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闹红一舸原文及赏析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
【千问解读】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
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愁人 一作:愁入) 译文 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
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
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
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
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
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 武陵:今湖南常德县。
薄:临近。
朅(qiè):来,来到。
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羊:亦作“ 相佯 ”。
亦作“ 相徉 ”。
徘徊;盘桓。
光景:风光;景象。
三十六陂:地名。
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
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菰蒲:水草。
青盖:特指荷叶。
争忍:犹怎忍。
凌波:行于水波之上。
常指乘船。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
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
“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
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
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
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
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
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
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
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
可是,这样的好词,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其实,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
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
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
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
姜夔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
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
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
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
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启发性。
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
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
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盛唐时期的新年朝会是个怎么样的场景?到底有多热闹
每年正旦还蒙蒙亮,曙光未开之前,朝贺活动就开始了,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等文武百官身着华服“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而长安城也因百炬耀街陌,谓之“火城”。
杨巨源在其《元旦呈李逢吉舍人》诗中则突出表现了朝贺队伍整齐的仪仗和庄严肃穆的氛围: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风阙前。
一片迎曙日,万口红烛动春天。
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火迭瑞烟。
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携各地方特产作为贡品,远赴京师来行元旦朝贺之礼。
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使得元日朝会异常盛大,整个活动不但有内外朝臣向贺岁,而且各少数民族政权和附属国的统治者也都奉巨礼前来向唐皇帝贺正,与唐帝国交好。
唐太宗《正旦临朝》道:“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赫窦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旌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足以尽显唐王朝映映大国气派。
《元日早朝》诗曰:“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等等的诗句,不胜枚举。
唐王朝借万国来贺正的好时机,展示国威,弘扬国法,施政外交,这无形中也促进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元旦朝会礼制甚严,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切程序都必须,不容有失,否则轻者罚俸,重者贬官。
据《南部新书》卷丁载:时期朝贺“……如逢宰相,即诸司火城,悉皆扑灭。
或其年无仗,即中书门下率文武百僚诣东上阁门,横行拜表称庆。
内臣宣答,礼部员外郎受诸道贺表。
取一通官最高者,拆表展于坐案上,跪读讫,阁门使引表按入内,却出宣云,所进贺表。
如有,即宰相率两班赴西内称贺。
” 据裴庆裕《东观奏记》载:“大中十一年正月一日,上御含元殿受朝,太子太师卢钧,年八十矣。
自乐口悬之南步而及殿口。
称贺上前。
声荣朗缓,举朝服之。
至十二年元日,含元受贺。
