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6-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说到张贺贞,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居然当了悍匪,而且在我国土匪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位守本分的普通农妇上山当了土匪呢?张贺贞这一介女流又是如何成为了土匪头子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据《河南大事记》记载,张贺贞生于清末,是河南洛宁人,后嫁给农民张有。

张有家境稍好,有几亩薄田,再加上一家人勤劳肯干,日子并不难过。

婚后,张贺贞先后生下3子:长子张振升、次子张明升和三子张先升。

一时人丁兴旺。

不过,当时正是政局不稳,军阀割据的民国初年。

匪患肆虐,河南一带更是猖獗。

为了保家护院,张有特意购置了一杆枪支。

没想到他这杆枪却让土匪们惦记上了。

不久后,张有在持枪出村时,被人杀死,枪支也不翼而飞。

随着张有去世,张有的父母承受不了丧子之痛,也先后病倒,双双撒手人寰。

这下,只剩下柔弱的张贺贞和3个嗷嗷待哺的儿子相依为命了。

无奈之下,张贺贞只得咬紧牙关撑起这个家,极尽艰难勉强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

为了养活 谁知本家大伯不但不施以援手,还将他打了一顿。

张振升一气之下,便上山做了土匪。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张振升为人勇猛,在土匪中渐渐打出了威信。

很快就得到了大当家的器重,并被提拔为二当家。

张振升决定找本家大伯出口恶气,没想到消息泄露,本家大伯花钱买通了他身边的人。

就在他带着众土匪去找本家大伯的路上,被放了黑枪,结果了性命。

当张振升的尸体被人抬到张贺贞面前,并向她说明一切时,张贺贞悲愤之下,决定为子报仇。

她让三子张先升守家,自己带着次子张明升上山为匪。

张贺贞虽说是女流,但她胆大心细又颇有计谋,经她策划的抢劫,从来没有失过手。

再加上她又是二当家的母亲,所以她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在大当家被杀后,她就在众人的推举下,接替了大当家的位子。

由于是穷苦人出身,张贺贞知道穷人的艰难,所以她立下规矩:一是只抢有钱人,二是只图财不害命。

张贺贞讲诚信,她不像别的土匪那样,为了逼迫被绑票的人家凑钱赎人,对肉票百般折磨。

她把人绑上山,只是派人看守,然后催促被绑架的家人去筹钱。

被绑架的人家也晓得事理,一般都会及时把钱凑够来赎人。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所以,张贺贞绑票的生意做一单是一单,从来没有“死票”。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还涉足贩卖烟土等行当。

她的名头越来越大,一些人也纷纷前来投靠,很快她的队伍就壮大起来。

人多虽然势大,但一帮乌合之众也不好管理,这些人打着张贺贞的名头四处为非作歹,搞得四乡八邻鸡飞狗跳。

特别是一些地主乡绅不堪其扰,对张贺贞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报复张贺贞,这些人花钱雇人,把她留在家里种地的小儿子张先升打死在了河滩上。

张贺贞闻讯,犹如晴天霹雳。

这时驻扎在洛宁一带的镇嵩军派人前来和张贺贞对接,希望接收她手下2000多号土匪。

张贺贞想到跟她的土匪也多是穷人出身,同时她也希望次子张明升能借此机会脱离土匪的身份,所以经她同意,这2000多号土匪被编成一个团,张明升也被任命为连长一职。

待送走了这些人后,想着为小儿子报仇的张贺贞,又回到山上重新扯起了大旗。

由于张贺贞名气大,愿意跟随她的人不少,所以不到两年,张贺贞又拉起了一支土匪队伍。

就在她寻思着给小儿子报仇的事时,她的次子张明升却在头峪村里征军粮时,因为得罪了地主,被打了黑枪死掉了。

仇恨让张贺贞怒不可遏,她直接带着土匪们屠了头峪村,算是给张明升报了仇。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随后,张贺贞决定一鼓作气杀到洛宁老家,为张先升报仇。

她手下的土匪得到命令后,趁黑往张贺贞的老家冲去。

谁知由于天黑,他们竟屠错了村,枉杀了一村无辜的百姓。

接连发生的屠村事件,震惊了国民政府。

当时军阀混战已告尾声,国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将剿匪事务作为工作重点。

张贺贞做下的屠村大案,自然成了国民政府围剿的重点对象。

在国民军的数次围剿下,张贺贞手下的土匪死的死,逃的逃,势力也大不如前。

此时的张贺贞已是白发老妪一个。

可是她一想到她没有一个儿子留在世上,就恨透了那些杀她儿子的人。

她决定亲手除掉杀死小儿子的凶手后,就离开洛宁。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为了买枪,张贺贞带着烟土到许昌去了一趟。

然而,就在她揣着枪回来时,却被人认出,并被告发。

得到信息的政府军,很快就将孤身一人的张贺贞抓捕归案。

由于她手上人命太多,再加上地方政府也担心会有土匪来劫狱,所以在审讯完后,立刻就将她处以死刑。

枪决这天,闻讯赶来的人不少,毕竟是一方女悍匪嘛。

只见张贺贞死到临头,却毫无惧色,她对着人群大声喊道:“我是张贺贞,我是被仇人逼上山的,我的儿子都让仇人打死了,我的仇还没有报完,我不怕死,我就算死了,也要去找仇人索命……”

