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号大火与冯玉祥之死之谜

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研究查证,搞清了与当年事故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1948年9月5日,前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8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
【千问解读】
冯玉祥
1948年9月1日,从纽约驶往前苏联的轮船“胜利”号在航行途中发生火灾,中国将军冯玉祥遇难。
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研究查证,搞清了与当年事故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1948年9月5日,前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8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船在途中发生火灾。
有人员伤亡,死者中有冯玉祥元帅和他的女儿。
该船已被带至傲德萨。
调查仍在进行中。
”这篇报道还说,装殓冯玉祥尸体的灵柩已空运到莫斯科,按照元帅遗孀的意愿,尸体已被火化。
死者的几名家眷、苏军和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死者享受到了阵亡军人的待遇。
这篇快讯引起了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奥克佳布里·巴尔·比留科夫的好奇。
要知道,在1948年秋,冯玉祥身死“胜利号”,这一事件在西方轰动一时,欧美媒体纷纷报道,但前苏联报纸对这一“不幸事件”却讳莫如深。
当时巴尔即将从加里宁格勒高等海军学校毕业。
他想方设法打探情况,但除得知已成立一个高级调查委员会外,什么也没有打听出来。
几个月后,巴尔从加里宁格勒高等海军学校毕业,被授予了海军准尉军衔,并再度被派回黑海舰队。
虽然他听说关于“胜利”号的调查正在进行中,但怎样进行却几乎无人知晓。
他后来还打听到,调查在保密状态下持续了几个月,斯大林曾亲自过问进展情况。
1949年初,前苏联法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秘密审判。
“胜利”号上的相关人员被判有罪,后来也没有得到减刑。
在1948年秋前往前苏联,这对冯玉祥来说绝非偶然。
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他准备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
如果不是在归国途中遭遇不幸,他也许会在新中国政府中担任要职。
作为未来新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意外辞世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猜测。
由于极想解开冯将军身死之谜,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研究查证,寻找与当年事故有关的细节,试图揭示“胜利”号火灾的真相。
“胜利”号
二战结束后,苏军打捞起一些半沉的德国旧船,在德国造船厂进行了维修,然后将其充实到了前苏联商业船队。
在这些船只中,有一艘1928年造的班轮“伊贝利亚”号。
前苏联船队接手后,为它起了个骄傲的名字,叫“胜利”号。
在那个年代,它算得上是一艘相当大型的客货两用船,可以搭载旅客340人,并可同时装载4000吨货物。
经过改造,“胜利”号的载客量达到了600人。
分布于四层甲板的客舱档次各不相同,既有宽敞明亮的高级包间,也有下层甲板狭窄拥挤的小舱。
为向乘客提供配套服务,船上设有一个音乐沙龙、数个餐厅、几间宽敞的休息室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
在船头和船尾还有6个货舱,可以存放乘客携带的物品和商业货物。
这艘船的救生设备不错,约有10条大舢板和大量救生圈。
但船上消防设施明显不足,轮机舱内的消防泵只能在局部使用,无力扑灭大火,或扑救船桥及别处的火灾。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船上的办公场所和走廊到处都摆满了灭火器。
1948年春,“胜利”号被划归黑海航运局,开始往返于傲德萨和纽约之间,沿途搭载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回前苏联的旅客和货物。
“胜利”号船上乘务人员共计199人,船长帕霍洛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海员,从小在海边长大。
他的防火助理叫纳博金,接受过专门的防火培训。
船上其他指挥人员也都经验丰富,完全能胜任本职工作。
归 途
I948年6月至7月,“胜利”号迎来了航海学校的50名见习生。