太子少师柳公权年亦八十矣。
复为百官首,含元殿廷口远,自乐口南步至殿下,力已绵口,称贺之后。
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
公权误曰光武和孝。
御史弹出之,罚一季俸科。
七十致仕旧典也。
公权不能克遵典礼。
老而受辱,人多惜之。
” 从上述两则材料可知,宣读贺表的职责往往是由朝中官位最高、最德高望者担当;无论地位与身份是何等尊贵,在元旦大朝会之时,一有失礼必惩无疑,即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柳公权也曾难逃礼法,受人耻笑。
宫廷朝贺礼毕,皇帝赐宴群臣,其中饮酒作诗以增雅兴,一则炫耀才学,二来为新年助兴。
的诗歌尤其发达,节日民俗更是文人墨客竞技的舞台。
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元日朝贺的应制之作。
而这些诗作中出现了不少关于君臣共饮椒柏酒的内容,这是民间风俗与宫廷礼俗互动的结果。
据《唐诗纪事》记载: 景龙四年(公元711年)正月朔,赐群臣柏叶酒,群臣多作正旦赋柏树诗助武平一诗“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
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李又诗“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
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此类椒柏酒应制诗为是时人赞美柏树物性,藉以表达人祈年祝寿的美好愿望。
主流的应制诗是描写元日朝会的隆重场面,辞藻华丽,内容极为空洞,多为为帝王歌功颂德和粉饰太平之作。
如《奉和正旦临朝应诏》诗云: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
这类应制诗不占少数,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唐代元旦朝会宏伟壮观、规模空前的概貌。
元旦朝会状况与前朝大致一致。
在元旦大会没有正式开始以前,宫外百官匆忙赶赴朝会,而皇帝此时则代民祭天祈福,希望来年能够、作物丰歉。
之后,皇帝亲临大庆殿(正殿),四大镇殿将军立于殿角,悬挂旌旗,设有黄旎仪仗队五千人,夹门填街,气氛庄严肃穆,场面十分隆重。
接着,《干安乐》奏响,“冠冕朝服”的百官、各少数民族使节及诸多藩使向皇帝祝寿,多次跪拜呼喊,祝福皇帝“”,并献上精心准备的贡品和地方特产。
朝贺之礼毕,皇帝要设宴,赐酒以慰群臣,各国使节则在使馆宴。
在《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等篇中均有详细记载: “正旦大朝会,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
诸国使人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
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量冠,白袍青缘。
诸州进奏吏,各执方物人献。
”。
次日,皇帝还要在御园内赐宴,邀请使臣们一同观看射箭比赛,优胜者还获得额外的奖励。
时,由于政权混乱,正旦大会曾遭停滞,绍兴五年(公元1145)得已恢复,但国力衰微,朝会规模明显缩小,与前朝。
随机文章中古欧洲有名的骑士有哪些?人们被现实打败的青蛙效应,温水煮青蛙竟然是假的(谣言)揭秘能让人长高的神秘小岛,外来游客纷纷长高几厘米(神秘矿石水)俄罗斯地狱之门录音,前苏联科学家挖开地狱之门(超级恐怖)探索白化病是怎么引起的,家族遗传和近亲结婚是白化病的罪魁祸首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如果没有卫子夫,陈阿娇由盛转衰的命运会改变吗?
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的亲姐姐,被人们称之为“馆陶长公主”,既然是皇帝的亲姐姐,地位自然就比他人高贵一点了,汉景帝也十分敬重自己的这位长姐。
陈阿娇是在光环万丈的背景下出生的。
当初,汉景帝立的太子,是的儿子,亲自找上门来,想和栗姬结一门姻亲,谁知却遭到了栗姬的,一口拒绝了这门亲事。
馆陶哪里还受过这样的气,发誓一定要给栗姬一个教训。
在一次偶然中,她遇到了年幼的,随口逗了他一句,问他愿不愿意和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成亲。
谁知刘彻反应的十分激动,竟然兴高采烈的跳起来说如果有幸能娶到阿娇,未来一定给她建造一座金子做的大房子,供她居住。
馆陶公主听后大喜,从这以后,他就已经把刘彻当成女婿对待了,所以一步步帮他登上了皇位,而登基后的刘彻也履行诺言,让陈阿娇成为了皇后。
可是,一切在卫子夫的到来之后打破了,温柔善良的卫子夫引得了汉武帝的宠爱,有人说,正是因为卫子夫的存在,才导致了陈阿娇的废后,其实不然,陈阿娇有盛转衰的命运,其实是由自身性格和她母亲一手造成的! 第一点,所谓的,只是汉武帝年幼时说的一句话,都说童言无忌,汉武帝虽然履行了诺言,但二人是丝毫没有感情基础的,这样的感情,是不会太牢靠的。
更为严重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况陈阿娇是一国的皇后,始终没有子嗣也不像那么会事,汉武帝心里,也一直很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卫子夫登场了,她本是汉武帝姐姐家中的女仆,因为相貌端庄,品行端正,被平阳看中献给了皇上。
汉武帝完全不介意她的出身,通常长时间的接触,二人,不久后还会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古代皇室讲究“母凭子贵”,这样一来,本就得宠的卫子夫是地位就更高一等了。
但就算如此,贤良淑德的卫子夫也没有变得嚣张跋扈,更没有想和陈阿娇争夺后位的念头,反而是陈阿娇自乱阵脚,得宠又有儿子的卫子夫燃起了她心中的熊熊怒火,常常在背地里恶言损伤,甚至构陷她。
卫子夫不愿与她斤斤计较,可汉武帝不容许这样的女子继续呆在后宫之主的位子上,所以就动了废后的想法。
陈阿娇的母亲,也就是馆陶长公主听闻后速速赶来,可能是太过迫切的想要维护自己的女儿,竟然,质问皇帝有没有忘记自己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汉武帝是天子,哪里能忍受旁人这样的威胁,龙颜震怒,就坚定了废后的念头。
毫无疑问,馆陶公主,糊涂一时,自己的女儿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母亲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 随机文章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卢浮宫维纳斯断臂之谜,作者亲手敲断维纳斯双臂(残缺美)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1984年被贬下凡的神仙,翻遍资料找不到/疑似变成了一个动物(谣言)南天门都有哪些神仙,截教的魔家四将和民间四大天师守卫南天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