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获得这个殊荣的有哪些人?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你真的了解“三元及第”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三元及第指的是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

我国古代的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

以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

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通过乡试的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会试的贡士,通过后称为。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也称“”。

三元及第有哪些人? 我国历史上获“三元及第”殊荣的至少有16人。

唐 崔元翰河北定州人(公元729—795年) 张又新深州陆泽人(生卒不详) 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

工正书,元年(八二一)所撰唐张诚碑,为其所画。

《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

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三头,生卒不详。

史上记录其人其事甚少,然此人确系“连中三元”,吾在这里为其正名。

两宋 孙何蔡州汝阳人(公元961一1004年) 山东益都人(公元978—1038年) 湖北安陆人(公元996—1069年) 杨置安徽合肥人(公元1014一1042年) 冯京广西宜州龙水人(公元1021—1094年) 王岩叟山东临清人(公元1061年明经及第) 金 孟宗献河南开封人(生卒不详),字友之,号虚静居士,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状元。

元 王宗哲河北无极人(生卒不详)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状元。

授翰林国史院修撰。

明 黄观安徽贵池(1364—1402)(连中六元) 李骐,福建长乐人(1378—1425)。

永乐十五年福建解元,永乐十六年会元、状元。

商辂浙江淳安人(公元1414—1486年)(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

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三元及第”,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 清 钱棨江苏苏州人(1734—1799)。

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

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

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陈继昌广西临桂人(1791—1849)。

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

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二十九年(1849)。

清二十五年(1820)状元。

授职修撰。

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

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

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四位“武三元”。

其一是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

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其二是明朝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三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

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

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其四是清朝乾隆年间顾麟,曾中乾隆壬申榜顺天乡试解元,后连捷为甲戌科会元。

乾隆十九年九月,顾麟又在天下数以百计的贡士中独占鳌头,中武状元,授头等侍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朝国家富足、经济繁荣,为什么却经常被“欺负”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武则天已年老,为什么还要找“面首”进宫伺候?

已年老,为何还要找“面首”进宫伺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唯一的女,也正因为如此,她在死后立了一个“无字碑”,被后人解读为“功过任人评说......” 而关于武则天,后人关注最多的莫过于“面首”两个字。

可是,从当时武则天的年龄上来看,她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为何还要找面首呢?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女皇的发展岁月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起义时,武则天的父亲曾帮助过他,所以建立时其父因过往功绩获封。

奈何,武则天的父亲去世很早,而她又是庶出,再加上母亲又是皇室后裔。

就这样,两人被哥哥从家里赶了出来,重新回到了长安生活。

来到长安之后,唐太宗听闻14岁的武则天“容止美”,再加上她又有功臣背景,所以便召她入宫、赐号“武媚”。

唐太宗对武则天虽然很欣赏,但是对她的感情并不怎么好,在宫中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武则天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来。

按照唐朝的制度,皇帝去世后,妃子需要进入感业寺,、过完这一生。

原本,武则天的命运本应如此,但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这一历史走向。

人生晚年,经常生病,武则天、大多会陪在他的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二人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为后来的一切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可是,正如上述所言,因为李治的关系,武则天只在感业寺呆了3年,他便被李治“解救”了出来。

进入皇宫之后,武则天在后宫争斗中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当、全部倒台后,她顺利登上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当然,这还不是她的全部。

当时,的势力在朝中尾大不掉,成了李治的心头大患,经常给李治提供建议,帮助他除掉了长孙无忌等门阀世家,提升了皇权的统治力。

或许是老天也在帮助武则天吧,皇权集中后便风疾发作,经常不能处理朝政,武则天暂代李治管理朝政,顺利进入到权力的中心,慢慢组建了自己的势力。

正因为有了这一铺垫,所以在公元683年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成了唐朝的实际管理者,再加上李治还给他留了一道遗照:“军国大事有不能解决的,全部由武则天做主......”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武则天握有这样一把“尚方宝剑”,又怎么甘心屈居人下。

于是,新皇登基后不久便被废黜,软弱的成为了皇帝,武则天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跨越。

后来,她也干脆“不装了”,直接自己登基称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话说,武则天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提拔新人,也做了不少的好事情。

不过,在这个时期,她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还是与身边“面首”的一些故事。

同时,武则天的面首虽然很多,但其中只有寥寥几人比较出名。

武则天的面首 算是武则天“面首”中比较厉害的一个人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地痞无赖”,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的府邸,进而被武则天看重,入住朝堂。

当值期间,薛怀义帮助武则天处理了很多大事,甚至还曾率领兵马出征,并取得了胜利,稳固了武则天的统治。

而对于这个男人,武则天也是非常喜欢,两人的关系一度超越“正常的君臣关系”。

奈何,薛怀义恃宠而骄,成功之后甚至不将武则天这个女子放在眼中,经常在公共场合大放厥词。

最终,在嚣张之中,他被武则天给处死了,诠释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除了薛怀义之外,再谈及其它比较特殊的面首,就不得不说、两兄弟了,此二人可是受尽武则天的恩宠,为何会这么说呢?从一个故事或许能够体现出来。

有一次,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与李唐宗室发生了矛盾,李家便有人将张易之兄弟告到了武则天那里,结果武则天直接杀了李家的人,而没有惩罚张易之两兄弟。

自此之后,在京都之内无人敢惹他们二人了,可以说那时的张宗昌、张易之完全代表着武则天的意志力,可以在京都之内横着走,极尽武则天的恩宠。

说到了这里问题就来了,武则天执政大概是在公元684年,而那时她已经是60岁了,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年龄已经过了人的“生理期”,既然如此,武则天为何还要养面首呢? 让人咂舌的三个原因 表面上的原因可能就是“生理需求”,一般而言,大户人家、王孙贵族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得比较慢,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生理需求也是很正常的。

武则天的身体更是如此,花甲之年的她依然拥有着一口好的牙齿,头发也不像其它人那样,足见身体很好。

除了表面原因外,大致还有以下两个“幕后原因”。

其一心理需求,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女子的地位都是很卑微的,武则天这么装饰自己的“后宫排场”,无疑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诉求。

每一任皇帝都有一种“自负”的心理,他们会将自己的地位无限拔高,以突出自己的。

可想而知,武则天养面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她也是想凸显自己的地位。

其二便是政治需要,这一点又从何说起呢?上述咱们提到了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两人在京都之内的飞扬跋扈,使得家族和家族形成了一个“同盟”。

多年后,武则天被迫交出了政权,李唐王朝再度回到了李氏家族。

此时,有人建议要诛连武氏家族,但却被李显给驳回了,因为早前他们是同盟关系。

从这一点来看,武则天养张宗昌、张易之两位面首,无疑是将武氏家族的祸水东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减轻自己和家族的压力,以及潜在的危机。

总的来说,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人,但是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精彩绝伦。

同时,她的手段和毅力在历史上都非常少见,一生功过任人评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获得这个殊荣的有哪些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