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豆腐羹的做法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今天带给你的一道菜是上海著名的传统菜肴。

它是一种清爽可口的腐乳汤,具有清热、补气、生津的功能。

常作为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保健食品。

荠菜豆腐羹的做法

荠菜豆腐汤练习1

荠菜豆腐羹

食物准备

荠菜、豆腐、料酒、肉丝、胡椒粉、盐、糖、味精、生粉。

方法步骤

1.肉丝洗净,加入盐、胡椒粉、味精、料酒、糖、生粉,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

2.韭菜洗净去根,切块,豆腐切小块;

3.启动热油锅,将猪肉炒熟,加水;

4.煮沸后加入豆腐,再次煮沸,小火煮5分钟,加盐;

5.将荠菜倒入,转大火,搅拌均匀,用生粉勾芡,再加入少许味精。

荠菜豆腐汤练习2

荠菜豆腐羹

食物准备

荠菜、豆腐、里脊、盐、淀粉、鸡精、香油、蚝油。

方法步骤

1、将肉切丝,将干淀粉沥干,搅拌成水淀粉;

2.韭菜反复洗净,选择去根去老叶,沥干切碎;

3.在里脊上放些蚝油,搅拌均匀。

豆腐切成小块;

4.锅里放一碗水,煮开。

嫩豆腐煮开后,转小火再煮两分钟;

5.将腌制好的猪里脊肉倒入,用筷子搅拌,煮两分钟;

6.将切碎的荠菜倒入,加入盐和鸡精调味,煮30秒;

7.倒入准备好的水淀粉,推匀,使汤看起来像汤,倒入一些芝麻油,即可食用。

荠菜豆腐汤练习三

荠菜豆腐羹

食物准备

荠菜、豆腐、香菇、水淀粉、盐、香油。

方法步骤

1.韭菜洗净挑成小块,香菇切片;

2.将豆腐切成合适的小方块,溺水后备用;

3.启动油锅,用芝麻油炒蘑菇;

4.锅里加水,大火烧开,放入韭菜和豆腐;

5.转中火,再次煮沸,加入适量盐调味,勾芡水淀粉,倒适量香油后出锅。

荠菜豆腐汤的做法四

荠菜豆腐羹

食物准备

嫩豆腐200克、荠菜100克、胡萝卜25克、水培蘑菇25克、熟竹笋25克、水面筋50克、精盐、味精、姜末、湿淀粉、鲜汤、香油和生油。

1.将嫩豆腐、熟竹笋、面筋切成小丁,荠菜去杂,切成细粉;

2.将干蘑菇洗净,切成丁。

将胡萝卜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

取出后放凉,切成丁。

3.锅里放油,烧至七成热。

加入鲜汤、豆腐、蘑菇、胡萝卜、竹笋、面筋、韭菜、盐和姜末;

4.煮沸后,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做成稀酱,倒入芝麻油,出锅即可食用。

湿淀粉的增稠是为了使汤变稠,形成浓汤。

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1 中国有很多经典的歇后语,小葱拌豆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它的下一句?  一青(清)二白  此歇后语是引申用,就像狗吃草—装羊(样) 青为本意。

而清是引伸过来的。

  此歇后语的意思:葱是绿的,也可以说的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这道菜有两个主要颜色:一是绿色的,二是白色的,所以是一青二白!!小葱拌豆腐的歇后语2  1、小葱拌豆腐 - 一青二白  2、小偷进衙门 - 没理  3、小偷进牧区 - 顺手牵羊(比喻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或顺势做某件事情)  4、小脚女人追兔子 - 越撵越没影儿(比喻怎么撵也跟不上)  5、小鸡吃碗碴儿 - 肚里有词(瓷)(比喻很有说的)  6、小鸡站在门坎上 - 里外叼食(比喻里外倒腾)  7、小孩儿爬楼梯 - 步步都是坎儿  8、小米充黄豆 - 个头就不中  9、小寡妇看花轿 - 干着急  10、小子玩泥巴 - 就撤就散  11、小孩儿耍菜刀 - 不是玩艺儿(比喻危险,不能当儿戏)  12、小牛架大辕 - 光蹦得欢拉不上套(比喻只能指手划脚,来真的就不行了)  13、小鬼拜张天师 - 自投罗网  14、小米充黄豆 - 个头就不中(比喻不标准)  15、小秃脱帽子 - 头名(明)  16、小乏麻脸儿 - 好大的面  17、小炉匠拉抽屉 - 找他个错(栓)  18、小姑娘梳头 - 自便(辫)  19、小河上没桥 - 将就过吧(比喻勉强维持生活)  20、小河里撑船 - 一竿子到底(比喻一次完成,彻底完成)  21、小猫打呼噜 - 与众不同(比喻跟别人不一样)  22、小猫的胡子 - 摆设(比喻超过、压倒一般)  23、小碗儿吃饭 - 靠天(添)  24、小喇叭 - 吹了(比喻夸口。

