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30 点击数:
简介:主食里含淀粉太多了,糖尿病人可不能吃 日子过得好苦啊,因为糖尿病只能告别甜食了 即使没有糖尿病,平常饮食也要低糖,戒糖才能保健康 原本甜甜蜜蜜的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坏蛋,糖尿病患者更是闻糖色变,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控糖的阶段,为了缓解疾病,严格的血糖控制被更多糖友所关注,甚至很多人出现了讳高

【千问解读】

主食里含淀粉太多了,糖尿病人可不能吃

日子过得好苦啊,因为糖尿病只能告别甜食了

即使没有糖尿病,平常饮食也要低糖,戒糖才能保健康

原本甜甜蜜蜜的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坏蛋,糖尿病患者更是闻糖色变,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控糖的阶段,为了缓解疾病,严格的血糖控制被更多糖友所关注,甚至很多人出现了讳高求低的观念,认为血糖越低身体就越健康,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低血糖是糖尿病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有时呈不典型性,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癫痫等病,其危害快于发生高血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血糖低就是好事?糖友们可别小看低血糖!

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低血糖也有不一样的判别标准。

一般非糖尿病人群,血糖<2.8mmol/L时,会被判定为低血糖。

但是,因为低血糖对于糖友们来说危害更大,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当血糖<3.9mmol/L时,就可以认定为低血糖。

一般我们对糖尿病的固有印象就是高血糖,但是其实糖尿病人也是低血糖症的高发人群。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常见的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症状也很多变,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儿童多有哭闹、注意力涣散等情况;而一般成年患者可能会有饥饿感、心慌、出虚汗等表现。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一类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更需要加强日常的血糖监测。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为什么原本是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反而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呢?通常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药物因素,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者其他药物的联合作用可能会诱发低血糖。

第二是内分泌的原因,也就是常说的反应性低血糖。

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而此时往往不是血糖的峰值,就会导致体内葡萄糖大量消耗,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

看似悄无声息的低血糖,伤害却一触即发!

虽然糖尿病低血糖是一场没有声音的战斗,但是它所带来的危害却有可能危及生命。

低血糖就像是默默弹奏的低音,在生命的主旋律中狡猾变奏,有时很难察觉,但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危害。

首先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有冷汗、心慌、手抖等等。

其次因为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大脑,极易导致脑功能障碍。

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头晕嗜睡、暴躁易怒,而严重的则有可能导致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无论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均存在低血糖的风险。

这其中又有一部分是无症状的低血糖患者,因为无症状的隐匿性和潜行性,低血糖更容易对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1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达到115~320人次/100人年。

6%~10%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于低血糖,同时有报告称急诊或普通病房内发生的低血糖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不仅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5~70人次/100人年,而未被察觉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大部分低血糖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低血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使心血管相关疾病致死率显著增加。

美国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数据显示严重低血糖会使心血管相关死亡率高出4倍,在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计划研究中,心血管相关死亡率每年升高2.8%,而在糖尿病与血管疾病行动研究中,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危害比为3.79。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重视高血糖,同时也更应该对低血糖投入更多关注,保证自身血糖平稳,健康才会一路随行。

面对隐秘而危险的血糖变化,糖友正确处理有方法!

既然糖尿病和低血糖的相遇会带来这么多的风险和麻烦,我们应该怎么拆散这一对狼狈为奸的坏蛋呢?

不掉以轻心 重视低血糖危害

首先要提高对于低血糖症的认识与重视。

糖尿病低血糖来得静悄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就提高警惕。

关于低血糖症的社会宣传与知识传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讲。

只有充分的认识,在生活中才能重视,在低血糖症发生的时候才能做到合理处置。

注意血糖波动 及时监测数据

其次糖友们要注意自身的血糖波动。

血糖仪上每一次数字的波动,都有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因为低血糖有无症状特性,所以动态监测血糖是最好的判定是否低血糖的依据。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禁食患者等需要进行末梢血糖监测,若血糖≤3.9mmol/L,则无论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都要积极的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规律生活 注重锻炼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是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合理搭配。

饮食中有一些甜蜜,生活会更加幸福,保持身心愉悦对糖尿病也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友们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按时定量的进餐习惯,还要做到戒烟戒酒,并且每周进行至少五天的体育锻炼。

而对于糖尿病的用药,也必须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尤其要谨慎胰岛素的注射,不可过早或者太晚。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而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时,我们要及时补充糖分,可以按照两个15的原则进行处理。

即食用15g含糖食品后等待15分钟左右再次复查血糖,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就应及时就医。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15g含糖食品

10块水果糖

200ml果汁或者可乐

300ml脱脂牛奶

2~5片葡萄糖片

2块方糖

1~2勺蜂蜜

或高或低的血糖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各位糖友们要在生活中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让糖尿病和低血糖再也不会相遇!

参考文献

【1】季卫忠.急诊糖尿病低血糖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 17:104-105.

