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8-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血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容易引来并发症,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会更大,而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吃降压药。

高血压一定要吃降压药吗?医生告诉大家,未必,高血压也是分不同等级的,是否需要吃,要因人而异,下面就具体跟大家讲讲,希望你做对了。

高血压必须要吃药吗?

首先得搞清楚血压多高就算高血压了?一般来说,目前国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舒张压≥90。

血压超出这个标准就可以算是高血压了,需不需要吃药,要因人而异。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查出高血压,不是必须要吃药,若是下面这2种情况,可以不吃:

1. 只是单纯的血压轻度升高,没有其他疾病,也没有不舒服

李大爷在一次社区免费测量血压的活动中,测出血压偏高,于是去看,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他的血压确实是超出正常值了,血压在145/95。

他问要不要吃药,得到的回答是可以暂时不吃。

因为他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检查过身体,没有其他问题,平时好好的,就是最近血压有点高。

血压145/95,是1级高血压,也就是轻度的,若没有不适表现,也没有其他问题,可以暂时不吃药。

但不吃不意味着可以不管了,及时改变生活方式是必要的,不然拖下去,血压逐渐向2级3级发展,到那时就要吃了。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提醒:这时候可以不吃,但不代表一直都不需要吃,如果调整生活习惯3-6个月之后,血压并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一般来说,就要及时吃药了。

2. 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意思就是说自己平时在家里测量或者进行了血压的检测,测得的血压是正常的,但一见到穿白大衣的医生后,给自己测得的血压就会超出正常值。

一般来讲,若是这样情况,可以不吃降压药。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多半是跟紧张的情绪有关,就好比小时候一见到老师就害怕的那种心理。

建议这类人群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中,要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测量血压,测出来的血压才会更准。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那吃药是不是就得一直吃,不能停呢?

其实,也不一定,要看自己的血压控制的情况如何,若是生活习惯不好,吃药也不规范,血压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可能是要继续吃的。

但如果血压逐渐控制的比较好,并且经过多次测量,血压依旧比较平稳,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建议下合理进行调整,减量或者停掉。

不过,想要得到这个结果,要规范吃药,而且生活上也要养成好的习惯,帮助降压,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可以参考下: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三手烟

·注意调节情绪,适当给自己减压

·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锻炼,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每天摄入的盐控制在5克以下

综上所述,血压高并不是必须要吃药,如果是以上2种情况,暂时可以不吃。

不过,不吃不代表万事大吉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也不要忘了监测血压并反馈。

对于已经需要吃药的朋友来说,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不是只要吃了就不能停,自己将变成药罐子,调整好心态,积极降压,或许结果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帝王一席饭,农家一年粮”:慈禧太后御膳一顿要吃一百多道菜?

说到的御膳,也就是吃饭的问题,皇帝吃饭的记载是最多最详细的,朕们每天早晚两餐,上午6点到时点进早餐,中午1点左右进晚餐。

除了这两顿正餐之外,一般晚上6点左右还要进晚点,其它还有各种小吃和酒膳,没有固定时间,想吃就随时点。

皇帝吃饭,每顿都会开列清单:饭茶名目,哪位厨师承办,用什么样的盘碟盛装,谁负责进呈,吃饭的时间、地点,用什么样的桌子碗筷等等,都一一写在清单上,以便出了差错有人负责。

皇帝每天吃些什么饭菜,清朝的档案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如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的晚膳单:万岁爷重华宫正谊明道东暖阁进晚膳,用洋漆花膳桌摆。

燕窝鸡丝香蕈丝火熏丝白菜丝饷平安果一品,红潮水碗;续八仙一品,燕窝鸭子火熏片,片子白菜鸡翅肚子香蕈,合此二品,张安官做……共有28碗。

仅从这两品菜中,光看这些菜名,真是红红翠翠,活色生香,不愧是皇家的御膳。

相比《》中的“酒酿清蒸鸭子,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热腾腾碧荧荧的绿畦香稻粳米饭”,贾府的这些菜无论从用料,还是从工艺的繁复程度等方面来看,简直是全方位的没有相比性了。

不过,按清朝的制度,皇帝和都可以吃100样菜的,这里只有28碗,也实在算是“廉政节约”了吧。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用膳制度就有所“改革”,当然,她老人家“改革”的方向不是勤俭节约、删繁就简,而是“删俭就奢”,更加奢侈繁杂,怎么高大尚怎么来。

慈禧掌权将近50年,她平时用膳的标准是每顿饭都要达到百种以上,而且常常超标准配备,菜品还不准重复。

慈禧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厨师,又从各地采办“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做成全国最好的名菜、名点,以供其享用。

她还有一点和其列祖列过宗不同,她吃饭不固定某个地方,而是随兴所至,常常临时决定地点。

有一次,她看戏看到兴头上,不愿回宫,就要在宫外用膳。

她让们用食盒把饭菜从宫内做好端来,共计150种菜,每个太监可端6只碗碟,约需25名太监,另外还有两小桌各式果品,再加上专门摆放桌椅饭菜的太监,总共不下50人,可谓是声势浩大,排场是登峰造极。

还有一次,慈禧太后乘火车去奉天,用了整整四节车厢作为她的御膳房,有炉灶50座、厨役100人,洗菜、切菜的人更多,每次正餐都要做100样菜,还要另备100种果品点心。

其实,百把种菜中有一些是做样子的,如有的菜做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或呈龙凤之形,或显“寿”“”字样,以示祝福和吉利,主要是为了讨开心。

每顿饭百把样菜,摆在桌子上一大片,就是大肚汉也吃不下,所以每顿吃剩下的菜,都分别赐于皇子、嫔妃、臣下、宫女和太监、卫士等人食用,倘若能有幸分到一杯半盏的残汤剩羹,便觉得是满脸风光,深感皇恩浩荡了。

那么,慈禧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菜呢?曾经给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女士在《慈禧写照记》中写道:“中国皇帝的尊严,仅次于天,自然穷奢极侈……”也就是说,这些饭菜可不是简单的饭菜,这代表着帝王权势的尊严,要的就是这种威势,说到底也是一种政治需要,所以也就“无所用其顾惜也”。

这种御膳的开支是极其惊人的,帝后一天的饭菜费用可供五千农民吃一天,这正所谓是“皇帝一席饭,农家一年粮”,当然,这些巨大的开支最终都转嫁到小老百姓头上了。

由此来看,从这些御膳的袅袅香气中,隐隐也透出一个王朝腐败糜烂、、余日无多的气息。

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慈禧太后排场过后,便是她的落难之日。

十六年,八国联军杀进了北京城,她仓皇西逃,一路上喝溪水,吃小米粥,啃冷馍,如此的“御膳”也算是寒酸到了极点了,真是也。

在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之下,慈禧太后的“御膳改革”总算是扭转了方向,暂时走向了勤俭节约的方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帝王姓猪 民间百姓想要吃肉如何办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吃了不能停?未必,2种情况下可以暂且不吃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