或指事情、交情破裂)  25、小媳妇突爹妈 - 没完没了(比喻没个头)  26、小婆子上吊 - 吓唬大的哩(比喻想办法去制服别人,使别人害怕)  27、小河里行船 - 平平安安  28、小朋友堆雪人 - 就地取材  29、小毛驴戴耳环 - 累赘  30、小秃跟着月亮走 - 谁也不沾谁的光  31、小公鸡害嗓子 - 不能再提(啼)了  32、小肚子搁暖壶 - 热心肠  33、沙罐里炒胡豆 - 扒拉不开  34、沙漠里播种 - 一无所获  35、沙漠里盼水喝 - 干着急  36、沙滩里栽花 - 扎不下根;难生根、  37、沙滩上的石子 - 俯首皆是  38、沙滩上浇油 - 白搭  39、沙窝里种荞麦 - 不成  40、鲨鱼学黄鳝 - 尽想滑  41、杀鸡给猴看 - 惩一儆百  42、杀人不见血 - 凶狠手辣;阴毒  43、杀人不用刀枪 - 软收拾  44、杀人的‘和尚念佛经 - 假慈悲;假慈善  45、杀猪刀子刮胡子 - 太悬乎  46、杀猪的改行 - 放下屠刀  47、傻二哥算帐 - 糊糊涂涂;糊里糊涂  48、傻瓜伸脑壳 - 呆头呆脑  49、傻小子不识货 - 拣大的摸  50、傻小子爬墙头 - 四下无门;四路无门  51、傻小子睡凉炕 - 全凭人力旺  52、傻子赶庙会 - 东张西望;光图热闹  53、傻子活了九十八 - 虚度年华  54、筛子盛水 - 一场空  55、筛子里的米粒 - 无孔不入  56、筛子做锅盖 - 心眼多;心眼不少;气不打一处来;到处泄气  57、晒干的蛤蟆 - 干瞪眼;白瞪眼  58、晒干的黑枣 - 缩成一团  59、扇着扇子拉风箱 - 两头受气  60、扇着扇子聊天 - 说风凉话  61、山顶乘凉 - 占上风  62、山顶上的蘑菇 - 根子硬  63、山东的骡子学马叫 - 南腔北调  64、山洞里迷了路 - 摸不清方向  65、山沟里的人家 - 零零散散  66、山沟里叫喊 - 有回音  67、山谷的回声 - 不平则鸣  68、山尖上摘月亮 - 办不到;没法办  69、山里的五步蛇 - 毒极了;最毒  70、山坡上烧火 - 就地取材(柴)  71、山雀子相会 - 唧唧喳喳  72、山上的石头,田里的莠草 - 不足为奇  73、山上开梯田 - 步步高  74、山上找鱼虾 - 没影的事  75、山头上看飞机 - 高瞻远瞩  76、山羊打架 - 勾心斗角  77、山羊拉屎 - 稀稀拉拉  78、山腰的枯树 - 七枝八杈  79、山鹰的眼睛 - 尖锐  80、山中的瘦虎 - 雄心在  81、山中的野猪 - 嘴巴好厉害  82、陕西驴子不拽车 - 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83、善男信女拜观音 - 心诚  84、扇车口挂堂鼓 - 吹牛皮  85、伤风鼻塞 - 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86、商店里的样品 - 摆设  87、上岸的鱼虾 - 干蹦干跳  88、上朝不带奏折 - 忘本  89、上等轮胎 - 有气难出  90、上等牙刷 - 一毛不拔  91、上鸡窝摔跟头 - 笨(奔)蛋  92、上炕不点灯 - 瞎摸  93、上了套的牲口 - 听喝的  94、上了弦的箭 - 一触即发  95、上满发条的钟表 - 分秒不息  96、上山采竹笋 - 拔尖  97、上树逮麻雀 - 连窝端  98、上套的猴子 - 任人耍;山人帆少  99、上梯子摘星星 - 够不着  100、上天摘月亮 - 痴心妄想;妄想  101、上午栽树,下午取材 - 性太急  102、烧干的锅炉 - 气炸了;气崩了  103、烧黄青菜煮焦饭 - 过火  104、烧火剥葱 - 各管一工  105、烧香赶和尚 - 喧宾夺主  106、烧香碰倒菩萨 - 冒失鬼  107、少时衣裳老来穿 - 守时货  108、蛇吞扁但 - 直脖啦  109、蛇吞蝎子 - 以毒攻毒  110、蛇钻窟窿 - 顾前不顾后  111、舌头打滚 - 含糊其辞;含含糊糊  112、舌头绕到牛桩上 - 胡缠;胡搅蛮缠  113、射箭没靶子 - 无的放矢  114、申公豹的脑袋 - 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115、申公豹的眼睛 - 朝后看  116、深山的石头 - 有的是;多的是  117、深山里的小庙 - 冷冷清清;没香火  118、身上拔汗毛 - 无伤大体;无关大体  119、身上背筛子 - 浑身是窟窿  120、神龛(kan〕上戳窟窿 - 妙(庙)透了  121、神仙的茅坑 - 没有份(粪)  122、神像拍胸口 - 没心肝;没心没肝  123、神主头上使剪刀 - 羞(修)先人  124、生成的骨头长就的肉 - 定了  125、生成的相,做成的酱 - 变不了;没法变  126、生虫的拐杖 - 靠不住;不可靠  127、生姜脱不了辣气 - 本性难移  128、生就的驼子 - 直不了  129、生就尾巴长就相 - 变不了;没法变  130、生了娃娃休妻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131、生铁换豆腐 - 吃软不吃硬  132、生铁进了铁匠炉 - 挨锤的货  133、生铁犁头 - 宁折不弯  134、生吞蜈蚣 - 百爪挠心  135、生锈的剪刀 - 掰不开  136、牲口不上膘 - 料不到  137、绳子拴石头 - 穷得叮当响  138、剩下九十九个 - 百里挑一  139、圣人肚,杂货铺 - 难不住  140、圣人面前卖文章 - 自不量力;不自量  141、圣人遭雷击 - 好心不得好报  142、师字去了横 - 真帅  143、狮子尾巴摇铜铃 - 热闹在后头  144、虱子躲在皮袄里 - 有住的,没吃的  145、失舵的轮船 - 把握不住方向  146、失魂的鱼 - 乱闯乱碰  147、失火唱山歌 - 幸灾乐祸  148、失灵的汽车 - 横冲直撞  149、失群的大雁 - 孤孤单单  150、湿水的大鼓 - 不想(响)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忧国忧民忧民忧国乡村早春鹧鸪天 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弃疾 翻译及注释翻译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

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注释①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韵, 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弃疾 赏析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

“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

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

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

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

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

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

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

“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

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

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

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

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

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词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意象鲜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 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弃疾 创作背景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

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会鄙弃故作此词。

辛弃疾名句推荐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作者:辛弃疾:出自《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作者:辛弃疾:出自《送湖南部曲》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作者:辛弃疾:出自《送湖南部曲》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作者:辛弃疾:出自《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

作者:辛弃疾:出自《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作者:辛弃疾: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作者:辛弃疾: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作者:辛弃疾:出自《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作者:辛弃疾:出自《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作者:辛弃疾:出自《满江红·山居即事》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荠菜豆腐羹的做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