【2】曹怀敏, 王佳佳. 糖尿病低血糖的相关情况综述[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 6.

【3】李志民.反应性低血糖临床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 04:293-294+297.

【4】谭星,姜群,姚梅琪,沈旭慧.无症状低血糖症的风险特点与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6,15 09:842-844.

【5】曾怡, 郭立新.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亟待关注[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9 3: 145-147.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

本文为因数健康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

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伤人的三大奇葩武器,敌人没有死,自己人却死了不少

二战中,交战各国为了战胜对手,想尽办法开发新式武器。

比如美国率先发明原子弹,就直接左右了二战战局的进程。

然而,也有一些奇思妙想开发出来的武器,非但没有起到在战场上消灭对手的作用,反而因为奇葩的武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奇葩武器之一:臭屁炸弹 臭屁炸弹,是美国的战略情报局开发的秘密武器。

其原理是用极其浓烈的粪便臭味去熏晕敌军。

这种臭屁炸弹曾经被用来袭击法国沦陷区的德国军官,效果非常不错,引发了德军内部骚乱。

不过,这个“恐怖”的武器却很快就被停用了。

因为臭屁炸弹威力太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军也不得不面对这种剧臭。

奇葩武器之二:蝙蝠炸弹 这个想象力丰富的武器,来自美国的一个医生,他提出可以让蝙蝠携带易爆的燃料去袭击日军的粮仓和弹药库,而且蝙蝠是群居生物,数量庞大的蝙蝠,会让日军后勤成为一片火海。

不得不说,这个医生的脑洞确实够大的,要真是实现了,那蝙蝠炸弹就厉害了。

可是,在实验的时候,蝙蝠炸弹居然把实验室烧了,这个计划也宣布失败,。

奇葩武器之三:反坦克狗 美国开发蝙蝠炸弹还只是烧了实验室,苏联开发的反坦克狗,结果就悲剧多了。

反坦克狗并不是机器狗,而是有血有肉的真狗。

这些狗被训练在坦克底下找食物,开战前,它们会被饿上好一段时间。

战斗时,这些狗的背上就系着炸弹冲上战场,炸弹上的拨杆只要触到坦克底部就会发生爆炸。

设想确实挺好,但的是,由于苏军训练反坦克狗时使用的都是使用柴油引擎的苏军坦克而不是使用汽油引擎的德军坦克,因此狗们适应了柴油气味而对德军坦克的汽油气味十分陌生,结果开战时,苏军的反坦克狗竟然不去炸德军坦克而纷纷钻到苏军坦克下,造成了不少苏军坦克被炸毁。

随机文章杨家将抗辽的故事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就连霍金都称男孩是天才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军方唯一承认的外星人事件,比利时不明飞行物事件/13万人目击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俗话说门门相对必伤人,墙墙相垒必遭殃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可言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门对门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不少优秀的文化,直到如今,仍旧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民争相学习中国文化,而俗语就是其中的精华,是广大劳动人们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里面蕴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随着现代文化的渗透,好多俗语已经被现代科学取代,在这些科学知识的结果,也是源于这样的俗语铺垫。

作为如今俗语使用最为频繁的农村,最常被人们提及的就是有关住宅类的俗语。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俗语的原因,在农村经常会听到关于房子争吵的事情,比如常说的“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就有人因为这句俗语,最后因为房子的高低而吵架,而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依据俗语,即“门门相对必伤人,墙墙相垒必遭殃”常被人们提及,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给大家深入探讨下。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盖房的时候有很多的讲究,除了在房子高度的选择上以及内部建造上,还有就是盖房子时候的椽子、瓦片等上面都有很多的讲究,而作为院子修盖好后的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给院子留大门,而这时候就特别忌讳自家的大门和邻居的大门相对,如果在门门相对的话,民间也称为“咬牙门”,这是不好的。

如果自己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家户大门相错至少要错上一米。

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解释, 第一点是因为在农村中间的街道本就很窄,而且农村人只要是家中有人,都习惯开着大门,这时候只要是自家院子中发生什么事,都会在第一时间就被对门知晓,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隐私,而且家人要是因为一些事情起争执的话,对方就会把这些事传的邻里皆知。

第二点就是说门对门,要是街道特别窄的话,两家人要是同时出门会很不方便,长期以此很容易就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

而第二句“墙墙相垒必遭殃”,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材料修建的房子,那都是有一定寿命的,一般等到了一定期限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就一定要推倒重新修盖的,但在农村基本上都是自建房,所以不会有人考虑房子的寿命,反而经常会出现把原本是两层房的屋子加高成三层,甚至四层,殊不知不考虑地基和墙体,就随意的在墙体上加高,会很容易发生房屋塌陷的情况。

这样看来古人留下的俗语也是有科学性的,并非全都是封建迷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伤人论秒的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无声杀手,做好3点稳血糖远离伤害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