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有着怎么样的理论思想?对中国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千问解读】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申。
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
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法明确的定论。
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
所以著《》,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司马迁赞成游侠,认为游侠是很需要的;但是有人认为不需要,如法家的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认为当时读书的知识分子,对于法制的实行是有妨碍的,于是法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时代的政策都与它有关。
韩非子的理由是儒者知识多,嘴会说,手会写,有许多意见提出来,思想不同,使法令不能推行,难于执法。
而侠义道中人,是慷慨好义的,好用武力,又容易形成恶势力,也是使法令不能推行的障碍。
所以韩非子反对这两种人。
司马迁写《游侠列传》,一开始也提到韩非子这两句话,不过他又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事,用道德、政治、法律都解决不了,只有“拳头大”的办法,一下就解决了,所以他认为游侠有游侠的好处。
而且他认为古代的游侠,,对朋友讲义气,帮助贫弱的人,这些都是最了不起的,其中提到古代侠义中的佼佼者,有季次、原宪。
原宪在孔子死了以后,再没有出来做事,就退隐于草泽之中,现在来说就是退隐到下层社会中,和平民一起生活。
后来子贡非常想念他,有一天排场很大去探望他,大有所谓“结驷连骑”的派头,好像现代带了几部汽车的随从侍卫。
原宪却穿了一件破旧衣服,好像现代的穿件破衣服,衣冠不整,钮扣不扣,便出来和子贡见面。
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就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子贡的意思本来想接济这位老同学一下,不料原宪说,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
他这番道理,无形中也骂了子贡,等于说当年在老师那里学习,老师教我们该如何做事作人,我们今天对这个时代、国家、天下没有贡献,有什么资格摆你那样的派头?子贡被他骂了这一顿,一直放在心里,始终很难过。
由原宪这个人,可知孔子的学生,什么样的人都有。
高行的如原宪一类,也可以说是逃名遁世的隐士,他知道所处的社会太乱,无法有所贡献,因此远走山林,韬光养晦。
名利浓于酒 现在我们先简介了原宪,这里记载的是: 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谷”的意思是代表当时的俸禄。
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会上了轨道,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就用不着了,我们不必去占住那个职位,可以让别人去做了。
如果仍旧恋栈,占住那个位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是可耻的。
其次,社会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于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
结论下来就是说,一个知识分子,为了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吃饭,是为了对社会对国家能有所贡献,假如没有贡献,无论安定的社会或动乱的社会,都是可耻的。
讲到这里,我们想起一些故事,可作为研究这两句话的参考,像原宪的生活型态与思想,他问孔子及孔子所答的话研究一下,这个免于“耻”字的功夫可真难。
如大家所熟知的,汉光武和严光(子陵)是幼年时的同学好友,后来刘秀当了,下命令全国找,而严子陵不愿出来作官躲了起来。
后来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上,发现有一个人反穿了皮袄钓鱼,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怪人,桐庐县的县令把这件事报到京里去。
汉光武一看报告,知道这人一定是老同学严光,这一次才把他接到京里,但严光还是不愿作官。
汉光武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所以有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
后世在严光钓鱼的地方,建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因为历代以来的读书人,都很推崇严子陵,认为他是真正的隐士。
有一个读书人去考功名,经过严子陵的祠堂,题了首诗在那里:“君为名利隐,吾为名利来。
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
”这是推崇严子陵的。
相反的,清人却有诗批评严子陵:“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是说严子陵故意标榜高隐,实际上是沽名钓誉,想在历史上留一个清高的美名。
这是反的一面的。
这里只是提供几个故事,作为研究孔子“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的参考。
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通常现象,正如古人说,“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
” 此外,还有一段中国历史上蛮有趣的事情。
满清入关以后,有许多读书人不投降。
但清帝非常高明,他十六岁登基,就平定了这样一个的天下,做了六十年的皇帝,把的政治基础奠定下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皇帝,不是职业皇帝了。
他看见汉人反清的太多,为了要先收罗那些不愿投降的读书人,在中特别开了一个“博学鸿词科”。
对于前明不愿投降的遗老们,特别恩准,马马虎虎,只要报个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给予很好的官位,结果有很多人,在这种诱惑下动摇了,而进了“博学鸿词科”。
也还有很多人硬不投降,所以当时闹了很多笑话。
其中一些是非常尖刻讥讽,当时曾留下几首讽刺的名诗:“一队夷齐下首阳,几年观望好凄凉。
早知薇蕨终难饱,悔煞无端谏武王。
”后来又开第二次“博学鸿词科”,再收罗第一次未收罗到的人。
因为许多人看见第一批“博学鸿词科”的人,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住了。
(从这里看,中国人讲究的节操,要守住真是难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终生不变,实在是最高的修养。
)第二次去的人更多,考场的位置都满了,后去的被推到门外去,就有人更吟诗挖苦了:“失节夷齐下首阳,院门推出更凄凉。
从今决计还山去,薇蕨那堪已吃光。