他们随船顺利穿越大洋之后,7月31日又从纽约启航,随“胜利”号踏上了返回傲德萨的航程。
在驶离纽约港时,船上只接纳了323位乘客、277吨货物。
除少量散客外,船上乘客以前苏联外交部和对外贸易部工作人员及家属为主。
冯玉祥与家人也上了船,他们准备转道前苏联前往中国。
在海上航行数天以后,船长接到了黑海航运局的电报,命“胜利”号顺路去埃及亚历山大港,接收从埃及遣返回国的亚美尼亚人,把他们送回格鲁吉亚海港巴统。
8月22日,轮船离开亚历山大港,向巴统驶去。
船长随即向局里报告说,他接纳了2020名遣返人员、6名前苏联驻埃及使节及其家属,同时又装上了1500吨货。
在8月最后的几天,“胜利”号终于靠上了巴统的码头。
8月31日,“胜利”号折返向西,驶向傲德萨。
因大量亚美尼亚人离船,船上的旅客此刻只剩下310人。
9月1日中午1点,位于傲德萨的黑海航运局电台接到船上发来的航行报告,说“胜利”号已经驶过新罗西斯克,9月2日凌晨两点即可抵达傲德萨港。
此后,船上的无线电通讯就中断了,但起初并没有人对此产生警觉。
直到9月2日早晨,黑海航运局才开始探究无线电静默的原因,并请求出海轮船和沿途港口留意该船行踪,但没有人与“胜利”号取得过联系,也没有听见过“SOS”信号。
航运局感觉事情不妙,连忙向黑海舰队求援,几架海军航空兵飞机随之被派到海上。
当天晚上9点钟,一位飞行员在空中报告说,在雅尔塔东南70海里处,发现了已被烧焦的“胜利”号,轮船周围还有5条载满人的舢板。
接到通报后,救援队立即从费奥多西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等地出发,火速奔向出事船只。
大 火
“胜利”号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前苏联官方后来的说法是:9月1日13时,“胜利”号班轮驶经新罗西斯克后,继续驶向傲德萨。
当时的天气不错,可谓风和日丽。
见船将驶向终点,代理放映员、无线电技师科瓦连科决定,将电影胶片收拾一下,以便靠岸后将影片送回文化基地。
为此,他叫来了水手斯克利普尼科夫,请他在放映完毕后帮忙缠胶片。
电影胶片平时存放在船中部的一个小库房内,它的旁边是一些新近设立的三等客舱。
电影胶片一部分装在铁盒子里,另一些准备倒片的胶片则敞开放在桌上。
除了许多部电影胶片外,这座库房里还存放了大约两千张留声机唱片。
在用手摇装置倒胶片的过程中,因机械部件摩擦而迸出火花,进而引起胶片起火。
火星又引燃了旁边放着的胶片,火焰几秒钟就充满了整个库房。
几分钟内,火焰包围了轮船的中部,包括领航室、驾驶室、电台室、船长和领航员休息舱。
随后,火焰开始四处扩散,旋风般蚕食沿路的住所,冲击救生艇甲板,并逼近货舱和轮机舱。
以上就是关于胜利号大火与冯玉祥之死之谜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魏国动荡大将主动投降,姜维北伐明明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突然撤退
李简为何要投降? 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是陇西郡郡治。
而陇西郡因位于陇山(陇西高原与渭河平原分界限)以西而得名,要夺取魏国陇右地区,必先夺取陇西郡,要夺取陇西郡,必先夺取狄道,所以当魏国狄道长李简秘密写信给姜维表示愿意献城而降之时,姜维,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次夺取陇西郡,进而吞并魏国陇右地区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北伐。
李简果然信守承诺,在姜维兵临狄道城下之时,献城而降,那么李简为什么要背叛魏国,请求姜维出兵呢?原来李简不仅不是魏国的叛贼,反而是十分忠于魏帝的,自从发动以来,司便掌控了魏国朝政,、两兄弟党同伐异,清缴诸曹诸夏势力,他们的野心已近召然若揭,终于引起魏帝的反抗。
曹芳虽然已经是傀儡,但是他手下依然有一批忠于魏室的臣子。
于是曹芳图谋发动政变,铲除司马师。
光禄大夫张缉、中书令李丰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替代司马师为大将军,然而事情败露,张辑、李丰、夏侯玄被夷灭三族,张辑不仅仅是魏国名臣,还是国丈之尊,李丰则善于平评人物而名闻海内,夏侯玄更是出身皇族,其父是的侄子,曾任魏国征西大将军,手握重兵,这三个人都是当时魏国名臣,这一次竟被司马师一网打尽。
魏国政局大乱之际,心怀魏室的李简想借姜维之刀对抗司马师,于是才写信请求姜维出兵,李简不仅仅是口头上秘密投降姜维,在姜维出兵陇西之时,他还提供了粮草地图等帮助,因此,姜维顺利兵临狄道城,李简带领城内吏民出城迎接姜维,因为这次是李简的不战而降,姜维兵不血刃的得到狄道。
魏国朝廷不知道李简要投降,以为姜维不会那么快就夺取狄道城,对此几乎毫无准备,姜维果断的出击打了魏国个措手不及,所以这时候大家熟悉的征西大将军郭淮、雍州刺史陈泰、南安太守邓艾都没有出现,迎接姜维的是讨蜀护军徐质,讨蜀护军顾名思义,是为了对付蜀汉专门设置的,历任讨蜀护军有、、徐质、戴凌、秦朗等人。
杀身成仁的张嶷 徐质其实是姜维的老对手了,早在公元249年,就参与了对姜维的作战,并且与邓艾携手迫使姜维放弃救援麴山二城,迫降句安、二将,其实姜维收到李简的请降信,大家都怀疑李简是诈降诱惑姜维的,只有张嶷认为李简一定是真心投降的,这才坚定了的决心。
