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7-13 点击数: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看的出来刘备十分信任诸葛亮的能力。

但是刘备对于这样一位毫无经验的山间书生,他的信任感究竟从何而来呢?这可不是单单有人向刘备推荐就能做到的。

当时刘备非常需要人才来辅佐自己,但他自己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想要吸引人才必须靠真心打动他们。

所以刘备大费周章请诸葛亮对于他来说是完全不亏的,如果诸葛亮真是一位治世之能臣,那刘备不就赚大了么。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之后。

故事的主人公分别为刘备和诸葛亮。

原文如下:

却说玄德问孔明求拒曹兵之计。

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孔明曰:“且再作商议。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按照小说的故事进程,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不久,曹操就派夏侯惇、李典、于禁等人率兵进攻新野。

关羽、张飞对诸葛亮的能力心存疑惑,张飞甚至出言讽刺。

不过,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刘备大军火烧博望坡,取得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胜利,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佩服不已。

此战结束后,诸葛亮认为曹操必将亲率大军前来进攻,向刘备献上一计,提出趁着刘表病重夺取荆州。

也就是在这番交谈之中,诸葛亮说出了“安身之地”这句成语。

安身之地这句成语的大意是存身的地方,多用意形容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这句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或许会认为该成语很早就已经出现,其实它的最早出处就是《三国演义》。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小说中的这个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刘备火烧博望坡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不过时间确实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诸葛亮出山则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故事真假参半。

火烧博望坡是真,诸葛亮参战是假。

那么,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荆州是真是假呢?同样也是个真假参半的事情。

《三国志·先主传》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由此可见看出,诸葛亮的确向刘备提出过夺取荆州的建议,不过时间却是在刘表病逝之后,而非病重期间。

安身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刘备为何会拒绝诸葛亮的建议,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刘备并非不忍心夺取荆州,而是力不能及。

且不说以刘备的兵力能否拿下荆州的州治襄阳,就算是占据了襄阳,也将马上面临曹军的强大的攻势。

以双方的力量对比及襄阳的地形来看,刘备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所谓的“安身之地”其实是一块死地。

由此可以看出,刚刚出山的诸葛亮还是经验不足,远远比不上久经沙场的刘备。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