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密闻:诸葛亮的八卦阵如何被陆逊所破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是的岳父,当蜀汉被火烧连营,大败而归的时候,陆逊进入了诸葛亮早先做好的埋伏圈,八阵图中,原本陆逊必定死于八阵图,可是黄承彦却出面救了陆逊。

作为岳父的黄承彦,为何要救自己女婿的死对头呢? 《演义》中有一处文字颇耐人寻味。

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巧布八阵图》 ,在刘备兵败之后,陆逊去追,追到江边,看到几堆乱石,可乱石中却隐隐有杀气流露。

陆逊大疑,寻访当地百姓询问,说是诸葛亮在入川之时,曾经在此地布阵,因此阵中经常有云起涌出。

陆逊到山顶观看之后料定无事,以为不过是惑人之术,便率军进入阵中。

可不料刚进入就飞沙走石,狂风大作,急忙退兵,却找不到归路。

此时有一老者出现,将陆逊带出险地。

此老如此讲述:“老夫乃之岳父黄承彦也。

昔小婿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

临去之时,曾分付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

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

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

” 此段文字有多处不可解。

我们看看诸葛亮为何要布下八阵图。

布下八阵图的时间还是在几年之前,当时刘备假借平定的名义入川,之后诸葛亮偕同、等人同去川蜀,将荆州留给了。

而在经过夔关之时,沿江设下此阵。

阵法有一个很大的局限,不能随便移动,因此最大的功用是用来防守。

诸葛亮就是担心一旦荆州有事,可以用八阵图阻挡敌军,而此时刘备战败,陆逊率军追击,正是八阵图发挥作用的时刻。

黄承彦弃杀敌最好时机而不用,此一不可解。

莫非是事前诸葛亮改变主意,指示黄承彦如此?曾经问诸葛亮,一旦刘备战败,成都将如何面对。

诸葛亮说,陆逊必定不敢来追。

马良问原因,诸葛亮说,当年入川的时候,就在鱼腹浦埋伏下十万雄兵。

马良说自己来往鱼腹浦多次,根本没有见到一兵一卒。

诸葛亮说,不用多虑,以后自然就明白了。

从此段文字可以看出,诸葛亮根本没有改变当初的决定,是非常希望以八阵图来大败吴军的。

黄承彦弃诸葛亮殷切嘱托于不顾,此二不可解。

那是否黄承彦此人昏聩,诸葛亮所托非人?不是。

黄承彦本是荆州名士,和公是至交好友,和等人也交情匪浅,崔州平、等人都对黄承彦非常敬仰,可以说,加上是诸葛亮岳父,正是托付大事的上佳人选。

而且,从黄承彦出场诗《梁甫吟》中,也可以看出此人超脱名利,,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以黄承彦之德,以岳父之尊,竟然做出如此昏聩悖乱之事,此三不可解。

那为何黄承彦如此呢?我们细细品味黄承彦的话语和当时天下之局势,自然可以了解其中三昧。

黄承彦在和陆逊的对答中明确的说出了自己救出陆逊的原因:“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

”可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黄承彦真正的目的是拯救蜀汉,拯救他的女婿诸葛亮。

在刘备夹江七百里下寨的消息传到了成都之时,诸葛亮大惊,说在地势低下之处扎营,是兵家大忌,加上连营七百里,前后如何传递号令。

何况天气炎热,草木干燥,一旦对方用火攻,如何来解救。

诸葛亮不禁悲叹:“气数休矣!”了解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刘备攻吴之前,蜀汉拥有川蜀和荆州,且大胜,取得了攻取天下的优势。

而夷陵兵败之后,蜀国精锐尽丧,民众怨言大起,加上荆州失去,从此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可能。