其实张嶷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原本是不该随军出征的,但是张嶷主动请求随军出征,对后主说“若凉州克定,臣为籓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
”这句话让后主感动的留下来眼泪,也因此同意了姜维北伐,张嶷作为前锋与徐质大战,虽然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对魏军照成两倍的杀伤,随后姜维赶来,斩杀徐质,为张嶷报仇。
又乘胜,迁移魏国数个郡县人力物力。
姜维为何主动撤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于街亭败退,仅仅“迁西县千于户”入蜀,而姜维这次北伐,不仅仅是破军斩将,而且迁移了比诸葛亮多得多的人口,所以姜维主动放弃三城,留下空城给魏国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姜维打的是游击战并非攻城战。
表面上看蜀汉未得寸土,实际上通过此消彼长的迁移人口,已经大大缩小了魏蜀国力差距,碍于国力所限制,孤军深入的姜维即使不撤退,也很难守住夺取的郡县,经历强一次北伐攻城战的挫折,姜维已经“当求野战,不复功城”,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去寻求歼灭魏国有生力量。
随机文章二里头遗址确定是夏朝的都城吗?奈良时代简介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史上最强的核巡航导弹(造价673万美元)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洺水之战是在哪一年打响的是怎么回事?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
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政权之后,为了消除刘黑闼军队势力,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率兵讨伐刘黑闼。
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下,窦建德死后,刘黑闼自立门户,号称汉东王,并率领大部分反抗李渊所建立的唐朝政权。
在刘黑闼的指挥下,刘黑闼军队迅速击败了李神通、等唐军主力,严重威胁到了唐朝的统治。
公元621年,李世民、李元吉、李艺等人率兵围剿刘黑闼,在唐军的努力奋战之下,刘黑闼屡屡失败不得已退回至洺州。
同年12月30日,刘黑闼军队和唐军在保定一带交战,随后洺水县人李去惑将洺水城献给李世民,并表示愿向唐朝臣服。
在此情况之下,李世民派遣王君廓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和他共同守卫城池。
公元622年2月,刘黑闼率兵攻打洺水城,随后,刘黑闼军队被秦叔宝击退。
数天之后,在唐朝将领李艺的奋战下,夺回了刘黑闼所占领的定县、赵县等地,并擒获了刘黑闼的尚书刘希道。
当时,刘黑闼为了攻下洺水城,便让部下士兵连夜修建甬道。
李世民眼看洺水城危在旦夕,便亲自监督作战。
2月25日时,李世民因没有得到增援而失去了洺水城,但4天之后,李世民和李艺率兵重新夺回了洺水城。
洺水之战的结果 从洺水之战的结果来看,李世民因击溃了刘黑闼,所以顺利地占据了洺水城。
对唐朝统治者来说,洺水之战取得胜利,不但意味着消灭了刘黑闼等人的敌对势力,同时也稳固了唐朝的统治。
公元622年3月,李世民和李艺在洺水一带屯军驻扎,为了防止刘黑闼的袭击,李世民将兵力分散,并让他们在洺水以北驻扎。
刘黑闼为了重新占据洺水城,便屡次攻击唐军。
李世民早已料到刘黑闼不会就此罢手,便让部下沉着应对刘黑闼的攻击。
同时,李世民派遣另外一支队伍潜入刘黑闼阵营,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
刘黑闼原在冀县、沧州、清河等地都有补给粮草船只,但最后都被李世民派遣的士兵焚烧了。
随后,李世民和刘黑闼对峙了六十多天,李世民早已料到刘黑闼军队在没有粮食补给的情况下,会前来攻击唐军。
于是李世民派人在洺水上游修建了拦截河水的堰。
3月26日,刘黑闼率领了2万多名士兵渡过洺水前来攻击唐军。
李世民先派遣轻骑前去迎战,随后亲自率领了一支精锐骑兵迎战刘黑闼。
双方交战一直持续到傍晚,刘黑闼正拼死抵抗唐军时,洺水上游决堤,冲击了刘黑闼军队。
在此情况之下,李世民奋起直追,一举消除了刘黑闼的势力。
从洺水之战的结果来看,李世民军队斩杀了敌军数万人,消除了刘黑闼对唐朝的威胁,取得了重大胜利。
随机文章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有哪些?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眼睛能睁开呻吟声惊呆路人太空战斗机x37,常规雷达无法捕捉(速度28000公里/时)真实的孙悟空有多凶残,屠杀千余猎户吓死黄袍怪无辜儿子重型猎鹰火箭的运载能力全球第一,能将特斯拉送到火星轨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