曹操才终于派出将其剿灭,这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之前无暇顾及,另一方面也说明宋建还是有些本事的。

三国时期的西北有宋建,西南则有一个孟获。

据《汉晋春秋》记载,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部落领袖,因为性格豪爽而 为夷汉所服 。

蜀汉建兴三年(225)时,孟获在南中发动叛乱,丞相一方面为了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也是为了磨合军队,便亲率军队深入南方的,通过绝对的实力压制战胜了孟获。

在后世传说中,孟获及其部众实力不俗,其手下还有一支刀枪不入的。

只不过因为正史《三国志》中未予记载,如今人们对孟获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里的歇后语大全

三国里的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里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1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张飞吃豆芽——盘小莱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2  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3  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4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  ·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5  曹操: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转胎--疑心重  张飞: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案--凶神恶煞  张飞讨债--声势凶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周瑜: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6  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三国时期一代奸雄曹操评价颇高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哪位?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除了魏蜀吴,三国还有其他割据政权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