诸葛亮的悲叹,正是源自于此。

而北方的,在了解到刘备下寨布局之后,以为:“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

”曹丕虽然才智不及曹操,然奸诈如出一辙。

而这一点,黄承彦当然也会知道。

黄承彦家在荆州是世家大族,在之时,刘表后妻,是黄承彦的妻妹,黄承彦自己也在荆州士林有崇高的威望。

之后,荆州归于刘备,作为军师诸葛亮的岳父自然同样为朝野敬重。

刘备攻吴,节节胜利,当时的荆州,大部分依然是蜀汉掌握,黄承彦虽然号称归隐,想必对军前局势也。

曹丕都能准确的做出判断,作为一位有非常远见的智者,黄承彦当然也能够准确判断天下局势。

于是,东吴军队进攻蜀汉,进军八阵图,势必大败,主将陆逊甚至可能身亡于其中。

这对于蜀汉是好事,但更是坏事。

当东吴的主力部队在八阵图中消耗,甚至主将死去之后,面对强大的魏国部队,吴国势必。

而一旦失去了强援,此时的蜀汉无力独自对抗曹魏,不久就会被拥有中原和江东的曹魏迅速消灭,天下一统归于曹魏。

这是黄承彦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黄承彦在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指示下,把陆逊带出了八阵图,保存了东吴的主力。

而陆逊在得知魏国大军来犯,也立刻回军抵御,蜀汉得以喘息。

既然,黄承彦知道救出陆逊对于蜀汉是如此重要,为什么不说是诸葛亮的命令,而把美名归于自己呢?还有,我们翻遍《三国演义》,在救出陆逊之后,黄承彦也再也没有出场。

对于这样一位有大功于蜀汉的人,刘备也好,诸葛亮也好,为什么没有任何表彰的迹象?因为当时刘备还活着。

在刘备出兵东吴前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已经非常微妙,甚至可以说有些排斥。

在以往的十多年中,刘备无论大小事都会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可此次倾国出征东吴却没有,甚至在出兵之后也事事独断专行,尤其不听所谓丞相的意见。

在刘备兵败之后,面对诸葛亮,刘备心中极为愧疚,可愧疚同时又有几分猜忌。

对当时与东吴的政策,刘备也持对抗意见,因此朝廷上下都无意和东吴交好。

黄承彦这样私自放走东吴主帅的行为当然得不到蜀汉官方的表彰。

作为女婿的诸葛亮当然能够明白岳父的苦心,可面对一脸病容,对东满仇恨的刘备,诸葛亮也只能选择沉默。

于是,失去荆州,主力尽丧的蜀汉,龟缩在四川,舔舐伤口,等待时机。

到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之后,诸葛亮不顾朝廷上下的众多非议,坚持和东吴联盟,并主动派使者前往东吴修好,重新建立起孙刘联盟。

但因为是陆逊间接害死刘备,就算是东吴众人皆可原谅,营救陆逊绝不可原谅,于是黄承彦依然沉寂了下去。

不过,黄承彦本来就是一位淡泊名利,看淡荣辱的隐士,以他的修为,更不会在乎这些世俗的荣誉,只要对女婿诸葛亮好,一切都已经足够。

魏吴石亭大战:陆逊击败曹魏十万大军 战前大局势总概括 吴黄武七年(228年),魏大司马曹休大举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曹休中计,以十万步骑朝向皖城接应。

令陆逊迎击,曹休既知受骗,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

这是石亭之战的前期,在这之前正是大家所熟知的周鲂赚曹休,此时曹休立功心切,上表遂帅10万之众前去深入皖城。

而毕竟有太祖遗风,怀疑这是吴国的诡诈在作祟,但是不愿失去此机会,于是同意了曹休的计划,同时派各路大军接应。

从此可以看出曹睿并不是让曹休孤军深入的,而是多路大军分进合击东吴,奈何曹休所走的道路实则无语。

《满宠传》中描述得很清楚,从而犯了大兵团分进合击大忌(失去了相互支援,协同的能力)容易被集中兵力消灭。

更惨的是曹休的刚愎自用。

《陆逊传》中将曹休的骄狂体现无余,从而大败。

但是实际的曹休战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其骄狂,这么简单,从《蒋济传》:济表以为“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

”军至皖,吴出兵安陆,济又上疏曰:“今贼示形於西,必欲并兵图东,宜急诏诸军往救之。

来看,曹魏的准备工作和兵力部署绝对做到了深思熟虑。

吴魏战前大部署 回到主战场石亭,面对曹魏的又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孙权亲自坐镇,调集了近十万大军。

作为曹休的主要援军,贾逵一部,作为清楚战争形式,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於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

随机文章声名狼藉的女力先锋——大法官露丝.拜德.金斯伯格金斯伯格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史上最强的核巡航导弹(造价673万美元)科学另类解读时间之谜,宇宙时间并不存在毁掉你的科学认知国际空间站为什么没有中国,真的是美国拒绝吗/五种原因均有可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里的歇后语大全

三国里的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里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1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张飞吃豆芽——盘小莱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2  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3  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4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  ·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5  曹操: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转胎--疑心重  张飞: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案--凶神恶煞  张飞讨债--声势凶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周瑜: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三国里的歇后语 篇6  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除了魏蜀吴,三国还有其他割据政权吗?