”中国读书人,非常重视节操,也就是中心思想、见解的坚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赫拉克勒斯有着哪些事迹?巨人之战是如何回事
不久,他找到报答机会。
原来大地女神盖亚为天神乌拉诺斯生下一群巨人,这些怪物面目狰狞,杂乱的长须,长发,身后拖着一条带鳞的龙尾巴,这就成了他们的脚。
母亲唆使他们反对宙斯,因为宙斯成了世界的新主宰,把盖亚从前生下的一群儿子,即提坦们全都打入了地狱塔耳塔洛斯。
几年后,他们冲破了地狱,在帖撒利的田野上冒出来。
一看到他们,星星变色,连赫利俄斯都掉转了太阳车的方向。
巨人们以山作梯一步步地朝着神祇的住地爬上去,手里拿着燃烧的栎木大棒和巨大的石块,像风暴一样向奥林匹斯冲击。
神祇们得到一则神谕,如果没有一名凡人参与战斗,那么神祇们就杀不死前来侵犯的巨人。
盖亚听到这消息,急忙寻找一种方法,以保证自己的儿子们不受凡人的伤害。
这需要一种药草。
然而,宙斯却抢先一步,他不让朝霞、月亮和太阳露出光芒。
当盖亚在黑暗中到处寻找药草时,宙斯却把药草收割起来。
他请雅典娜将药草交给自己的儿子赫拉克勒斯,并要求他前来参战…… 战斗结束,诸神称赞赫拉克勒斯的赫赫战绩。
宙斯把参战的神祇称作奥林匹斯人,这是勇敢者的称号。
凡间女子为宙斯所生的两个儿子,即狄俄尼索斯和赫拉克勒斯,也获得了这光荣的称号。
欧律斯透斯 赫拉克勒斯与欧律斯透斯在赫拉克勒斯出世之前,宙斯曾经在神祇会议上宣布,让珀耳修斯的第一个主宰所有其他的珀耳修斯的子孙。
他是想把这份荣誉给他和阿尔克墨涅所生的一个儿子。
可是赫拉十分嫉妒这种光荣归于自己情敌的儿子,于是她施展诡计,让珀耳修斯的另一位孙子欧律斯透斯提前出世,本来他要比赫拉克勒斯晚出世。
因此,欧律斯透斯成了迈肯尼的国王,后来出生的赫拉克勒斯成了他的臣民。
国王注意到他的那位年轻的兄弟声名显赫,于是如同召见臣民一样把他召来,给他布置了一大堆困难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又不愿服从。
但宙斯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规定,于是命令儿子执行国王的命令。
这半神半人的英雄不甘当凡人的奴仆,便离开家来到特尔斐,请求神谕。
神谕昭示说:欧律斯透斯由于赫拉的诡计骗取了王位,诸神将予以纠正,但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国王交给的十项任务。
等到这些任务完成以后,他就可以升格为神。
赫拉克勒斯听到这神谕,心头郁闷,深深地陷入悲哀之中。
替一个比他低微的人服务,实在有损他的尊严,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可是他又不敢违抗父亲宙斯的旨意。
赫拉仍然妒恨赫拉克勒斯,虽然他在与巨人作战中援助过神祇们。
她乘机让赫拉克勒斯心头的郁闷变为野性的狂暴。
赫拉克勒斯控制不了自己,他甚至想要杀害他所珍爱的侄儿伊俄拉俄斯。
这位侄儿吃了一惊,连忙逃走。
赫拉克勒斯在狂暴中用箭射死了他和墨伽拉所生的孩子们,并想象他是用箭射杀巨人。
他疯狂了很久才解脱出来。
他看到自己闯下了大祸,陷入更深的悲哀和不幸之中。
他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心头的痛苦才有所减轻。
他重新振作起来,决心去完成欧律斯透斯交给他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经过种种辛劳和努力,排除无数的困难和障碍,完成了国王欧律斯透斯交给的任务,终于不必再受他的奴役,并回到了底比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完璧归赵:蔺相如是怎么样将和氏璧归还赵国的
蔺相如在千百年来都是能臣的优秀代表之一,他能够在三年内,从一个门客晋升为上卿,足以证明其能力和过人的本领。
蔺相如是个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
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
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
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
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赵王如将和氏璧献给了秦国,而秦国不把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在道义上是失信的,而赵国不给秦国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个更理亏,自然。
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于是,赵王又试探性地问道谁能够担任出使秦国的重任,蔺相如自荐带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秦王见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来,十分高兴。
蔺相如献上了和氏璧,把这块宝玉给众人传看,秦王很高兴,但是言语之间却没有要割让城池的意思。
蔺相如便趁机对秦昭王说:“这块玉上有一个瑕疵,请让我指给你看。
于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迅速退后,地说:”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诚信!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玉,我就和这和氏璧一起葬身于此。
“秦王一听,不敢怠慢了蔺相如,要蔺相如提条件,蔺相如说:”赵国为了将和氏璧送到此地,赵王斋戒了五天,按照理解来说,你也应该斋戒五天。
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这样以后我才能心甘情愿将宝玉献给大王。
“ 秦王不敢违背蔺相如的话,于是真的照着他说的话做了。
在过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相如一见秦王便坦白:”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位能够坚守信约,我怕被秦国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
如果秦王诚心想和赵国交换,那么秦王请先割让二十座城池,赵国一定派人将玉送来,秦强赵弱,赵国是不会欺骗秦王的。
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请求秦王处罚。
“蔺相如说完这番话后,群臣莫不震惊,秦王自觉被赵国玩弄,本想处死蔺相如,但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而伤了两国的和气。
于是,秦王也就放过了蔺相如,这样蔺相如安然回到了赵国。
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为国家效命,见其忠勇,而秦王虽然受到蔺相如的欺骗,却能顾全大局对蔺相如以礼相待,表现出了大国君主的气度。
随机文章细说世界十大名胜古迹,中国长城是太空唯一可见建筑盘点人类不能承受的真相,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被收纳进秘密部门达·芬奇睡眠法猝死,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不适合人类)未确认生物之猛犸鱼,战斗力与两头虎鲸相当/鼻子像猛犸尾巴像虾哈勃望远镜能看多远,距地球约270亿光年/可看清1.6万公里外萤火虫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