不过,不等张贺贞说完,就传来一声枪响。

随后她像一截木头一样,闷声而倒,一代女悍匪自此消亡。

解析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清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离开人世有245个年头了。

他的形骸已经腐朽,但他的字、他的画、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的精神,依然光彩照人。

他并没有从人间消失,他依然与我们同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板桥生活在那个遥远的年代。

他出身寒儒,三岁丧母。

在他《七歌》诗中写道:“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别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疫还相呼。

”读来依然让人倍感凄凉。

幸运的是,郑板桥遇到了诚实、勤劳、宽厚的乳母(板桥先祖母蔡太孺之侍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板桥在乳母费氏去世时写道:“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老于内。

每晨起,负燮(板桥)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

间有鱼飨瓜果,必先食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

其悼念费氏的《乳母诗》:“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

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

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

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可见板桥当时生活境况及对费氏深厚的感情。

板桥的父亲郑之本,是个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板桥所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学教育,是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

板桥苦难的童年,坚定了他发愤图强的意志。

他24岁考取秀才,31岁始卖画扬州,历时10余载。

40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50岁获得县令官职。

任范县县令5年,潍县县令7年,总计12年县官生涯。

然后辞职还乡,重拾卖画行当。

这起伏跌宕的人生的旅途,显示了进取的执着与艰难。

板桥求学精神令人钦佩。

他,深研道理。

“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尽”,“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

”于画竹则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其勤奋钻研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

郑板桥画像 “板桥非者,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除了故乡兴化、扬州以外,庐山、京都、金陵、杭州、齐鲁大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广交朋友。

社会贤达、文人墨客、僧人道人、,多有交往。

特别是与“扬州八怪”的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高凤翰等都有诗词唱和、书画切磋、密切交往。

他们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群体,继承传统,崇尚创新,立足现实,关切民生,形成了开一代新风、名震画坛、影响深远的“扬州画派”。

板桥是善的。

怀悲悯情怀,同情弱者,痛恨残暴。

他教育家人:“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嘻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怜悯之心,跃然纸上。

看看板桥初任范县县令给堂弟的信吧:“可怜我东门人,捕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

汝持俸银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

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这是怎样一种菩萨心肠呢!板桥的善还表现在:他绝无害人之心,绝不落井下石;即使是在“为忌者所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是怎么回事?隋文帝杨坚和他的关系分析

和的关系,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和杨坚的皇后是一对姐妹,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李渊就是杨坚的外甥哦,那么身为李渊儿子的李世民和杨坚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

杨坚和李世民的关系 李渊他妈,也就是李世民的奶奶,是的二女儿。

而独孤信的大女儿,嫁给了杨坚,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也就是说,杨坚是李世民的舅老爷,算是李世民的舅舅,但是都已经出了3代,按照今天的法律,属于远亲,都是可以结婚的。

当时,由于孩子多,这个亲戚就更远了。

堂兄弟、表兄弟如果不常走,都不是特别亲。

李世民和杨坚有血缘关系吗 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都是独孤信。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

1.长女嫁明帝(为儿子),为敬皇后,有子——周宣帝。

2.四女嫁唐世祖李炳,被追封为元贞皇后,有子——唐高祖 3.七女嫁隋文帝杨坚,为文皇后,有子——隋炀帝 够BT吧。

所以这三朝的首层亲戚关系,就是这三朝都有是独孤信的女婿和外孙。

抛开独孤世家,他们三朝两两间都还互有的亲戚关系 1.北周-----隋 抛开独孤皇后,另外杨家是北周的外戚,这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

就不多说了。

杨坚的女儿嫁给了,后来到宣帝的儿子(也就是杨坚的外孙)即位时,杨坚就把国家给夺了,改周为隋。

2.北周-----唐 抛开独孤皇后,另外宇文泰的长女,也就是北周明帝和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嫁给了神武公窦毅,他俩后来生了个女儿,就嫁给了李渊,后来此女被封为,也就是李世民的亲母。

所以,李家当时也是北周外戚(确切是窦家,但是后来窦家都依靠李家,也就这么看了) 3.隋------唐 一般人都知道由于有独孤皇后的关系,李渊是杨坚的外甥,但是,抛开这层关系李渊的妹妹,有女,乃隋炀帝的妃子,也就是说李渊的外甥女是杨广的妻子(当然不是正妻,但李渊靠这层关系也是外戚啊)。

有人可能注意到:李渊和杨广应该是同辈的,怎么李渊的外甥女嫁杨广呢!呵呵,请注意帝王纳妃子,往往不看辈分的。

随机文章令妃有何「特别之处」?让乾隆第一次临幸时嗨到不行在杨家将演义中的萧天佐怎么死的?卡桑德简介宋朝与日本的交流?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张贺贞是怎么成为土匪头领的?为什么要屠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