除了魏蜀吴,还有其他割据政权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从末年的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后的征伐不断,这一时期带给后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

众所周知,所谓 三国 指的就是蜀汉、曹魏、孙吴三大政权,它们先后建立,统治着华夏大地上绝大部分的地区。

那么,除了魏蜀吴,当时还有其它强大的割据政权吗,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的话,笔者要提到的第一个割据政权毫无疑问应该是士燮建立的交州政权。

东汉永和二年(137),士燮生于苍梧郡广信县,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梧州一带。

因为出身当地豪族,士燮被推举为官,并在东汉末年官至交趾太守。

不久后,交州刺史朱符统治无道被杀,士燮一面向朝廷表忠心,一面推荐自己的族人担任各郡太守,逐渐控制了整个交州。

因为士燮本身就有尊敬贤才之名,在交州又深得人心,许多人才名士都曾经前往交州躲避中原的战乱。

据《》的记载: 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

出入鸣钟磐,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

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

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

也就是说,士燮因为天高远而在交州境内肆无忌惮,出行时大搞排场,又是让人在两旁演奏乐器,又是找来胡人护卫焚香。

此外,他成群的妻妾都坐在有盖子的小车上,同族子弟出行也都有追随,可以说威仪比起皇帝那是丝毫不差。

趁着中原战火不休,士燮在交州当了二十多年的实际统治者,直到建安十五年(210)派步骘前往交州,士燮这才交出了统治权。

因为交州地处偏僻,孙权只是从名义上接受了士燮的归降,而实际上士燮仍然是在南方逍遥自在。

黄武五年(226),士燮于九十岁高龄,其子士徽随后发动叛乱想要自立,但很快被平定。

至此,实际存在了长达四十余年的交州政权宣告灭亡。

如果说交州政权是三国最南方的割据政权,那么辽东可能就是最北的一个了。

东汉末年,生于辽东襄平,也就是今辽宁辽阳一带的公孙度在同乡人徐荣的举荐下被把持朝政的封为了辽东太守。

和士燮类似,自此公孙度便趁着中原的动乱潜心发展辽东,在当地扎下了根。

史书记载,初平元年(190)时,公孙度 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

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除了逾越礼制,当为安抚他封其为永宁乡侯时,他还放出了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的豪言。

公孙度去世后,其位由长子公孙康继承,为了不被曹操消灭,公孙康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谦恭,也成功让辽东没有被北伐的曹操顺势消灭掉。

公孙康去世后,其弟公孙恭成为新任掌权者,但没过多久他又被侄子公孙渊夺位。

公孙渊为人野心极大,他一面和交好一面暗中联系东吴,最终和魏国撕破脸皮宣战,并自立为燕王。

和强大的魏国作对,公孙渊很快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最终,辽东公政权存在近五十年,一度非常强盛和繁荣,如建安十四年(209)时,公孙康就曾经率军攻陷的国都。

看完南方北方,我们再来看看西边。

仍然是汉末,枹罕,也就是今甘肃临夏出了一个宋建,此人先是和韩遂等凉州军阀一同反对曹操,后来又以老家枹罕为据点建立了割据政权,并自封为河首平汉王。

宋建在枹罕当了三十年的王,曹操才终于派出将其剿灭,这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之前无暇顾及,另一方面也说明宋建还是有些本事的。

三国时期的西北有宋建,西南则有一个孟获。

据《汉晋春秋》记载,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部落领袖,因为性格豪爽而 为夷汉所服 。

蜀汉建兴三年(225)时,孟获在南中发动叛乱,丞相一方面为了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也是为了磨合军队,便亲率军队深入南方的,通过绝对的实力压制战胜了孟获。

在后世传说中,孟获及其部众实力不俗,其手下还有一支刀枪不入的。

只不过因为正史《三国志》中未予记载,如今人们对孟获的真实性存在质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三国密闻:诸葛亮的八卦阵如何被陆逊所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